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CZW005)
-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 相关作者:程章灿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碑志文体的形成与演变
- 2008年
- 碑志文是一种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体,而中国文学史研究者对这一文体向来缺少关注,该项目从文体艺术与历史演变两个角度,研究碑志文体的形成与发展。成果分上、中、下三篇,各由几篇专论组成。
- 关键词:历史演变碑志文文体中国文学史散文史
- 墓志文体起源新论被引量:26
- 2005年
- 墓志既是一种文体,又是古代丧葬制度的重要一环,既有文学的属性,又有文物的属性。关于墓志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但基本上都是着眼于丧葬制度,而没有对制度与文体之间的界限加以厘清。从文体发展的角度看,墓志文经历了从志墓到墓记再到墓志的发展过程;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可以看出,作为有一定行文格式的墓志,是一种起于江左的文体,其出现时间应在晋宋之际。
- 程章灿
- 关键词:墓志文体晋宋之际
- 明僧绍与栖霞立寺史实考──重读《摄山栖霞寺碑》与《明征君碑》被引量:2
- 2003年
- 南京栖霞寺的创立与南齐征君明僧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明僧绍出生于山东平原郡一个有信佛传统的世族家庭里。他有很高的儒学修养,自宋至齐,多次拒绝朝廷的征辟。最初,他在长广郡即今山东青岛一带聚徒讲学。泰始二年(466),由于淮北四州沦于北魏,他随家族南下建康,升明元年(477),又随其弟明庆符到郁州。三年后,他回到建康,并定居摄山,修筑栖霞精舍。永明二年(484)明僧绍去世后,他的儿子明仲璋舍宅为寺,永明七年(489)法度禅师以栖霞精舍为基础,正式创立了栖霞寺。
- 程章灿
- 关键词:六朝佛教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