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813)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德懿李宗林赵隽隽王岷峰富饶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牙周
  • 4篇牙周致病菌
  • 4篇致病
  • 4篇致病菌
  • 3篇致龋菌
  • 3篇生物膜
  • 3篇菌斑
  • 3篇菌斑生物膜
  • 2篇牙周病
  • 2篇牙周炎
  • 2篇龋病
  • 1篇悬浮液
  • 1篇抑菌
  • 1篇乳杆菌
  • 1篇乳糖
  • 1篇扫描电镜
  • 1篇嗜酸乳杆菌
  • 1篇酸乳
  • 1篇体外
  • 1篇龋齿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李德懿
  • 4篇李宗林
  • 3篇富饶
  • 3篇赵隽隽
  • 3篇王岷峰
  • 2篇叶军
  • 1篇张濒
  • 1篇张建中
  • 1篇葛姝云
  • 1篇汪战红
  • 1篇顾晶晶
  • 1篇朱彩莲
  • 1篇朱霖

传媒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牙周病和龋病致病菌的共聚及共聚抑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研究牙周病和龋病致病菌的共聚和共聚抑制关系及特征 ,筛选有效共聚抑制剂。方法 :以 4株牙周致病菌 (具核梭杆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中间普氏菌 )和 4株致龋菌 (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 )的国际标准菌株为研究对象 ,通过目测法和比浊法确定各组合细菌的共聚度并研究乳糖和精氨酸对共聚度 >+ 2 (或 >2 0 % )共聚对的共聚抑制作用。结果 :Fn Av、Pg Av、Fn Sm、Fn Ss、Fn La和Pg Ss共聚度 >2 0 % ;4.5~ 6.0mM精氨酸对除Fn Av外 5对有明显抑制作用 ,解聚度为 49%~ 92 % ;12 0~ 3 0 0mM乳糖仅对上述 6对共聚对中的Pg Ss有明显抑制作用 ,解聚度为 5 7%~ 91% ,对Pg Av有部分抑制作用 ,最大解聚度约为 3 5 % ,但对Fn G+ 菌几乎无效。结论 :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之间存在高度特异的共聚反应 ,精氨酸为有效共聚抑制剂。
富饶李德懿
关键词:牙周病龋病共聚乳糖精氨酸
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对羟基磷灰石的附着能力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对羟基磷灰石(HA)的附着能力。方法将与牙周病和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6种国际参考标准菌株(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分别接种于模拟口腔环境的改良MD-300恒化器中培养,1 h后分离培养HA表面附着的细菌,检测各菌种对HA的附着能力及其相互作用。结果检测菌种中,血链球菌对HA的附着能力最强,其他依次为黏性放线菌、变形链球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血链球菌和黏性放线菌均能增强牙周致病菌对HA的附着能力,变形链球菌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附着能力;所有牙周致病菌均降低血链球菌对HA的附着能力,而对变形链球菌和黏性放线菌无明显影响。结论牙周致病菌对HA的附着能力明显弱于致龋菌,其借助早期定植菌成为牙周生态系的优势菌和牙周病的主要病原菌。
王岷峰李德懿李宗林
关键词:牙周致病菌致龋菌羟基磷灰石
嗜酸乳杆菌与牙周致病菌混合培养的生态关系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研究嗜酸乳杆菌与代表性牙周致病菌混合培养的生态关系 ,为牙周替代疗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 1× 10 3 /ml嗜酸乳杆菌 (La)分别与 1× 10 3 /ml牙龈卟啉单胞菌 (Pg)、伴放线放线杆菌 (Aa)、具核梭杆菌(Fn)各 1ml混合 ,3 7℃厌氧培养 12h、2 4h和 48h ,各单菌 2ml培养作对照。记数不同时间点各菌的菌落形成单位 (CFU ) ,PHS 3C型酸度计测定各时间点培养液 pH值。以上实验重复 3次 ,采用ANOVA统计分析细菌消长关系及 pH值变化。 结果 :各时间点与La混合培养的Pg、Aa、Fn菌量均较单菌培养显著降低 (P <0 .0 1或P <0 .0 0 1)。La菌量在 12h、2 4h时增加 (P <0 .0 1) ,48h时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混合培养的pH较Pg、Aa或Fn单菌培养显著降低 (P <0 .0 1) ,与La单菌培养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La对Pg、Aa或Fn生长有显著拮抗作用 ,提示La作为生态调节剂 。
李德懿富饶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牙周致病菌
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的菌斑生物膜特征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研究牙面菌斑生物膜特征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而牙冠严重龋坏的龋齿5颗、无龋损而极度松动的牙周炎患牙6颗及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牙4颗,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龈上、龈下及移行生态区的菌斑生物膜特征。结果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的牙面均观察到细菌混合物组成的菌斑生物膜,健康牙菌斑生物膜以球菌为主,放线菌和短杆菌少量;龋齿牙的龋坏处为坏死组织和细菌,龋边缘及龈沟处的球菌和短杆菌较健康牙多;牙周炎患者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种类多,在龈上、龈下移行处可见典型的玉米棒状菌斑或以杆菌为主的紧密附着菌斑,龈下可见球菌、杆菌、梭菌及螺旋体等构成的复杂菌斑。结论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菌斑生物膜细菌组成、集聚秩序和立体结构不同,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与细菌的附着、集聚、生长有关,也与局部病变密切相关。
李德懿富饶赵隽隽叶军
关键词:菌斑生物膜龋齿牙周炎扫描电镜
牙周炎和龋病发病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深化牙周炎和龋病的病因认识。方法短时间(1a)内在口内初诊成人(18~50岁)中,选择重度慢性牙周炎(CP)患者70例和龋敏感(CS)患者50例,检查CP组患者的牙体龋坏情况及CS组患者的牙周状况,探讨牙周炎和龋病两者发病的关系。结果CP患者口腔中确实少有龋齿,CP和CS组的龋齿指数(DFS)分别为1.46±2.60和17.32±7.55(P<0.001);CS患者的牙周情况较好,CS和CP组的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TNI)分别为0.98±0.63和3.24±0.62(P<0.001),CS和CD组的失牙数无显著差别,分别为1.90±3.34和1.10±1.85。仅发现3例患者(2.4%)既符合CS又符合CP组条件。结论:牙周炎和龋病的发病可能有对抗倾向,两者生态联系和相互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李德懿顾晶晶赵隽隽葛姝云汪战红叶军
关键词:牙周炎龋病发病关系
改良恒化器中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模拟口腔条件下研究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的动态关系。方法 选用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8种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按分组接种于模拟口腔的改良恒化器中 ,连续培养 1、2 4、4 8和 96h ,活菌革兰荧光染色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合测量羟基磷灰石圆片表面生物膜厚度 ,连续断层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随时间变化各组生物膜厚度均显著增加 (P <0 0 0 1) ;同一时间点血链球菌生物膜明显厚于伴放线放线杆菌 ,8种菌明显比血链球菌和伴放线放线杆菌形成的生物膜厚。三维重建显示 ,G-牙周致病菌主要分布于G + 致龋菌菌团中或膜表层。结论 人工菌斑生物膜中G + 致龋菌首先定植 ,G -牙周致病菌的量和比例随时间增加 ;
王岷峰李德懿李宗林
关键词:恒化器牙周病致病菌致龋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大蒜的口腔抑菌和根面解毒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大蒜防治口腔疾病的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的方法、浓度和剂量。方法:采用经典试管法,研究大蒜对8种代表性口腔厌氧菌(58株)的抑菌活性,包括链球菌(9株)、消化球菌(4株)、乳酸杆菌(6株)、放线菌(3株)、韦荣球菌(10株)、卟啉单胞菌(12株)、普氏菌(3株)和梭杆菌(11株)。选择严重牙周炎患牙,在病变根面切取6mm×3mm×1mm根片12块,随机将6块根片用大蒜汁涂擦根面5min,另6块用生理盐水同法处理作为对照,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L-株细胞的根面附着,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附着细胞数进行分组t检验。结果:大蒜汁对大部分口腔厌氧菌(87.93%)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12~1∶64。大蒜处理根面后,能显著增加L-株细胞对根面的附着力(P<0.05)。结论:大蒜具很强的抑制口腔厌氧菌作用,能使根面解毒,恢复病变根面的生物适应性。
李德懿赵隽隽朱彩莲
关键词:大蒜抑菌解毒细胞培养
可控模拟口腔环境的改良MD-300恒化器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改良现有的MD -30 0恒化器 ,以适合口腔细菌复杂的生态研究。方法 在恒化器培养罐内安装一平台 ,上面放置的羟磷灰石或材料等可固定、移动或复位 ,调节恒化器的重要参数并作初步应用。结果 改良M -30 0恒化器模拟人类口腔环境的条件为 :培养基 2 .5g/L猪胃粘蛋白的TSB ,工作容量 12 0 0ml,稀释率 5 0ml/h ,搅拌速度 5 0次 /分 ,温度 37± 0 .1℃ ,pH7.0± 0 .1,气体 80 %N2 、10 %CO2 、10 %H2 。在羟磷灰石圆片表面能方便地形成人工菌斑生物膜 ,能比较不同义齿基托材料表面的细菌粘附。结论 模拟口腔环境的改良MD -30
李德懿李宗林张建中桂晓琳朱霖张濒
关键词:菌斑生物膜口腔菌群
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间生长关系的体外动态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6种代表性牙周致病菌和致龋菌在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的消长关系。方法将双菌组(致龋菌+牙周致病菌)接种于改良恒化器中,连续培养1h、24h、48h和96h,然后取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和悬浮液再进行细菌培养。结果与血链球菌混合培养时,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牙周致病菌均增多,而血链球菌明显减少(P<0.05);具核梭杆菌与变形链球菌培养时,菌斑生物膜和悬浮液中具核梭杆菌明显增多,而变形链球菌减少(P<0.05)。菌斑生物膜中致龋菌占优势,相应的悬浮液中牙周致病菌96h开始占优势。悬浮液中细菌量波动更明显。结论2类致病菌在菌斑生物膜与相应的悬浮液中的生长是不一致的。2类致病菌之间相互作用也许是决定菌斑生物膜内部生态环境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王岷峰李德懿李宗林
关键词:牙周致病菌致龋菌菌斑生物膜悬浮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