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386)

作品数:12 被引量:185H指数:7
相关作者:戴瑜刘少军张滔刘畅陈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采矿
  • 7篇深海采矿
  • 5篇海底
  • 3篇深海
  • 3篇深海采矿系统
  • 3篇采矿系统
  • 2篇力学特性
  • 2篇履带
  • 2篇履带车
  • 2篇履带车辆
  • 2篇海底底质
  • 2篇二次开发
  • 2篇车辆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仿真分...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学建模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多体动力学
  • 1篇悬架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 3篇长沙矿冶研究...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文达信息...

作者

  • 8篇刘少军
  • 8篇戴瑜
  • 3篇张滔
  • 1篇左青松
  • 1篇曾谊晖
  • 1篇周育才
  • 1篇刘畅
  • 1篇张健
  • 1篇陈君
  • 1篇刘道才
  • 1篇刘核

传媒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Journa...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机器人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China ...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体动力学模型集成的深海采矿系统联动仿真被引量:16
2017年
采用多体动力学建模仿真程序Recur Dyn/Track构建海底履带式集矿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海底底质特殊力学模型在集矿机多体动力学模型中的二次开发与集成。开展小型履带式试验样车行走性能测试,与相应二次开发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相比较,进一步验证二次开发建模方法的计算准确性。基于多体离散元法,应用Recur Dyn Process Ne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采用C#语言编写建立超长采矿管线多体离散元动力学模型的自动参数化建模计算程序。集成海底履带式集矿机多体动力学模型与采矿管线系统多体离散元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深海采矿整体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集成构建与联动仿真,获得并分析联动过程各子系统空间运动状态变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力变化等动力学特性,为实际深海采矿系统的整体集成设计、性能预测及作业操控提供了参考。
戴瑜张健张滔刘少军
关键词:深海采矿系统二次开发试验验证
深海履带式集矿机多体动力学建模与行走性能仿真分析被引量:19
2015年
深海底极稀软底质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陆地表面的特殊底质,对海底作业机器的结构设计及其行走性能提出高要求。根据海底底质物理力学特性,配制实验室模拟底质,基于车辆地面力学理论,开展模拟履带板与模拟底质相互作用力学特性试验,分别获得法向压力-沉陷、水平切应力-剪切位移函数关系式。根据深海底履带式集矿机详细结构设计参数,采用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程序Recur Dyn/Track构建海底履带式集矿机多体动力学模型。应用实验室模拟试验获得的海底底质力学特性关系式,采用C语言编写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基于Recur Dyn/Track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深海底特殊底质力学模型在Recur Dyn/Track中的构建。开展海底底质特殊力学载荷下履带式集矿机多种行走工况动力学仿真,分析与评价其行走性能,为实际深海底履带式集矿机的结构设计优化、行走性能评估及行走控制研究奠定基础。。
张滔戴瑜刘少军陈君黄中华
关键词:二次开发
深海采矿整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及联动开采作业过程快速仿真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以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结核开采及我国深海采矿1000 m海试系统技术方案为工程背景,针对整体系统联动开采作业过程模拟研究的需要,提出并开发海底履带式集矿机单刚体快速动力学仿真模型。根据深海采矿系统整体运动与约束关系,将集矿机单刚体模型与扬矿管三维离散元模型相连接,组成深海采矿整体系统快速动力学仿真模型。提出两种新的整体联动开采作业方式——纵向联动折返式与横向联动折返式。通过分析、设计及仿真控制,实现两种整体联动开采作业方式的快速仿真分析。讨论集矿机按两种新提出的采集路径行走,同时采矿船拖曳扬矿管跟随集矿机运动时,整体系统的纵向与横向联动作业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系统联动作业过程中各子系统均能保持在各自的稳定范围内运动,进而证明两种新提出的集矿机采集路径的可行性以及整体系统纵向与横向联动折返式作业方式的合理性。深海采矿系统整体联动开采作业过程动力学分析将为整体联动控制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将来的深海采矿海试以及商业开采过程操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分析基础与技术参考。
戴瑜刘少军
关键词:深海采矿
深海采矿装备研发的现状与进展被引量:117
2014年
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竞争急速加剧,与此相适应,深海采矿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也再度引起了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以及一些国际大型企业的高度关注和投入。针对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介绍连续链斗法、穿梭艇式、水力(气力)管道提升式三种典型深海采矿系统的组成及发展现状。分别从海底固体矿产资源采集技术、海底采矿车行走技术、矿物由海底向海面输送技术以及水面支持系统技术等4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深海采矿装备研发中的关键技术、需要面对的特殊问题及近期研究进展,并对深海采矿装备发展的可行性及研发模式进行总结与展望,对于我国深海采矿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具有参考价值与指导作用。
刘少军刘畅戴瑜
履带车半主动悬架的复合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履带车行驶路况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自身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履带车辆半主动悬架智能复合控制方法。以1/2履带式车辆悬挂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车体的垂直振幅、俯仰角以及车体的垂直振动加速度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控制方法以磁流变阻尼器为作动器,采用预瞄技术,以模糊控制为前馈控制,以PID控制为反馈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对复杂随机路面输出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复合控制方法具有实时性好、鲁棒性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与被动悬架相比,采用该智能复合控制方法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其车身垂直振幅、俯仰角以及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垂直振幅均方根值减小了37.2%,俯仰角均方根值减小了45.2%,垂直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值减小了38.6%。
曾谊晖周育才刘道才左青松
关键词:履带车辆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悬架PID控制
一种新的海底履带式采矿车动力学模型建模及采集路径模拟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海底稀软底质特殊力学载荷下履带式采矿车的行走动力学特性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单刚体车体模型与网格单元接地段模型的履带车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履带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建模考虑,仅有6个自由度.同时将履带接地段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网格单元,履带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单元包括纵向剪切力、横向剪切力和法向作用力,以参数化三分量力的形式施加于各网格单元的中心点处.该建模方法可实现海底底质等各类特殊松软地面力学载荷的加载,应用该方法构建履带式采矿车海底行走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定量计算,提出并设计两种新的采矿车海底行走采集路径,基于新的采矿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两种新采集路径的快速仿真分析,分析结果将为采矿车海底实际行走性能分析与作业操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本文研究为各类特殊松软地面作业履带车行走动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戴瑜刘少军
关键词:深海采矿动力学仿真分析
深海采矿系统整体联动作业模式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以我国深海采矿海试系统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构建基于海底履带式集矿机单刚体模型、扬矿管线多体离散元模型与水面采矿船运动学模型组合的深海采矿整体系统三维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由纵向直线联动、转向联动与横向直线联动相结合的整体联动作业模式,实现该新型作业模式的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联动过程中各主要子系统运动轨迹、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力、扬矿硬管偏角等关键动力学特性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该新型联动作业模式下各子系统均能保持在允许范围内稳定运动,证明了提出的整体联动作业模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戴瑜刘少军
关键词:深海采矿系统动力学分析
深海采矿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35
2013年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3种深海主要矿产资源采矿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功能要求以及国内外已有的结构形式设计、已开展的动力学及控制研究等,总结了我国深海采矿机器人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提出了深海采矿机器人研究亟待提高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戴瑜刘少军
关键词:作业环境动力学模型控制系统
海底履带式采矿车行走牵引通过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实现海底履带式采矿车在特殊稀软底质上行走牵引通过性能的定量评估,开展相关力学特性试验及牵引力计算分析。根据海底底质主要物理力学特性,配制实验室模拟底质。基于车辆地面力学理论,开展模拟履带板与模拟底质相互作用力学特性试验,获得法向压力-沉陷、水平剪切应力-位移函数关系式。建立一种新的海底履带式采矿车牵引通过性能定量计算数学模型,应用模拟试验获得力学特性关系式,计算出采矿车在海底行走获得最大牵引力7.5×104 N时,对应的最佳滑转率为3%,且滑转率应控制在10%以内。计算分析了采矿车接地参数对牵引力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当履带接地长度与宽度的比值控制为4.7左右时,履带式采矿车可产生最大的牵引力,由此提出了最佳的履带式采矿车接地参数设计值。该研究结果可为海底履带式采矿车的牵引通过性能评估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戴瑜刘核张滔刘少军
关键词:数学模型
A smart calibration model on track's pressure-sinkage characteristic of a tracked vehicle moving on soft seabed sediments被引量:1
2013年
The bentonite-water mixture was selected as the substitute of seabed sediments according to the in-situ measurement data of sediments 15-20 cm deep in China's ocean poly-metallic mining contract area and the soft seabed sediments could be simulated with certain proportion of the bentonite and water; besides, based on the theor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vehicle and ground and referenced to Bekker's apparatus and related experimental methods, a scenario o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of the pressure-sinkag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ck of tracked vehicle and soft seabed sediments was designed. The pressure-sinkag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with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enetration plates. The "pressure-sinkage" model based on Bekker's formula and correlation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to describe the correspo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abed sediments and a smart calibration model on the pressure-sinkag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ck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unction chain neural network, which could provide boundary loading conditions for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tracked vehicle moving on the seabed.
曾谊晖周育才刘道才左青松
关键词:海底沉积物履带车辆下沉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