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62014)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相关作者:戴中华杜楠刘卫国刘卫国周顺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BT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最新进展被引量:6
- 2018年
- BaTiO_3(BT)基无铅压电陶瓷因其较高的相对介电常数、优良的铁电、压电、热释电、耐压和绝缘等性能,在目前无铅压电陶瓷几大体系中有巨大应用前景。近年来,关于该体系材料的改性制备研究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着重于从离子掺杂改性、多组元改性、烧结助熔剂改性及纳米粉体制备四个方面介绍了BT基压电陶瓷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添加剂对BT基无铅压电陶瓷体系压电性能的影响机理和规律,介绍了当前制备工艺对其微观结构和压电性能改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BT基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的发展趋势。
- 戴中华谢景龙琚思懿刘卫国
- 关键词:无铅压电陶瓷BATIO3掺杂改性压电性能
- 放电等离子烧结铁酸铋陶瓷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改进的固相烧结法制得不同粒径(0.1μm-10μm)的铁酸铋(B iFeO3)单相粉末,将混杂工艺应用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中进行B iFeO3单相粉末的二次烧结,制备得到高质量多铁性陶瓷材料,并对其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烧结温度低,制得的B iFeO3陶瓷具有具有较好的组织和结构,在650℃烧结时相对密度达到97.3%,压电系数d33为13.6 pC/N。经过氧气退火处理后的陶瓷具有明显的介电频率弥散及高温与低温两个阶段的介电弛豫行为。样品通过真空条件下退火后,由于铁离子价态的波动被抑制,低温介电弛豫现象消失。
- 戴中华杜楠姚熹
- 关键词:多铁性介电性能
- 高密度BiFeO_3陶瓷的制备与介电性能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得了不同粒径的铁酸铋(BiFeO3)粉末,随后,采用混杂工艺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结合的方法对BiFeO3单相粉末进行二次烧结,制得了BiFeO3陶瓷。研究了所制陶瓷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所制BiFeO3陶瓷具有很好的相组织及致密的结构,其相对密度达到97.3%,压电系数d33为13.6 pC/N.经氧气退火处理后,BiFeO3陶瓷具有明显的介电频率弥散及高温与低温两个阶段的介电弛豫行为;但经真空退火处理后,陶瓷的低温介电弛豫现象消失。
- 戴中华杜楠
- 关键词:多铁性介电性能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回顾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水汽、氧气、光照和高温条件对钙钛矿层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电子传输层(ETL)、空穴传输层(HTL)和制备工艺对电池稳定性的影响。对稳定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稳定性的一些方法,并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展望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 戴中华谢景龙刘卫国葛少博周顺朱远超
- 关键词:稳定性
- SrSc0.5Nb0.5O3改性BNT基无铅陶瓷的储能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采用SrSc_(0.5)Nb_(0.5)O_(3)与(Bi_(0.5)Na_(0.5))(Ti_(0.95)Al_(0.025)Nb_(0.025))O_(3)固溶构建了无铅陶瓷体系材料(1-x)(Bi_(0.5)Na_(0.5)Ti_(0.95)Al_(0.025)-Nb_(0.025)O_(3))-x(SrSc_(0.5)Nb_(0.5)O_(3))(简记为(1-x)BNTA-xSSN,x=5%、10%、15%、20%,摩尔分数)。通过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陶瓷,研究了SrSc_(0.5)Nb_(0.5)O_(3)的引入对其结构、相变、储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x)BNTA-xSSN样品为钙钛矿结构。其最大介电常数对应温度Tm随着SSN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相结构由四方相向伪立方相发生转变,陶瓷的铁电性减弱,弛豫性增强。当x=10%时,样品具有最大有效储能密度(Wrec)2.7 J/cm^(3);当x=15%时,样品具有最大储能效率(η)85%。
- 朱明星戴中华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相结构陶瓷弛豫铁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