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EBA080304)

作品数:12 被引量:210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文新纪林芹陈亮魏星徐夫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儿童
  • 2篇心理
  • 2篇社会
  • 2篇同伴接纳
  • 2篇同伴拒绝
  • 2篇同伴侵害
  • 2篇自我概念
  • 2篇接纳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研究
  • 1篇信念
  • 1篇亚组
  • 1篇中介
  • 1篇中介作用
  • 1篇少年
  • 1篇社会适应
  • 1篇社会行为
  • 1篇身心
  • 1篇身心健康
  • 1篇受欺负

机构

  • 10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委党校
  • 1篇中共山东省委...

作者

  • 9篇张文新
  • 7篇纪林芹
  • 6篇陈亮
  • 3篇魏星
  • 2篇王姝琼
  • 2篇王丽萍
  • 2篇徐夫真
  • 1篇张莹莹
  • 1篇李春
  • 1篇曾玉
  • 1篇赵守盈
  • 1篇韩斌
  • 1篇吕娜
  • 1篇周利娜
  • 1篇李海垒
  • 1篇陈光辉
  • 1篇刘娟

传媒

  • 4篇心理学报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2
  • 10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的调节效应检验被引量:59
2011年
通过对549名初一至高二年级城市青少年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特点及其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并对家庭功能和同伴接纳是否可以调节疏离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1)在所有使用互联网的青少年被试中,网络成瘾群体的检出率为8.93%;(2)女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突显性水平高于男青少年。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消极后果上,初一青少年高于高一、初三和高二青少年。但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3)疏离感较高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水平也较高,健康的家庭功能可以保护疏离感高的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但同伴接纳对高疏离感青少年减少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不具有保护性作用。
徐夫真张文新
关键词: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疏离感家庭功能同伴接纳
童年中期对抗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教师报告法对1254名城市儿童的对抗行为发展进行追踪研究,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探讨了对抗行为与同伴拒绝/接纳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童年中期,对抗行为呈中等程度稳定性,并表现出随年龄下降的趋势;(2)男生的对抗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3)交叉滞后分析发现,早期的同伴拒绝能显著正向预测后期的对抗行为,但早期同伴接纳不能预测后期的对抗行为;早期的对抗行为均能够显著预测后期的同伴拒绝以及同伴接纳。
纪林芹张莹莹陈亮陈光辉曾玉张文新
关键词:同伴拒绝同伴接纳
童年晚期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的攻击行为: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9
2012年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806名小学儿童(平均年龄11.27±0.36岁)为被试,考察同伴拒绝、侵害两种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同伴拒绝、侵害与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同伴信念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同伴信念与两类攻击显著相关。(2)同伴拒绝、关系侵害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身体侵害仅对身体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关系攻击无显著影响。(3)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及同伴信念在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攻击的联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拒绝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不同类型的侵害经历与儿童攻击间的联系存在类型特定性。
纪林芹魏星陈亮张文新
关键词:同伴拒绝同伴侵害自我概念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个体定向的理论与方法被引量:16
2011年
长期以来,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采取变量定向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科学事实的积累,个体定向的方法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之一。个体定向的方法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旨在确定有意义的同质性个体类别或亚组。个体定向的方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原则,具体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传统聚类分析、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以及配置频次分析等。发展心理学研究需综合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与变量定向的方法。
纪林芹张文新
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其社会行为、同伴关系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3
2011年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社会提名法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行为表现、同伴关系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即儿童受欺负频次越高,其同伴接纳越少,同伴拒绝越多;(3)在中小学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儿童受欺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欺负频次通过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和羞怯-退缩行为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
王丽萍
关键词:社会行为
青少年早期攻击和违纪行为的关系:受欢迎度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以1755名初中一年级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早期个体攻击和违纪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对受欢迎度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在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能正向预测违纪行为,而关系攻击不能。(2)个体的受欢迎度能够调节身体攻击与违纪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身体攻击对不受欢迎个体违纪行为的影响比对受欢迎个体的影响更大。
魏星纪林芹陈亮吕娜张文新
关键词:违纪行为青少年早期
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简介及SAS程序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在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常常关注个体某一行为或心理特质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笔者介绍了一种新的用于处理纵向数据的统计模型——基于亚组的准参数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总体中存在不同发展轨迹亚组的数据.本研究结合实例,介绍了如何通过SAS软件PROC TRAJ程序来进行实际操作,并对模型的选择和拟合指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魏星
关键词:亚组
童年晚期儿童感知的班级环境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以452名小学六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儿童攻击行为同伴评定问卷和班级环境问卷,考察童年晚期儿童感知的班级环境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感知的班级环境各维度中,师生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身体攻击,同学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学习负担能显著正向预测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秩序与纪律和竞争两个维度不能监著预测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2)童年晚期儿童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存在班级环境类型差异.具体表现为,问题型班级环境类型儿童的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水平高于积极型和一般型班级环境类型儿童.
韩斌纪林芹张文新
关键词:班级环境
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被引量:7
2011年
本研究以2147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儿童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童年晚期身体和关系侵害均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关系侵害的影响比身体侵害更大。只有身体侵害可以负向预测身体自我概念。性别仅在身体侵害对身体自我概念的预测中表现出调节作用。
刘娟陈亮纪林芹王姝琼张文新
关键词:自我概念
儿童中期攻击行为测评的多质多法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以2695名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平均年龄10.06±0.54岁)作为被试,使用同伴评定、同伴提名和教师评定对这些儿童的三种攻击行为(身体、言语、关系)进行了测评,采用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多质多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多质多法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方法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测评具有一定的会聚效度,但区分效度较低;同伴测评儿童攻击行为的有效性优于教师测评,其中同伴评定的有效性好于同伴提名。
王姝琼张文新陈亮李海垒李春周利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