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10)

作品数:17 被引量:67H指数:4
相关作者:高洪波陈奕柏柯才桐曹雄谢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土压力
  • 7篇挡土
  • 7篇挡土墙
  • 5篇黏性土
  • 5篇荷载
  • 4篇地震
  • 4篇动土压力
  • 4篇主动土压力
  • 3篇地震土压力
  • 3篇混凝土
  • 3篇非极限状态
  • 2篇地震荷载
  • 2篇水平层分析法
  • 2篇条分法
  • 2篇土压力分析
  • 2篇裂面
  • 2篇摩擦角
  • 2篇滑裂面
  • 1篇弹性时程
  • 1篇弹性时程分析

机构

  • 18篇海南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广西安全工程...

作者

  • 14篇高洪波
  • 13篇陈奕柏
  • 10篇柯才桐
  • 7篇曹雄
  • 6篇谢洪波
  • 2篇马鹏
  • 1篇杨东全
  • 1篇吴智敏
  • 1篇赵艳华
  • 1篇朱嘉
  • 1篇魏鹏
  • 1篇张亚惠
  • 1篇陈怡
  • 1篇李东海

传媒

  • 3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支护结构位移影响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模型及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经典朗肯与库伦土压力理论不能计算有位移影响的土压力问题,通过分析土压力与位移的非线性关系,在支护结构发生任意位移的状态下,建立了土体松弛应力和挤压应力的似双曲正切函数模型,推导出考虑位移影响下的非极限土压力计算公式,并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型合理、有效。
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曹雄
关键词:支护结构土压力非线性
考虑变位影响的刚性挡墙非极限土压力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经典土压力理论仅能计算平移模式挡墙的极限状态土压力。采用以主应力差表示的应力圆,根据应力路径三轴试验中得到的径向应力–应变关系,建立非极限状态下受位移影响的土体内摩擦角、墙土间摩擦角发挥值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并提出有效位移面积比方法将该关系量化至转动变位模式挡墙。在此基础上,应用水平层分析法和改进的库仑公式,推导出考虑挡墙变位影响的非极限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土压力分布计算式。研究表明:按有效位移面积比方法进行量化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所提出的公式较好地反映了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规律,能够分析不同变位模式下的非极限土压力,可作为库仑理论公式的有效推广。
陈奕柏柯才桐高洪波陈云
关键词:土力学土压力摩擦角非极限状态水平层分析法
地震荷载下的土压力线性分布解被引量:2
2016年
Mononobe-Okabe土压力理论广泛应用于地震效应下的土压力计算,但由于其理论基础为库伦理论,因而只能计算土压力合力。基于Mononobe-Okabe土压力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在拟静力分析法的基础上采用斜向条分法,推导了考虑多种复杂条件下的地震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土压力强度计算式,并给出临界破裂角的显式解答。分析表明:斜向条分法能够有效验证Mononobe-Okabe理论假设土压力强度沿墙高线性分布的合理性,且在相应简化条件下,该公式给出的土压力合力与Mononobe-Okabe理论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通过探讨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对土压力的影响初步获得了地震土压力的变化规律。
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曹雄
关键词:挡土墙地震土压力滑裂面条分法
滨海软弱地基钻孔灌注桩抗压承载力失效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针对海口某滨海软弱地基工程试验桩单桩抗压承载力远未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即已失效状况,采用钻芯法、高应变法、超声波法对基桩进行检测,并结合桩身内力测试与计算,从设计和成桩工艺两方面分析基桩失效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成桩时间延长将使桩侧泥皮厚度增大,影响侧摩阻力较大土层的侧摩阻力发挥。后压浆施工控制不到位,未能达到固化桩侧泥皮、桩底沉渣的效果。
李东海陈奕柏谢洪波张亚惠
关键词:灌注桩静载试验后压浆
弹性时程分析中地震波选取的一种实用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地震波的选取是弹性时程分析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地震波的不确定性与离散性,对特定结构选取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的地震波通常需要经过繁琐的试算过程。根据海口市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实例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基于Seismo Signal计算反应谱,以主要周期点控制筛选地震波容差、以底部剪力条件满足规范要求的选波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选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升地震波选波效率。
朱嘉杨东全陈怡
关键词:时程分析地震波反应谱分析
混凝土双参数断裂模型和尺寸效应模型R阻力曲线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对混凝土的两类基本断裂模型(双参数断裂模型和尺寸效应模型)求解得到的第Ⅰ类几何形式下的R阻力曲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首先对有效裂纹长度和裂纹尖端张口位移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由双参数断裂模型和尺寸效应模型得到了R阻力曲线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两类R阻力曲线计算得到的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尺寸效应模型得到的临界有效裂纹长度稍大于双参数断裂模型的结果,而根据双参数断裂模型R阻力曲线得到的最大荷载大于尺寸效应模型的结果,且当相对初始裂纹长度较大时,双参数断裂模型R阻力曲线得到的最大荷载远大于试验值.双参数断裂模型的R阻力曲线适合于初始裂纹长度相对试件高度较小的情况.
赵艳华魏鹏高洪波
条形荷载不同分布模式下挡墙主动土压力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实际工程中墙后作用有不同分布模式的条形荷载、填土为黏性土,墙背与填土间存在黏着力,采用库仑土压力理论假设,从滑动楔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出发,推导了适用多种复杂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式,并给出临界破裂角的显式解答以及各理论计算式适用范围的边界条件。该公式在多段条形荷载作用下可扩展应用,对于不分段条形荷载,只需作相应的简化后便可按相同的方法求解。受边界条件的限制,该公式存在一定的无解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条形荷载不同分布模式下,相关文献方法提出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式与该公式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由于未考虑条形荷载对滑动楔体临界破裂解的影响,规范方法得到的主动土压力偏小。
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曹雄
关键词:挡土墙主动土压力黏着力条形荷载
长期恒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时变断裂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服役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与服役时间相关的时变断裂问题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采用标准三点弯曲梁试件,分别施加约0.7Pmax、0.75Pmax、0.8Pmax、0.85Pmax、0.95Pmax的恒定荷载进行长期加载,试验测得在不同恒荷载水平下的时变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t)。试验结果表明,CMOD(t)在持载阶段不断增大,CMOD(t)-t曲线呈现出三个阶段特征:第一阶段,CMOD(t)快速增大而裂缝口张开速率CMOR(t)逐渐减小;第二阶段,CMOD(t)增大而CMOR(t)几乎不变;第三阶段,CMOD(t)和CMOR(t)都快速增大直至试件断裂破坏。与不考虑时间相关性的单调加载静态断裂试验相比,时变断裂试验的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tc)偏大;随着恒荷载水平的增大,时变断裂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CMOD(tc)减小且接近单调加载静态断裂的临界裂缝口张开位移。对于不同恒荷载水平的试件,其时变断裂寿命tcr随着长期恒荷载水平的增大而减小,且时变断裂寿命与荷载比P/Pmax成指数关系。
韩小燕高洪波吴智敏马鹏
平移变位模式下黏性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经典朗肯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不能计算非极限土压力的事实.根据土体渐进破坏机理,结合已有文献对准主动状态下土体摩擦角、黏聚力发挥值与墙体位移关系的研究,采用水平层分析法,通过建立水平微元体基本受力平衡方程,推导出非极限状态下黏性土主动土压力分布的一阶微分方程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计算式,相应简化条件下,所提公式能够简化为朗肯、库仑主动土压力公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获得了平移变位模式下黏性土非极限土压力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对实际工程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奕柏柯才桐曹雄高洪波
关键词:土压力非极限状态摩擦角水平层分析法
RB位移模式下黏性土非极限土压力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经典朗肯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适用范围较小且未能考虑挡墙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这一事实。根据已有文献对准主动状态下土体摩擦角、黏聚力发挥值与位移关系的研究,采用位移有效面积比方法将该关系量化至绕墙底转动位移模式挡墙,在此基础上结合斜向层分析法推导了考虑填土的黏聚力、墙土间黏着力、均布超载作用等条件下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土压力分布计算式。相应简化条件下,该公式能够简化为朗肯、库仑理论计算式。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初步获得了绕墙底转动位移模式下黏性土非极限土压力随位移变化的规律。
柯才桐陈奕柏高洪波曹雄
关键词:挡土墙非极限状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