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长江隧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作品数:19 被引量:200H指数:8
相关作者:丁庆军张高展胡曙光王红喜孔戈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建筑科学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隧道
  • 8篇注浆
  • 7篇盾构
  • 7篇盾构隧道
  • 6篇浆材
  • 5篇双液注浆材料
  • 4篇地震
  • 4篇地震响应
  • 4篇地震响应分析
  • 4篇隧道工
  • 4篇隧道工程
  • 4篇接头
  • 4篇工业废渣
  • 3篇水玻璃
  • 3篇同步注浆
  • 3篇土力学
  • 3篇长江隧道
  • 2篇地表沉降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有限元

机构

  • 9篇武汉理工大学
  • 6篇同济大学
  • 5篇中铁隧道集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安徽建筑工业...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作者

  • 9篇丁庆军
  • 7篇张高展
  • 6篇周健
  • 6篇孔戈
  • 6篇王红喜
  • 6篇胡曙光
  • 3篇李国成
  • 2篇李勇军
  • 2篇李小青
  • 2篇秦天
  • 2篇丁烈云
  • 2篇田焜
  • 1篇冯美果
  • 1篇吴贤国
  • 1篇许锡昌
  • 1篇骆汉宾
  • 1篇朱传成
  • 1篇马佳
  • 1篇赵运臣
  • 1篇刘招伟

传媒

  • 3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现代隧道技术
  • 2篇新型建筑材料
  • 2篇工程抗震与加...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粉煤灰综合利...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矿产勘查

年份

  • 6篇2008
  • 13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盾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数值分析研究被引量:34
2007年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损失所导致的地表沉降变形预测和控制,是隧道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以盾构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变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模拟盾构隧道施工过程,分析盾构隧道引起的土体应力场、位移场变化,对比分析不同的地层损失、不同的土体本构模型、土体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并进行了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沉降槽近似正态分布曲线,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隧道埋深、内摩擦角、压缩模量、粘聚力和泊松比;提出了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计算模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地表沉降,减小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李小青朱传成
关键词:隧道工程盾构隧道地表沉降影响因素敏感性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水下不分散砂浆的研制被引量:6
2006年
武汉长江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所处的高压富水地质条件决定了同步注浆材料必须具备高抗水分散性能,以保证同步注浆材料在灌注过程中不被地下高压水稀释,从而达到对围岩的填充和加固效果。本文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原理,利用硅灰、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三种物质进行复配,对高掺量粉煤灰砂浆进行抗水分散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无机和有机外加剂的增强、保水和絮凝作用,可以使高掺量粉煤灰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单液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高抗水分散性能和固结性能,新拌砂浆环境水溶液pH值最高为8.3,砂浆28d水陆强度比可达91%。
王红喜田焜丁庆军陈跃庆胡曙光
关键词:同步注浆
几种考虑变形的土压力模型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分析了支挡结构土压力和变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几种考虑变形的土压力计算模型,并阐明了计算模型的特点,讨论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各个模型的整体变化趋势及土压力计算值与离心模型试验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这几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描述土压力与变形的关系,但是计算参数确定的难易程度及模型的应用范围不同,对于不同的结构变形特征应使用不同的计算模型。
冯美果陈善雄许锡昌马佳
关键词:土压力支挡结构
大掺量粉煤灰注浆活性单液砂浆配合比优化设计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长江地下隧道大掺量粉煤灰同步注浆活性单液砂浆配合比进行系统研究和优化设计。试验表明:同步注浆活性单液砂浆配合比中水胶比和胶砂比对砂浆工作性能影响最大,水泥与粉煤灰比对砂浆固结性能影响最大,胶砂比对砂浆抗渗性能影响最大;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7,水泥∶粉煤灰20∶80,胶砂比1∶3。
王红喜丁庆军张高展胡曙光李勇军赵运臣
关键词:同步注浆大掺量粉煤灰配合比正交设计
新型抗水分散和抗水溶蚀双液注浆材料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结合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快速胶凝、抗水分散性能好和碱激发硅铝质胶凝材料耐久性好的特点,提出了抗水分散和抗水溶蚀双液注浆材料的理想结构模型和设计方法。选择含C3S、C2S和高活性硅铝质成分的物质作原料,加入定量的水混合均匀成A液,然后与水玻璃(B液)混合制备一种具有优异抗水分散和抗水溶蚀性能的新型工业废渣双液注浆材料,并在武汉长江隧道注浆工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高展丁庆军
关键词:双液注浆工业废渣
工业废渣无水泥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根据碱激发工业废渣原理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双液注浆材料,结果表明:其凝结时间可调,初凝范围从几十秒到3h,终凝范围从30min到15h;强度高,28d强度可达30MPa;随着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凝结时间延长,强度降低;随着水玻璃掺量的增加,强度降低,凝结时间延长;随着水玻璃模数由1增加到3.19,硬化体强度上升,凝结时间缩短。并对该材料在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的应用进行了优选。
丁庆军张高展王红喜胡曙光刘招伟
关键词:双液注浆材料水玻璃工业废渣
长江隧道施工对周围建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目的:在城市中心城区建造隧道,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其进行研究,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研究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通过合理的简化分析和假定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武汉长江隧道施工对周围历史建筑影响最大的对象——鲁兹故居的影响。研究结论:差异沉降是鲁兹故居应力分布及应力最大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沉降值的大小对应力分布及应力最大值的大小影响显著,工程中要严格控制地表差异沉降,尽量减小差异沉降值的大小。
李国成李炜明
关键词:土力学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地表变形
新型抗水分散和抗水溶蚀双液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及胶凝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新型抗水分散和抗水溶蚀双液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及胶凝性能,探讨了各项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浆液流动性优异,可达到自流平;稳定性良好,析水率为零;凝胶时间在几秒到几十分钟可调,固结性能良好,结石率接近100%,结石体抗压强度28d可达20MPa;工作性能及胶凝性能主要影响因素有水玻璃模数、掺量以及A液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等。
张高展丁庆军
关键词:双液注浆工作性能胶凝性能
碱激发-工业废渣双液注浆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50
2007年
利用工业废渣(矿渣、钢渣、粉煤灰)和水玻璃制备出具有不同凝胶时间(3~300 s)、高固结强度(~25 MPa)和结石率可达100%的双液注浆材料,使工业废渣再生资源化,并减少灌浆水泥的消耗量,为注浆材料的“绿色”和高性能化提供了一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玻璃模数的增加,浆液凝胶时间先减小后增大,浆液固结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水玻璃掺量(体积分数)的增加,浆液凝胶时间保持延长趋势,而固结强度则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粉煤灰的加入,浆液凝胶时间延长.当工业废渣双掺或三掺时,无水泥熟料注浆材料体系较单掺工业废渣无水泥熟料注浆材料体系具有更合理的颗粒级配效应和更高的固结强度.
王红喜张高展丁庆军胡曙光谭顺辉李勇军
关键词:水玻璃双液注浆材料
适宜于高压饱水条件下的同步注浆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原理,利用硅灰、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3种物质进行复配,研制出一种新型抗水分散剂(KSF)。试验研究表明KSF可以使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单液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高抗水分散性能,新拌砂浆环境水溶液pH值最高为8.3,砂浆28d水陆强度比可达91%。
王红喜田焜丁庆军胡曙光
关键词:同步注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