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02BS028) 作品数:10 被引量:258 H指数:9 相关作者: 董树亭 张吉旺 王空军 胡昌浩 刘鹏 更多>> 相关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玉米不同品种粗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5年 采用大田试验,对中国北方1990s以来种植面积较大的50个玉米品种粗蛋白质含量(CPC)进行了研究。通过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测试检测表明,秸秆CPC、籽粒CPC和整株粗蛋白产量(CPY)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5.48,0.532)、N(9.42,0.792)和N(530.67,64.632),三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38%~7.09%、7.03%~11.00%和417.43~726.72g/plant。籽粒CPC与秸秆CPC相关性不显著(P>0.05)。对籽粒和秸秆的CPC进行分层聚类,将北方玉米品种划分为籽粒高秸秆低型(HGLS)、籽粒与秸秆双低型(LGLS)和籽粒与秸秆双高型(HGHS)。目前CPC双高的HGHS型品种相对较少,仅占20%,应当加强该类型品种的选育工作。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胡昌浩 董树亭 蒋高明关键词:玉米 粗蛋白质含量 我国北方玉米品种个体产量潜力与氮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41 2005年 采用大田试验,在低密度条件下,研究了我国北方1990年以来大面积种植的50个玉米主栽品种个体产量潜力和N利用效率.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GY)、千粒重(KW)、单株生物产量(AB)、籽粒收获指数(HIG)、N利用效率(NUE)和N收获指数(HIN)6个指标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265.1,44.502)、N(322.3,36.912)、N(515.8,64.732)、N(0.514,0.062)、N(43.0,5.372)和N(0.643,0.062),其变化范围为GY198.35~345.22g/株、KW241.50~391.82g/1000粒、AB402.34~712.84g/株、HIG0.39~0.63、NUE31.18~57.35kggrain·kg-1N和HIN0.47~0.74.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NUE高度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471,P=0.01),而籽粒千粒重与NUE呈显著性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27,P=0.002).对GY和NUE进行分层聚类,将北方玉米品种划分为高产高NUE型、低产低NUE型和中间型,目前高产高NUE型玉米品种相对较少,仅占24%. 王空军 张吉旺 郭玉秋 胡昌浩 董树亭 蒋高明关键词:玉米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2005年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株高95cm时刈割,留茬30cm的再生草产量和总能量最高,分别为11.60kg·m-2(鲜草重)和278kJ·m-2,显著高于留茬20cm(CK)与10cm处理;留茬30cm再生草的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留茬20cm,不同时期刈割,株高130cm与95cm(CK)的再生产量、总能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株高60cm处理;但再生草饲用品质以株高60cm时刈割最佳。比较发现,RGC接近2.5时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最好,对应的刈割方式(留茬30cm,株高95cm)可实现其优质高产。 王永军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刘鹏 张吉旺关键词:墨西哥玉米 留茬高度 刈割时期 饲用品质 植株高度 无氮浸出物 氮肥用量、时期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8 2005年 采用池栽方法研究了氮肥用量、时期对一年生夏播墨西哥玉米(Ze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并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来评价其饲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夏播墨西哥玉米生长季内刈割 3 茬,叶片对产量与品质的形成贡献最大;在中氮(300 kg·ha-1)和高氮(600 kg·ha-1)2 种水平下,氮肥用量对第 1 茬草产量的影响大,底肥肥效仅持续作用到第 2 茬的叶片;第 2 茬的茎鞘及第 3 茬的整个收获部分都表现追肥效应。增施氮肥提高了粗蛋白(CP)、粗脂肪(EE)的含量,降低了粗灰分(CA)、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氮肥水平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NFE)及总能量(GE)的产量影响程度大于施肥时期,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底肥肥效降低而追肥肥效增加;酸性洗涤纤维的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由于干物质产量提高的幅度大于含量降低的幅度。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底肥一次施入有利于提高产量及其饲用营养品质。 王永军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张吉旺 刘鹏关键词:氮肥用量 墨西哥玉米 饲用 底肥 粗灰分 施氮对墨西哥玉米植株硝态氮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2006年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 kg/hm2;高氮,600 kg/hm2)下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植株硝态氮(NO3--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墨西哥玉米叶片中NO3--N含量以新生叶较高,全展叶较低,老叶居中;茎鞘和根系的NO3--N含量在不同收获期表现为第一收获期低于叶片,第二期仅比新生叶低,第三期则高于叶片。随着收获次数增加,NO3--N含量在叶片中呈降低趋势,在茎鞘和根系中先降后升。高氮水平和分次施肥是造成同一类型叶片NO3--N累积的主要原因;高氮分次施肥处理(N2-3)第二期收获的新生叶NO3--N含量最高,为92.66μg/g,这一数值尚未达动物摄食的潜在致毒剂量。氮素用量增加,其生产效率降低,但高氮(600 kg/hm2)一次性基施处理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所述,较高的氮肥用量一次性基施能够实现墨西哥玉米的高产且不会影响其产品安全性。 王永军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张吉旺 刘鹏关键词:墨西哥玉米 施氮量 施氮方式 硝态氮 高油玉米源、库生理特性研究 Ⅰ.高油玉米产量受叶源的限制 被引量:11 2005年 以大田放任生长的种植密度在开花期减源和半量不饱和授粉的疏库处理,比较研究了高油玉米的源、库特性。结果表明,在1 5株/m2 密度下,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单株籽粒产量显著低于普通玉米,产量构成中穗粒数差异不显著,千粒重较低(达显著水平) ;两类型玉米的单株库容量相当,但高油玉米籽粒灌浆速率低,籽粒充实度低,单粒重对叶源相对减少(剪叶)或相对增多(疏库)的反应更为敏感,产量受到同化产物供应(叶源)相对不足的限制。高油玉米授粉后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持续期均小,叶片含氮量和光合速率均较低,说明其产量受叶源活力(光合速率)小和叶源数量少的双重限制。 吴正锋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刘鹏 张吉旺关键词:高油玉米 生理特性 高油玉米籽粒灌浆期间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被引量:18 2005年 大田生长条件下,以普通玉米为对照比较研究了高油玉米授粉后氮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油玉米籽粒灌浆期间籽粒氮的百分含量较高,而叶片和茎秆中氮的百分含量低于普通玉米,成熟期植株中的氮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普通玉米高,平均高6.9%;形成100 kg 籽粒所需氮量高于普通玉米,平均高0.13 kg,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营养体中氮的输出率比普通玉米低,籽粒中氮的来源主要依赖于籽粒灌浆期间直接从土壤中的吸收,占籽粒氮的70.05%(普通玉米为40.65%)。说明高油玉米的需氮量大且籽粒灌浆期间吸收的比例相对较高。 吴正锋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刘鹏 张吉旺关键词:高油玉米 籽粒灌浆期 氮素 施肥 高油115籽粒灌浆期光能利用效率 被引量:3 2007年 在种植密度为3万株hm-2的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高油115上、中和下部叶片灌浆期光能利用和耗散特性。结果表明,高油11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叶色值等均显著低于普通玉米农大108(P<0.05),细胞间隙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略低于普通玉米(P>0.05);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低于农大108;PSⅡ活性(Fv/Fo)略低于普通玉米(P>0.05)。高油115表观电子传递速率低于农大108,在相同光能下,高油玉米热耗散比例较普通玉米高,光能利用效率明显低于普通玉米叶片,3个叶位中中部叶差异最大,表明高油115光合速率较低主要是因光能利用率偏低造成的。在高油玉米育种和栽培中应选用高光效自交系配组和改善肥水条件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庄克章 郭新宇 王纪华 王空军 吴正锋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关键词:高油玉米 光能利用 灌浆期 甜质型与普通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33 2005年 对甜质型(ZeamaysL.SeccharataSturt)和普通型玉米(ZeamaysL.IndentataSturt)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代谢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甜质型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蔗糖合成酶(SS)(包括合成与降解两个方向)和酸性蔗糖转化酶(Invertase)活性高于普通型玉米。甜质型玉米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高于普通型玉米,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和淀粉脱分支酶(SDE)活性低于普通型玉米,甜质型玉米SDE活性低是大量积累水溶性多糖(WSP)的直接原因,总淀粉积累量少和直链淀粉比例小是GBSS、SBE、SDE综合作用的结果。 刘鹏 胡昌浩 董树亭 王空军 张吉旺 张保仁关键词:玉米籽粒 相关酶活性 发育过程 蔗糖合成酶 淀粉积累 SSS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2006年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kg.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和留茬10 cm处理;其粗蛋白(CP)和粗纤维(CF)含量较高,粗灰分(CA)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低。株高130 cm时刈割与对照处理(株高95 cm)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CP、NFE含量较低,CA和CF含量较高;株高60 cm刈割处理的CP、NFE含量高,CA和CF含量低,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综合分析5项饲用营养成分和总能量(GE)产量,留茬高度30 cm、株高95 cm时刈割可实现墨西哥玉米生产的高产优质。 王永军 王空军 董树亭 胡昌浩 张吉旺 刘鹏关键词:墨西哥玉米 刈割 留茬高度 饲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