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7JJD880228)
-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向东张际平高丹丹王莹王春芳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基于课程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有限共同体,它的形成并非自发的,参与者不能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和学习伙伴。共同的目标、集体认同和协作是有限共同体的三个要素,基于这三个要素提出了一些促进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策略。
- 高丹丹陈向东张际平
-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 一种混合模式的CMC分析框架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综合多个利用内容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CMC研究的案例,探讨了两种方法整合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混合模式的CMC的分析框架,从分析内容、使用方法、测量数据、数据来源四个方面介绍如何利用该框架研究CMC,并对该框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 陈向东张志梅李洁夏丽君
- 关键词:CMC社会网络分析
- 技术给学习带来什么——从e-Learning到u-Learning被引量:19
- 2008年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e-Learning和u-Learning成为教育信息化时代人们十分关注的两种新的学习模式。本文对e-Learning和u-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特征展开讨论,着重提出技术引发学习方式变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把技术应用于学习的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e-Learning和u-Learning应用的主要人为因素。
- 高丹丹张际平
- eMM过程模型中的工作流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eMM(e-learning Maturity Model,网络学习成熟度模型)用于评估从事e-learning活动的机构的能力和成熟度。基于eMM过程模型,分析了各个过程域上的工作流,指出了其主要活动和各个过程域的关键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工作流模型可以作为e-learning过程改进的一个参考框架。
- 周勇张际平
- 关键词:E-LEARNING工作流EMM
- 本体在智能授导系统(ITS)著作工具中的应用
- 2008年
- ITS著作工具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构造ITS的难度,为显性化描述ITS各个模块的知识搭建脚手架是其为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方法之一。本体是对知识进行显性描述的基础,因此本体对ITS著作工具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ITS著作工具实例描述和分析本体在ITS著作工具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
- 王晓琳张际平
- 关键词:本体
- 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本研究以"网络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的讨论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线异步交流过程中线索的结构以及线索所具有的内容相关性、猝发性、延续性、跳跃性和多任务性等特征。基于线索的在线异步交流分析框架能够揭示学生交互过程的特点,帮助在线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
- 陈向东梁阳孙欢
- 在线和面对面学习环境下交流模式的比较——社会网络的视角被引量:8
- 2008年
- 许多研究者对现实社会网络与虚拟计算机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观点,这种社会学研究的争议同样也延伸至在线学习相关的领域。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505班进行个案分析,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剖析学生在线与面对面交流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线课程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以此为据加强在线学习的协作。
- 陈向东杨慧慧包国英
- 关键词:社会网络
- 基于协作过程的反思性学习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协作过程的反思性学习方式,并且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说明了基于协作过程的反思性学习的特点和实施过程。研究表明,基于协作过程的反思能够改变学生对于协作的态度,加强学习者的社会网络强度。
- 陈向东郭欣杨慧慧王莹王春芳
- 关键词:反思性学习社会网络
- 校长课程领导: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纵深推进的重要保障被引量:4
- 2008年
- 课程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设计和实施高质量的课程对于追求卓越的学校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因素,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使得学校有更多的课程自主权,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学校课程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都离不开校长的课程领导。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的作用、方略、角色定位、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特点与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思路,重新定位并进一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能力,以此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责任。
- 马云鹏王波解书
-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课程改革
- 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交流评价被引量:10
- 2008年
- 对于在线学习环境下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的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综合多个在线交流评价的相关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异步交流知识建构的评价框架。该框架能够直观、快捷地评价异步交流参与者的知识建构。通过三个案例的应用,说明该框架能适用于许多场合的在线交流评价。
- 陈向东赵怡
- 关键词: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