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5A-09-21)

作品数:15 被引量:184H指数:9
相关作者:陈中红查明金强曲江秀张卫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凹陷
  • 9篇东营凹陷
  • 8篇源岩
  • 8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5篇油气
  • 5篇超压
  • 4篇运移
  • 4篇排烃
  • 3篇断陷
  • 3篇湖盆
  • 3篇成藏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断陷湖盆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运移
  • 2篇盆地
  • 2篇化学特征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3篇查明
  • 13篇陈中红
  • 2篇金强
  • 1篇刘士忠
  • 1篇田世峰
  • 1篇张卫海
  • 1篇刘伟
  • 1篇曲江秀
  • 1篇宋国奇
  • 1篇常峰

传媒

  • 3篇地球化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湖泊科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阳信洼陷古近系湖盆复合生烃系统的地球化学特征
2007年
古近系沙河街组是阳信洼陷最重要的生烃层段.其湖盆充填具阶段性和沉积演化的旋回性,形成了由沙四段、沙三段与沙一段组成的复合生烃系统和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利用Rock-Eval生油岩评价仪、色谱一质谱仪等实验分析技术对不同层系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其中生烃潜力指标包括有机碳含量(TOC)、残余生烃潜量(S_1+S_2)、氢指数I_H、氯仿沥青“A”;成熟度指标包括热解峰温T_(max)、奇偶优势参数OEP、饱和烃轻重比(C_(21)+C_(22))/(C_(28)+C_(29))及∑C_(21)_-/∑C_(22)_+、镜质体反射率R_o、莫烷/藿烷及甾烷生物标志物参数C_(29)ββ(ββ+αα)、C_(29)ααα20S(20S+20R);古环境指标包括异构烷烃参数Pr/Ph、Pr/n-C_(17)、Ph/n-C_(18)及伽马蜡烷等.结果表明,沙四段为弱还原-还原性的半深湖沉积,沉积了一套中等厚度、分布局限的烃源岩(TOC平均为1.5%),其较深位置的烃源岩基本进入成熟阶段,多形成成熟油;沙三段属弱还原-还原性的半深湖-深湖环境,其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平均为3.5%),大部分烃源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状态,主要形成未熟油;沙一段为湖水咸化、还原性的半深湖相环境,其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高(TOC平均为5%左右),但处于未成熟阶段,主要生成生物气.
陈中红查明
关键词:烃源岩生油岩地球化学
湖相烃源岩R°异常与无机元素相关性初探被引量:4
2007年
对东营凹陷牛38井主力烃源岩段沙河街三段R°值与对应的无机元素含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牛38井沙河街组烃源岩中,K、Na、Zn、Ni、Mg、Li、Ba、Co、Rb等无机元素含量与R°值分布总体呈正相关性,其中K、Na、Rb等强碱金属元素含量与R°值正相关性相对较强;Ca、Sr、Mn等金属元素含量与R°值总体呈负相关性;Fe、B含量与R°值相关性差。
陈中红查明
关键词:湖相烃源岩无机元素有机质演化东营凹陷
盖层封闭天然气藏定量评价模型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定量评价盖层封闭天然气性能,分别建立了散失过程开始、封闭气柱最大高度、突破时间、逸散速率等指标的数学模型。依据东营凹陷深层泥岩实际地质资料,利用测井资料拟合出经验公式用以求取封盖参数;综合考虑盖层固有封盖性能、盖层阻滞天然气通过的阻力与气藏驱动力之间的差值、天然气突破时间与气藏成藏时间对比等因素,对东营凹陷沙一段和沙三中、下亚段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沙一段盖层封闭天然气最有利地区为民丰洼陷,利津洼陷、博兴洼陷沙一段盖层不利于天然气的保存成藏;沙三中、下亚段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较好的区域分布于利津洼陷、民丰洼陷,其次为牛庄洼陷。
田世峰查明刘士忠
关键词:泥岩盖层数学模型东营凹陷
断陷湖盆超压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被引量:30
2008年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古近系的超压在渤南洼陷和五号桩洼陷的沙三段中—下亚段大套泥岩和沙四段灰色膏盐岩段中分布,但在不同层位超压分布略有差别;常压—低压系统发育于上部层段,剖面上形成二元结构。从埋深上看,2 500m以上地层基本为常压或低压,2 500m以下地层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压力异常。沾化凹陷超压系统对应主力烃源岩系沙三中、下亚段及沙四上亚段,生烃作用是超压的重要成因,但超压对生烃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超压体系构成了准封闭的超压封存箱型自源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同时也通过幕式排放为浅层的新近系及古近系的沙三段上亚段—东营组常压开放性它源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提供油源及成藏动力。断裂是超压体系泻压的重要渠道,也是油气幕式排放的主要途径,与断裂沟通的砂岩体及背斜构造是有利的勘探目标,超压泥岩体周围的透镜状砂体是潜在的目标。
陈中红查明
关键词:沾化凹陷断陷湖盆超压系统油气成藏
东营凹陷流体超压封存箱与油气运聚被引量:42
2006年
东营凹陷古近系由于压实不均衡和生烃作用导致超压的广泛发育,这些发育程度不同的超压体系可以构成不同级别的超压封存箱系统,控制着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东营凹陷超压封存箱中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封存箱可以划分为三部分:箱缘成岩地带(封隔层),对油气起着封闭作用;烃类的有利释放带,其中超压得到一定程度释放,烃类较大程度上排出,可以称为排烃的高峰带;烃类滞留带,该带中超压未能得到很好释放,烃类也多滞留于其中,为排烃的不利地带。幕式排放是超压封存箱排液的一种重要排液方式,存在“压力幕”和“构造幕”两类方式。“构造幕”的机制是外部构造活动的破坏,其排烃方式主要是沿着断裂面及构造裂缝运移;“压力幕”的机制是超压体系内部“剩余”能量的积累和释放,其排烃方式主要是沿着压裂形成的微裂缝排放。在发生幕式排烃作用的超压体系内,排烃效率、烃指数分别较上下层段明显增大和减小。幕式排烃具有的高能量、快运移的特征,使得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凹陷可以划分为浅层的常压开放性流体动力学系统和中部的超压封存箱流体动力学系统两类流体动力学系统(排除深层滞留系统),分别对应常压开放性它源油气成藏动力学及超压封存箱型自源油气成藏动力学两类不同成藏机制。
陈中红查明
关键词:东营凹陷封存箱超压动力学油气运聚
控制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几个关键因素被引量:9
2007年
通过东营凹陷钻井取心的观察及不同结构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比较,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对烃源岩排烃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就烃源岩岩性结构对排烃及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内因为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成熟度,反映烃源岩中生烃母质的特征,东营凹陷大量样品测试结果显示烃源岩的生烃潜量、排烃量与有机质丰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外部因素包括源岩的结构、源岩内有效的运移通道、压力的分布及外部的构造运动等各种地质作用及内、外部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沙四上及沙三下段具有多种岩性结构形式,其中沙四上及沙三下下部主要发育纹层状泥页岩,油气以远距离侧向运移为主;沙三下上部及沙三中主要发育块状泥岩,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不同的排烃方式造成了油气分布的差异,沙四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外围,沙三型原油分布于凹陷内围,混合型原油分布于中间地带.
陈中红刘伟
关键词: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成藏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5
2005年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东营凹陷较为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对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排烃行为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单层泥岩边缘地区排烃效率高,内部排烃效率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在厚层泥岩中(大于30m)表现更为明显,其中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对“滞排区”;不同的压实阶段,排烃效率也不相同,快速压实带较缓慢压实带及稳定压实带排烃效率稍高。东营凹陷存在两类超压体系:一类是相对开放性质的,幕式排烃是其重要的排烃方式之一,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高,排烃效率平均在50%左右(常压体系排烃效率一般在40%左右);另一类是相对封闭性的,为良好的超压“封存箱”,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低,排烃效率平均在20%左右,其地质地球化学行为显示一定的滞排特征,排烃行为不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压实不均衡是东营凹陷形成沙三中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生烃作用是其形成沙四上超压的主要机制,而沙三下同时具备压实不均衡及生烃作用的双向增压效应。
陈中红查明
关键词:烃源岩排烃超压地质地球化学东营凹陷
东营凹陷超压系统的幕式排烃被引量:27
2004年
东营凹陷烃源岩具有沉积速度快、连续沉积厚及高热流、高地温、高有机质含量的特征;同时,主力烃源岩段(沙河街组三段、四段)发育大套的泥岩,烃源岩主要以砂岩嵌入式、泥包砂及纯泥岩形式存在。这些条件导致在成熟的烃源岩段超压系统十分发育,同时也使得幕式排烃成为东营凹陷烃源岩一个重要的排烃方式。东营凹陷超压体系幕式排烃分为"构造幕"和"压力幕"两种方式。"构造幕"的机制是外部构造活动的破坏,其排烃方式主要是沿着断裂面及构造裂缝运移;"压力幕"的机制是超压体系内部"剩余"能量的积累和释放,其排烃方式主要是沿着压裂形成的微裂缝排放。在发生幕式排烃作用的超压体系内,排烃效率、烃指数分别较上下层段明显增大和减小。幕式排烃具有的高能量、快运移的特征,使得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中红查明金强
关键词:东营凹陷超压系统
断陷盆地烃类流体运动的非均一性被引量:2
2009年
为研究断陷盆地中烃类流体的运动特征,对断陷盆地中烃源岩的分布、排烃过程及油气二次运移通道及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断陷盆地中烃源岩的分布存在强烈的非均一性,宏观上烃源岩的分布呈现旋回式,微观上烃源岩分布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非均一性是烃类运移的本质特征,烃类运移存在优先的运移方向、通道及目标。流体压裂是驱动超压封存箱幕式演化的重要方式,随着超压封存箱的幕式演化,烃类进行幕式排放、幕式运移及幕式成藏。在烃源岩体系中讨论不同规模盆地内油气的运移规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油气运移通道的不连通性,重视突变性的油气运移规律。
常峰
关键词:烃源岩油气运移非均一性断陷盆地
烃源岩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被引量:9
2006年
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分别对纹层状泥岩、暗色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其中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被研碎后混入同层原油,而纹层状泥岩不被研碎(也未混油),以保持其层理结构的完整性。实验结果显示,排烃过程造成轻烃相对富集,色谱图中主峰碳前移,正构烷烃分布及部分甾、萜烷参数值在排烃过程中产生明显变化,萜烷对运移的敏感性没有甾烷强。在排烃过程中纹层状泥岩与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的地质色层效应有着显著的差异,相对而言,块状泥岩与块状灰质泥岩的排烃效率低,但排烃过程造成了它们出现较为明显的地质色层效应,而纹层状泥岩排烃效率高,但在排烃过程中地质色层效应不明显。分析认为源岩的物理结构是造成这种地质色层效应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中红查明
关键词:排烃初次运移烃源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