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乌鲁木齐市科委应用研究重点项目

作品数:10 被引量:220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景林刘增强郑玉萍陈洁张月华更多>>
相关机构: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污染
  • 4篇大气污染
  • 3篇低空
  • 2篇大雾
  • 2篇太阳辐射
  • 2篇天山北麓
  • 2篇逆温
  • 2篇总辐射
  • 2篇乌鲁木齐
  • 2篇北麓
  • 1篇大雾天气
  • 1篇大雾天气过程
  • 1篇大雾天气过程...
  • 1篇低空风
  • 1篇动量下传
  • 1篇散射辐射
  • 1篇沙尘
  • 1篇沙尘天气
  • 1篇太阳辐射变化
  • 1篇太阳总辐射

机构

  • 5篇乌鲁木齐市气...
  • 2篇新疆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李景林
  • 3篇郑玉萍
  • 3篇刘增强
  • 2篇陈洁
  • 2篇王健
  • 2篇张月华
  • 1篇李瑞
  • 1篇王旭
  • 1篇任宜勇

传媒

  • 5篇沙漠与绿洲气...
  • 4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7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市降水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根据2002—2003年乌鲁木齐市SO2、NO2、PM10的日平均浓度和日降水量分析了乌鲁木齐市降水对3种大气污染物的湿清除能力。分析表明大雨对SO2和PM10的湿清除能力大于小雨,而小雨大于中雨。中雪对SO2和PM10的湿清除能力大于大雪,而大雪大于小雪。小量以上降水(降雨和降雪)对NO2的湿清除能力基本相当。微雨对3种大气污染物具有湿清除能力,而微雪使3种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增加。
李瑞王旭
关键词:降水大气污染物
天山北麓一例黑风暴天气的成因被引量:14
2006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气象自记记录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对1998-04.18由南支冷锋爆发性发展生成的干飑线触发的天山北麓黑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和黑风暴过境时风、压、温、湿在短时间内出现突变,跃变幅度黑风暴远大于强沙尘暴,黑风暴嵌于强沙尘暴时变化幅度比强沙尘暴弱。沙尘壁具有等温性,水平厚度4-9km。影响黑风暴的天气因素中,地面大风形成主要源于冷锋的加强和锋后强冷平流,高空急流的加强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有效下传到地面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混合层是有利于黑风暴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这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深厚干对流和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形成则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
马禹王旭肖开提刘小枚谭江
关键词:黑风暴动量下传混合层自记记录
乌鲁木齐市区低空风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利用2a乌鲁木齐对流层低层风场和3种大气污染资料,分析了乌鲁木齐低空风特征及其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吴彦王旭黄成荣
关键词:风向风速低空风大气污染
天山北麓一次沙尘天气污染过程剖析被引量:7
2006年
2004年4月19日天山北麓出现的沙尘天气,造成天山北麓各城镇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天山北麓地面至700hPa的水平风、上升运动为沙尘暴发生的驱动力,气温回升和近地层干燥丰富了沙尘物质,天山北麓地面至850hPa对流性不稳定是沙尘暴发生的局地热力不稳定条件。这次沙尘天气的沙尘来源于艾比湖的盐末、北疆耕作土壤和城市自身浮土,上游沙尘的输送与城市自身扬尘的叠加造成城镇颗粒物污染严重超标。
郭宇宏马禹高利军王旭
关键词:天山北麓沙尘天气颗粒物
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逆温特征分析被引量:71
2007年
为了分析乌鲁木齐低层大气逆温变化特征,通过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2000-2004年的探空观测资料,从逐日探空原始记录中提取得到贴地逆温、脱地逆温的底部、顶部高度、温度,分析它们的变化情况。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全年以弱稳定为主,一年四季都存在逆温层。冬季是逆温特征最为显著的季节,强度最强,平均为1.06℃/100 m。冬季逆温发生频率最高,平均为89%,贴地逆温厚度最厚,平均为860 m,脱地逆温底高平均为534 m,顶高平均为1 187 m。由于蒙古反气旋的冷空气在准噶尔盆地堆积,使得乌鲁木齐冬季近地面大气稳定。
刘增强郑玉萍李景林陈洁闫战江
关键词:厚度
乌鲁木齐市低空温度层结与采暖期大气污染的关系被引量:53
2007年
为了找出乌鲁木齐市低空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规律,为治理和预测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0年6月至2006年4月的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气象站的探空、地面资料,分析了大气污染与逆温的对应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低空逆温的出现频率与大气污染指数具有相似的时间分布特征。采暖期空气污染指数API值越大,相对应出现逆温日的比例越高,以贴地逆温多;在污染源排放量一定的情况下,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低空逆温层厚度、逆温层底高、逆温层顶底温差有显著的统计关系,而与逆温层中的逆温强度统计关系不显著。随着逆温层底高度降低,逆温层平均顶高、厚度、逆温层顶底温差的增大,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降低,污染级别呈增加趋势;在采暖期同一时段内,要达到同样的污染级别,悬浮逆温日污染物容纳量比贴地逆温大,贴地逆温更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在污染物排放量相同的情况下,污染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悬浮逆温层的底高和厚度及持续日数。
李景林郑玉萍刘增强
关键词:大气污染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市晴天太阳辐射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07年
利用乌鲁木齐市1976年以来晴天条件下的太阳总辐射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分析太阳总辐射的变化和主要影响因子。分析得出:冬季太阳总辐射减少量最多,夏季最少,且各月减少量的变化与采暖期煤烟型污染物的释放有很好的对应关系。4—9月减少量约10%,3月和10月为15%左右,2月和11月为25%左右,1月和12月达到高峰为35%左右;采暖期晴天太阳总辐射30%的减少量中有20%是由煤烟型污染物影响造成的,10%是由常年不变的污染源和大气共同作用造成的;年太阳总辐射减少量与冬半年(采暖期)太阳总辐射减少量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是完全一致的,1976年至1998年是上升的趋势,1998年后是下降的趋势;该市近几年煤烟型污染物变化趋势与太阳辐射减少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张月华李景林窦新英王健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煤烟型污染
乌鲁木齐冬季大雾与低空逆温的关系被引量:36
2007年
为了找出雾与逆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为大雾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乌鲁木齐市2000年1月—2006年4月的地面、探空资料,对210个大雾日和1221个逆温日进行了统计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乌鲁木齐市区逆温年发生频率为82%。一年中冬半年(10—3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92%,夏半年(4—9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68%。大雾只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雾日平均每年32.7d。冬季强逆温是形成大雾的重要条件之一,各月大雾日数与逆温日数及逆温层的厚度值、温差值之间呈正相关;与逆温层的底高呈反相关;在同一个月中,当逆温层底高低、温差大和强度强的情况下,出现雾的几率大;从7a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与无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比较分析表明:雾日逆温存在底高低、顶高低、厚度厚、温差大、强度强的特点。
郑玉萍李景林刘增强陈洁闫战江
关键词:大雾逆温
乌鲁木齐市近30a太阳辐射变化及其成因初探被引量:10
2007年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1976—2005年太阳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市太阳辐射的变化及其成因。结果是:1990年以前总辐射、直接辐射是减少的,以后是增加的;而散射辐射在1986年之前递增、之后递减。初步认定总云量的减少、低云量的增加以及相对湿度的缓慢下降对太阳辐射变化有重要影响;从太阳辐射变化间接得出:近30a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总体有所减轻。
王健张月华
关键词:总辐射散射辐射大气污染
40年来新疆雾的演变特征及大雾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33
2005年
利用新疆90个气象站43年地面观测资料,对新疆雾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雾主要出现在北疆,尤以天山山区最多;雾日的年际变化波动性大、周期性差;冬季雾日最多,多自午夜时分起,正午之前散,早上是高发时段。绝大多数的雾持续时间在3h之内。(2)对281次大雾天气过程普查后分为3种地面形势,并对成因进行了讨论。
马禹任宜勇陈春艳储长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