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982)

作品数:33 被引量:101H指数:6
相关作者:郭晓钟李宏宇陈江任丽楠赵佳钧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胰腺
  • 14篇细胞
  • 12篇肿瘤
  • 9篇胰腺癌
  • 9篇树突
  • 9篇腺癌
  • 8篇树突细胞
  • 7篇转染
  • 7篇MIAPAC...
  • 6篇胰腺肿瘤
  • 6篇腺肿瘤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5篇自噬
  • 5篇细胞毒
  • 5篇细胞诱导
  • 5篇基因
  • 4篇胰腺炎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机构

  • 30篇沈阳军区总医...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31篇郭晓钟
  • 20篇李宏宇
  • 11篇陈江
  • 9篇任丽楠
  • 7篇赵佳钧
  • 7篇王迪
  • 6篇许文达
  • 5篇吴春燕
  • 5篇刘旭
  • 4篇邵晓东
  • 4篇邵晓冬
  • 4篇邹德莉
  • 3篇王华
  • 3篇崔忠敏
  • 3篇李学彦
  • 3篇姚辉
  • 2篇郭道光
  • 2篇李晓姝
  • 2篇梁振东
  • 2篇张宁宁

传媒

  • 10篇中华胰腺病杂...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人民军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沈阳部队医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Hepato...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细胞与胰腺癌-树突融合细胞激发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能力的比较研究
2016年
目的比较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总RNA电转染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DCMiaPaCa-2融合细胞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能力的差异。方法自6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培养DC。使用电穿孔法将MiaPaCa-2细胞总RNA转染DC,使用细胞融合方法将胰腺癌MiaPaCa-2细胞抗原负载DC,以未负载抗原的DC为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E-MUC/FITC-CD86抗体双标细胞评估融合效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转染各组DC存活率;混合细胞培养法评价各组DC体外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DC体外激发抗原特异性CTL因子释放量。结果采用PEG-DMSO诱导的DC与MiaPaCa-2的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和MUC1分子,CD86与MUC1双阳性表达率为(42.3±7.30)%;融合细胞组D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转染后96h的存活率降低至62.81%,而MiaPaCa-2总RNA转染组DC细胞存活率稳定在85%左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aPaCa-2总RNA 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指数(DC:T=1:10)为8432±611.25,显著高于DC-MiaPaCa-2融合细胞(DC:T=1:10)5672±107.51(P<0.05);且MiaPaCa-2总RNA转染DC激发特异性CTL分泌IL-12p70、IL-10和IFN-γ细胞水平亦显著异于DC-MiaPaCa-2融合细胞(P<0.05)。结论胰腺癌细胞总RNA转染DC较胰腺癌-树突融合细胞有更强的体外抗原特异性CTL激发能力。
陈江李宏宇王迪许文达郭晓钟
关键词:树突细胞RNA转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胰腺癌198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多,其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常因肿瘤侵犯胰周血管或发生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而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预后极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9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规律及诊治方法.
李学彦郭晓钟李宏宇刘旭张永国
关键词:胰腺癌患者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症状手术根治器官转移胰周血管
C-反应蛋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评估与转归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了解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CRP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CRP水平变化对于预测SAP患者的转归以及评估病情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有完整病例资料的SAP患者52例,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24、48、72、96、120和144 h抽取患者血液,检测患者血清中CRP的质量浓度,并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SAP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显著增高,且与其病情转归呈正相关。其中有42例(80.77%)SAP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逐渐改善,其血清中CRP的质量浓度也逐渐减低(P<0.05);4例(7.69%)患者最终死亡,其血清中CRP质量浓度无明显下降,一直持续高值(P<0.05);其中6例(11.54%)患者病情先加重,而后经过积极治疗,患者转危为安,而血清中CRP的质量浓度也有同样呈现出先升高后回落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 SAP患者血清中CRP的含量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含量可以作为评估SAP病情和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参考指标。
任丽楠郭晓钟李宏宇赵剑成
双胰腺癌相关抗原RNA转染树突细胞诱导特异性抗癌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MUC4与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树突细胞(DC)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构建负载多抗原表位DC疫苗治疗胰腺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自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培养DCs。使用体外转录和胰腺癌PCR技术扩增MUC4和Survivin mRNA后用电穿孔法将其联合转染DC。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Cs中MUC4和Survivin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转染前后DCs存活率变化;使用IFN-γ酶联免疫法检测MUC4 mRNA与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后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化反应。采用51Cr标准细胞毒实验检测转染MUC4和Survivin mRNA后DCs诱导的特异性CTL对体外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MUC4与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后72 h DCs中两者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其分别转染。顺序转染后96 h DCs存活率降至50.2%,低于MUC4 mRNA与Survivin mRNA分别转染时DC 80%的存活率(P<0.05)。MUC4和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DC诱导的特异性CTL 24 h IFN-γ释放量达(33.84±3.51)U/mL,高于MUC4与Survivin mRNA分别转染DC诱导的CTL IFN-γ释放水平[(21.87±4.12)U/mL和(16.61±2.09)U/mL,P<0.05]。DCs经MUC4 mRNA与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后,可有效诱导HLA-A2+/MUC4+/Survivin+特异性CTL免疫反应,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结论 MUC4与Survivin mRNA联合转染的DCs可较单胰腺癌相关抗原负载DCs诱导出更加显著的特异性CTL抗肿瘤免疫。
陈江郭晓钟李宏宇邵晓东许文达
关键词:树突细胞RNA转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Beclinl基因沉默对胰腺癌MiaPaCa-2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Beclin1基因与酵母自噬基因Atg 6同源,是参与哺乳动物自噬体形成,调控细胞自噬过程的重要基因.Beclin1自噬基因的缺陷可能导致肿瘤细胞逃避自噬性死亡[1],而稳定转染Beclin1后可促进细胞的自噬活性,并降低了其成瘤能力[2].本研究观察沉默胰腺癌MiaPaCa-2细胞的Beclin1基因表达后对其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为胰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材料与方法 1.靶向Beclin1的siRNA表达载体构建:根据siRNA设计原理,由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构建3个插入靶向Beclin1基因的siRNA(Beclin1-siRNA)质粒以及阴性对照siRNA(NC-siRNA)质粒和荧光标记的siRNA(FAM-siRNA)质粒.经筛选后选择沉默效果最好的Beclin1-siRNA序列插入表达载体U6/Neo,构建表达载体U6/Neo-shBeclin1,同时构建阴性对照载体pGPU6/Neo-shNC及荧光对照载体pGPU6/GFP/Neo-shNC.
李晓姝郭晓钟王华肖凤君李宏宇任丽楠
关键词:MIAPACA-2基因沉默胰腺癌表达载体构建自噬性死亡
KAI1基因在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中诱导的自噬的机制研究
2012年
为观察KAI1诱导的自噬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增殖和生存的影响,通过感染AD5-KAI1,使无KAI1表达的MiaPaCa一2细胞表达KAI1,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eclin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感染AD5KAI1后MiaPaCa-2细胞KAI1蛋白表达增加、自噬形成增加和凋亡均明显增多,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自噬阻断剂3-MA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KAII诱导的自噬,同时加强KAI1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诱导。结论:KAI1诱导的自噬拈抗KAI1诱导的凋亡,保护细胞,促进生存。
吴春燕郭晓钟
关键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自噬胰腺癌
抑制KAI1诱导的自噬对胰腺癌MiaPaCa-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2012年
细胞自噬是一种重要的促细胞生存途径,同时也是一种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死亡方式。KAI1是缺氧目的基因,体内缺氧时亦可诱导细胞自噬。我们前期报道了KAI1诱导MiaPaCa-2自噬,并增加细胞的存活,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抑制KAI1诱导的自噬对该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吴春燕郭晓钟王华
关键词:MIAPACA-2细胞自噬KAI1细胞增殖凋亡胰腺癌细胞生存
胰腺癌Capan-2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融合诱导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Capan-2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胰腺癌患者6例,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培养DC。所获DC分为3组:(1)使用聚乙二醇-二甲基亚砜诱导法,将DC与Capan-2细胞融合以负载肿瘤抗原;(2)DC与Capan-2细胞共培养;(3)单独DC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E-MUC4/FITC-CD86抗体双标细胞评估融合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组DC的存活率变化。使用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法检测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化反应。采用51Cr标准细胞毒实验检测DC诱导的抗原特异性CTL对体外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DC与Capan-2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CD86)和MUC4分子,CD86与MUC4双阳性表达率为(38.30±7.30)%,明显高于共培养组(7.21±1.06)%;融合细胞组D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转染后96 h的存活率降低至62.81%,而与Capan-2细胞共培养组DC存活率稳定在80%以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apan-2融合细胞诱导的CTL 24 h IFNγ释放量为(85.34±2.97)U/ml,DC、Capan-2共培养组DC诱导的IFNγ释放量为(19.07±4.25)U/ml,两转染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apan-2融合细胞诱导的特异性CTL能够有效识别和杀伤HLA-A2^+/MUC4^+的Capan-2细胞及HLAA2^+/MUC4-的PANC-1细胞,但不能有效识别和杀伤HLA-A2-/MUC4-的Mia Pa Ca-2细胞和HLA-A2-/MUC4^+的As PC-1细胞。结论胰腺癌细胞与DC融合后可诱导出显著的CTL抗肿瘤免疫反应,此过程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抗原呈递的限制。
陈江许文达李宏宇赵家钧郭晓钟
关键词:胰腺肿瘤树突细胞细胞融合
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的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调查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胃管反流病(GERD)、功能性肠病(FBD)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病现况。方法:选择参加我院2012 年春季体检人员中有睡眠障碍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按年龄分层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377例睡眠障碍患者,老年组确诊为GERD、FBD及FD 患者129 例(53.53%),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患者(45 例,33.06%)(P<0.01)。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GERD 和功能性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FD 及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重叠型及GERD+FBD各亚型重叠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而单一型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睡眠障碍患者GERD、FBD及FD 的发生率均较成年人高,且以GERD 及功能性便秘为主。
赵佳钧李宏宇姚辉孙大为腾菲
关键词:睡眠障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肠病患病率
胰腺癌MiaPaCa-2细胞与树突细胞融合诱导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能力的体外研究
2016年
目的:建立胰腺癌MiaPaCa-2细胞与树突细胞( DC)融合的细胞,观察其体外诱导胰腺癌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能力。方法自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和培养DC,利用50%PEG-10%DMSO融合剂将MiaPaCa-2细胞融合到DC,以不加融合剂仅将DC与MiaPaCa-2共培养组及单纯DC组作为对照。采用FITC-CD86及PE-MUC1进行双标记,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融合率;MTT法检测各组DC存活率。按照DC与T淋巴细胞1∶10、1∶20、1∶40、1∶80的比例混合培养细胞,评价各组DC体外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DC体外激发的CTL的IL-2、IL-10、Granzyme B、IFN-γ分泌量。结果 DC与MiaPaCa-2融合细胞组的融合率为(42.30±7.30)%,明显高于共培养组的(7.21±1.06)%。 DC组、共培养组、融合细胞组DC的存活率分别为95.0%以上、85.0%、62.8%,融合细胞组 DC 存活率显著低于 DC 组及共培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5)。 DC∶T淋巴细胞为1∶10时,DC组、共培养组、融合细胞组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219±42、3584±317、8201±424,1∶20时分别为110±14、2179±104、6152±104,融合细胞组显著高于DC组及共培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为1∶40、1∶80时3组细胞的T细胞增殖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DC∶T淋巴细胞为1∶10时,DC组、共培养组、融合细胞组DC激发的CTL的IL-2分泌量分别为(27.30±5.21)、(897.44±93.05)、(2243.80±381.46)ng/L;IL-10分泌量分别为(19.55±2.05)、(424.60±108.25)、(706.53±161.29) ng/L;Granzyme B 分泌量为(16.23±1.23)、(451.07±120.50)、(1327.77±205.15) ng/L;IFN-γ分泌量为(30.11±4.32)、(982.00±124.68)、(2421.04±488.50)ng/L。融合细胞组激发的CTL的�
杨金光陈江李宏宇郭晓钟
关键词:树突细胞细胞融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