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LBH-Z05229)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鑫邓晓威刘丰刘莉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血脂及肝脏PPARα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MS)模型大鼠血脂及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10只)和高脂高盐高糖饲料组(50只),20周后成功复制MS大鼠模型37只,将37只M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大豆异黄酮(SI)高、低剂量组(各10只)以及非诺贝特组(8只),灌药4周后,用生化法测血脂,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I高剂量组血清TG、TC以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增加,与非诺贝特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大豆异黄酮对MS模型大鼠脂代谢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αmRNA的表达有关。
- 刘莉李鑫刘丰邓晓威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大豆异黄酮PPARΑ血脂
- 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肝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的表达以及主动脉核因子κB、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大豆异黄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对照组,10只)和高脂高盐高糖饲料组(50只),20周后成功复制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37只,将37只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高、低剂量大豆异黄酮组(各10只)以及非诺贝特组(8只),灌药4周后,生物化学法测血脂,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各组大鼠肝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 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肝脏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均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大豆异黄酮可降低大鼠主动脉核因子κB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表达(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以调节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的血脂,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核因子κB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水平,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 mRNA的表达有关。
- 刘莉李鑫刘丰邓晓威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大豆异黄酮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动脉粥样硬化核因子ΚB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