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40048)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王玉彭江卢世璧苟文隆袁雪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外
  • 2篇细胞外基质
  • 2篇基质
  • 2篇胞外基质
  • 1篇增殖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细胞
  • 1篇脐带
  • 1篇细胞相容性
  • 1篇细胞增殖
  • 1篇骨细胞
  • 1篇干细胞
  • 1篇成软骨
  • 1篇WHARTO...

机构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篇王鑫
  • 2篇袁雪凌
  • 2篇苟文隆
  • 2篇卢世璧
  • 2篇彭江
  • 2篇王玉
  • 1篇许文静
  • 1篇黄靖香
  • 1篇陈继营
  • 1篇徐峰
  • 1篇朱昀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生物相容性及异位成软骨特性观察
2013年
目的 观察改良后软骨源性微载体的微观结构及主要成分,其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体内异位成软骨特性.方法 将新鲜猪软骨片粉碎后,梯度筛滤后得到直径大200~400 μm的软骨源性微载体,经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脱细胞处理后,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其DNA残留,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微结构进行观察,通过甲苯胺蓝、番红花O组织学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载体的主要成分;体外复合软骨细胞后,通过MTT观察软骨源性微载体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将复合有软骨细胞的软骨源性微载体包埋于裸鼠皮下观察其异位成软骨能力.结果 改良后的微载体形态近似椭圆形,直径200~400 μm,微丝覆盖其表面,微丝长度40~90 nm;脱细胞处理后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阴性;甲苯胺蓝和番红花O组织学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在MTT检测细胞增殖中,第1天以后软骨源性微载体组及条件培养基组的OD值均高于完全培养基组(P〈0.05);复合有软骨细胞的软骨源性微载体具有异位成软骨能力.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的软骨源性微载体,可作为天然微载体高效扩增软骨细胞,可为组织工程提供优质种子细胞;其具有异位成软骨能力,有望成为软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
李丙岩彭江王鑫王玉苟文隆袁雪凌徐峰黄靖香陈继营卢世璧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软骨细胞细胞增殖
脐带Wharton胶干细胞外基质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观察
2014年
[目的]建立制备脐带Wharton胶干细胞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方法并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观察。[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人脐带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脐带干细胞,使用普通培养基培养7 d后,在原培养基中添加抗坏血酸,再连续培养8 d;加入含有0.5%Triton X-100和20 mM NH 4OH的PBS溶液进行脱细胞处理后,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其DNA残留,采用扫描电镜对其微结构进行观察,通过天狼星红、甲苯胺蓝、番红花O组织学染色和I型胶原、II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及层粘连蛋白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载体的主要成分;将异体脐带干细胞种植在无细胞核DNA残留的ECM上,通过MTT法观察脐带干细胞的增殖生长情况。[结果]通过本实验方法得到的天然脱细胞脐带干细胞ECM,表面无细胞及DNA残留,整体表面有细胞陷窝形成,基质紧密连接。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阴性;天狼星红、甲苯胺蓝和番红花O组织学染色阳性;I型胶原、II型胶原、纤维粘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阳性;在MTT检测细胞增殖中,种植于该ECM上的异体脐带干细胞组的OD值高于单纯平面培养组(P<0.05)。[结论]此次实验所得的脱细胞脐带干细胞外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为组织工程提供高质量的种子细胞,有望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型培养载体。
李丙岩王玉朱昀王鑫许文静苟文隆袁雪凌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外基质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