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30209)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祺吴增源李德铢王红张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豆科
  • 3篇英文
  • 3篇中新世
  • 3篇荨麻科
  • 3篇楼梯草属
  • 2篇小叶
  • 1篇滇东南
  • 1篇东南
  • 1篇豆科植物
  • 1篇叶化石
  • 1篇叶枕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果实
  • 1篇生境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地理
  • 1篇藤属
  • 1篇中中新世
  • 1篇系统发育
  • 1篇楼梯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3篇王红
  • 3篇李德铢
  • 3篇王祺
  • 3篇吴增源
  • 1篇王文采
  • 1篇徐洪河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植物分类与资...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植物学研究

年份

  • 5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东临朐中中新世山旺组紫藤属(豆科)荚果化石的再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豆科紫藤属Wisteria约有5-6个现生种,间断分布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温带地区,但化石记录表明,该属在新近纪可能广泛分布于捷克、荷兰、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远东、日本和中国。因此,研究紫藤属化石有助于深入认识它的早期演化、分类、多样性、古生态和生物地理,其中荚果化石的分类价值和演化意义尤为显著。文中基于对产自山东临朐中中新世山旺组的山旺紫藤W.shanwangensis荚果化石的再观察,并结合紫藤属3个现生种——紫藤W.sinensis、藤萝W.villosa和多花紫藤W.floribunda的荚果发育特征,讨论这些化石的分类、演化、发育和埋藏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证明,山旺紫藤荚果化石与国产的2个现生种——紫藤和藤萝的荚果更为相似,呈倒披针形、种子较少和室间缢缩明显。比较而言,日本和美国产的紫藤属现生种——多花紫藤和美国紫藤W.frutescens的荚果呈线形、种子较多和室间缢缩不明显,而且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报道的紫藤属荚果化石与多花紫藤的荚果更为相似。然而,中国和日本报道的紫藤属荚果化石迄今都没发现被毛,这与现生种中最原始的美国紫藤的荚果相似,而与东亚紫藤属现生种密被绒毛的荚果形成显著差别。因此,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紫藤属种类可能早在中新世就已经发生了形态地理分化,而荚果无毛或许是该属演化过程中一个比较原始的性状;紫藤属现生种荚果在发育的中、后期果壁上具有与纵轴方向成锐角的倾斜纤维纹饰,它们在荚果完全成熟后导致果瓣沿缝线开裂并卷曲,卷曲的果瓣放入水中又能恢复平整。值得注意的是,山旺紫藤荚果化石果壁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倾斜纤维纹饰,这表明它们在脱落保存时处在发育的中、后期,这一发育时期脱落的荚果更有可能保存为化石记录;山旺紫藤荚果化石果壁的碳质残片�
张静王祺
关键词:豆科生物地理埋藏学中新世
荨麻科楼梯草属三种植物花序的补充描述(英文)
2012年
楼梯草属的花序不但是反映该属进化趋势的重要器官之一,而且还是该属的属下划分及种间鉴定的关键性状。本文基于大量的有花标本研究,并参照模式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该属的三种植物花序形态进行了补充描述。
吴增源王红李德铢
关键词:楼梯草属花序
滇东南荨麻科楼梯草属一新系和一新种(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描述了采自云南省东南部楼梯草属一新种——柳叶楼梯草(Elatostema neriifolia)和据其为模式建立的一新系——柳叶楼梯草系(ser.Neriifolia),并讨论了这些新类群和相近类群在形态上的区别,并对柳叶楼梯草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评估。
吴增源李德铢王红王文采
关键词:荨麻科楼梯草属
荨麻科楼梯草属七种植物果实的补充描述(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楼梯草属植物的果实形态特征是属下系的划分和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研究该属演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标本查阅及野外调查,为该属七种植物的果实进行了补充描述,对该属的进一步分类修订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吴增源王红李德铢
关键词:荨麻科楼梯草属果实
山东中新世山旺组葛属(豆科)小叶的形态及其古生态学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葛属Pueraria是豆科蝶形花亚科、菜豆族大豆亚族中最大的、具有三小叶复叶的属,其大多数种为攀援性藤本植物,分布于东亚、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化石记录表明,葛属早在中新世就已出现在东亚、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地区的亚热带和温带植物群中,目前已知有3个化石种,即中国山旺中新世的荚果化石山旺葛藤P. shanwangensis、山旺和日本数个中、上新世产地的叶、小叶化石鲁葛藤P. miothunbergiana以及克罗地亚和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中新世的小叶化石大葛藤P. maxima。本文基于对中新世山旺组最近采集的葛属小叶印痕化石的观察和对现生种葛P. montana小叶的形态比较,研究了该属化石种的小叶形态和发育变异。结果表明,现生种葛与化石种鲁葛藤和大葛藤的小叶都具有不甚发育的间二级脉,这个特征在先前报道的鲁葛藤小叶化石中未见保存。另外,它们的主脉和二级脉远轴侧有时都会分别发出两条挨得很近、角度不同的二级脉和二级脉梳脉,这个特征过去在葛属中则被忽视了。总体上,葛属小叶化石的叶脉特征在中新世广阔的欧亚中纬度地区显示了高度的相似性。目前,仅在中国中新世山旺植物群和日本中新世高峰山组植物群中发现了与现生的葛小叶相似的、具有裂瓣的鲁葛藤小叶化石,但现生葛比化石葛的小叶更大些、似乎发育了更多具有裂瓣的小叶,这可能与中新世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有关。现生葛长在荫蔽生境以及攀援于支持物(如藤架或其他木本植物)上的植株比生于开阔生境以及蔓生的植株发育了更多的、具有裂瓣的小叶,这可能有效促进了整株植物的叶片和冠层中的光照截取和通风散热。据此推测,中国和日本中、上新世的鲁葛藤居群可能比克罗地亚和阿布哈兹中新世的大葛藤居群的生态耐受性更加宽泛,东亚的居群既生于荫蔽的、更�
王祺徐洪河申思
关键词:生境居群小叶
山东中新世山旺组紫荆属(豆科)叶化石的叶枕研究--兼论豆科植物叶枕的早期演化被引量:2
2012年
提要叶枕作为叶活动的"马达器官",在豆科植物的分类、演化、发育和生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但在古植物学中似乎研究甚少。基于产自山东省临朐县中新世山旺组的叶印痕化石,结合现生紫荆叶结构和叶枕的形态观察,文中着重研究这些叶印痕化石中的叶枕形态,发现它们保存了倒卵形的上叶枕印痕和上叶枕组织腐烂分解后留下的半圆形印痕,其中一块还保存了卵形的下叶枕印痕。结合这些化石的叶结构特征,进一步确认了中新世山旺组紫荆属叶化石——华紫荆的存在,并指定一份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标本为后选模式,即No.39(H)。紫荆属隶属于云实亚科、紫荆族,为现存豆科植物分子系统发育树上最基部的类群之一,因此该属的化石历史对认识豆科植物的系统发育、早期演化和分异以及生物地理历史都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过去缺乏详细的叶结构和叶枕研究,大多数以往报道的产自欧亚大陆和北美新生代的紫荆属叶印痕化石种都受到质疑、否定或亟需进一步研究。迄今为止,紫荆属最早的、具叶枕的叶化石发现于美国俄勒冈州晚始新世的约翰迪组,而最早的豆科叶枕则发现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早古新世萨拉曼卡组中的一种可能属于含羞草亚科植物的小叶中。结合近来的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结果,作者赞同先前的假说——紫荆属的单叶和叶枕类型实质上都是衍生的性状,而最原始的豆科植物长着羽状复叶,其复叶叶柄和小叶叶柄上可能都有各自的叶枕。
王祺
关键词:豆科叶枕系统发育中新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