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作品数:552 被引量:3,419H指数:24
相关作者:张红星黄国付周利张唐法时昭红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2篇细胞
  • 47篇蛋白
  • 37篇糖尿
  • 36篇糖尿病
  • 36篇疗效
  • 35篇血清
  • 33篇电针
  • 28篇护理
  • 27篇缺血
  • 25篇血管
  • 25篇基因
  • 24篇梗死
  • 23篇动脉
  • 22篇慢性
  • 19篇心肌
  • 19篇中医
  • 19篇白细胞介素
  • 17篇血症
  • 16篇穴位
  • 15篇脂肪

机构

  • 172篇武汉市第一医...
  • 70篇华中科技大学
  • 56篇武汉市中医医...
  • 33篇武汉大学
  • 31篇湖北中医药大...
  • 22篇武汉市中心医...
  • 19篇武汉市疾病预...
  • 17篇武汉市儿童医...
  • 17篇武汉市妇女儿...
  • 15篇武汉亚洲心脏...
  • 1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武汉市中西医...
  • 10篇武汉市精神卫...
  • 8篇江汉大学
  • 8篇武汉市医疗救...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湖北中医学院
  • 7篇武汉市医学科...
  • 7篇江汉大学附属...
  • 6篇湖北省中医院

作者

  • 22篇黄国付
  • 20篇张红星
  • 15篇周利
  • 14篇张唐法
  • 12篇时昭红
  • 11篇罗万军
  • 9篇尚小珂
  • 9篇张荒生
  • 9篇徐润琳
  • 8篇陈可
  • 7篇王文娟
  • 7篇李俊林
  • 7篇张介眉
  • 7篇黄远霞
  • 7篇黄巍
  • 7篇万文俊
  • 6篇陆小霞
  • 5篇祝炜
  • 5篇刘桥
  • 5篇冯云霞

传媒

  • 19篇武汉大学学报...
  • 17篇湖北中医杂志
  • 16篇中华医院感染...
  • 14篇中国老年学杂...
  • 14篇湖北中医药大...
  • 1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0篇临床心血管病...
  • 10篇中国康复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世界华人消化...
  • 8篇中国社会医学...
  • 7篇医药导报
  • 6篇中华物理医学...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5篇湖北中医学院...
  • 5篇海南医学院学...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国消毒学杂...
  • 5篇中国药师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29篇2017
  • 40篇2016
  • 61篇2015
  • 99篇2014
  • 76篇2013
  • 57篇2012
  • 45篇2011
  • 37篇2010
  • 19篇2009
  • 13篇2008
  • 12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5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糖肝煎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糖肝煎(TGJ)对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注射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糖肝煎(糖肝煎组)、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片、GlaxoSmithKline公司,文迪雅组)和生理盐水(模型组),与正常大鼠(正常组)对照。测空腹血糖(FBG)、负荷后血糖(P2hBG)、空腹胰岛素(FINS)、负荷后胰岛素(P2h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脂联素;以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脏切片分别以苏木素-伊红(HE)及苏丹三醇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糖肝煎组与模型组相比,FBG、P2hBG、FINS、P2hINS、TNF-α、IL-6、脂联素、HONM-IR等指标有显著改变(P<0·05或P<0·01),与文迪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肝煎组肝组织结构有显著改善。结论:糖肝煎对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模型大鼠,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IR),改善肝组织病理,其机制可能与改善TNF-α、IL-6、脂联素的表达有关。
胡爱民郑云肖凤英王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脂肪肝动物模型胰岛素抵抗细胞因子中医药
1139例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调查了解武汉市中心城区孕妇缺铁性贫血概况及其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围产保健质量。方法对在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139例孕妇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并统一由检验科进行采血样检验。结果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总发生率为9.4%,其中,轻度贫血占贫血总数的96.3%,中度贫血占3.7%,无重度贫血患者。随着孕期的增加,贫血患病率增高,孕晚期发病率最高(14.9%),各孕期孕妇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9.180、4.038、24.281,P〈0.01或〈0.05。孕妇贫血还与年龄、文化程度密切相关,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文化程度的降低,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发病率较高,且多发生在中、晚孕期。因此,应加强孕期保健宣传工作,制定干预措施,并从孕早期开始补充铁剂,降低孕妇贫血发生率,从而减少贫血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
叶晓娟汪静许芊宋琪黄俊
关键词: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年龄文化程度
腰椎间隙感染患者MRI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探究腰椎间隙感染患者MRI影像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隙感染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影像学特点。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1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优良率、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ESR及CRP恢复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腰椎间隙感染患者MRI扫描结果显示,其椎间隙感染发生的位置一般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的位置存在一致性,主要位于L4-5和L5-S1腰椎间隙;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60.00%,研究组患者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患者(χ2=5.264,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VAS、ODI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研究组患者VAS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CRP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影像检查可以对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清晰和直观的显示,对于患者早期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另外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其VAS等各项评分。
蒋晓莉肖建伟张树桐江燕萍王翔
关键词:腰椎间隙感染MRIVAS评分
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hs-CRP及MMP-3水平的变化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17(IL-17)、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方法 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68)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68)。抽血检查后随机分为小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10 mg/d,口服)和大剂量组68例(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比较治疗前后血脂、血清hs-CRP、IL-17和MMP-3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及血清hs-CRP、IL-17和MMP-3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后2 w,大剂量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s-CRP、IL-17和MMP-3水平均低于小剂量组,且大剂量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小剂量组(均P<0.01)。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快速降脂达标,能迅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斑块的稳定性。
李强李贝
关键词:脑梗死阿托伐他汀白细胞介素-17基质金属蛋白酶-3
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对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OL-DA)在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进行检验。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93名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和109名社区海洛因成瘾者,采用内部一致性可信度和分半信度进行信度检验,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结果总量表及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7以上,因子分析符合逻辑关系,8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2.99%,四个维度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221%、13.187%、8.763%、10.821%,不同性别维持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7,P=0.006),维持治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社区海洛因吸食者(P<0.05)。结论 QOL-DA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病人的生活治疗评价。
罗莉刘普林丁洁石萍尹平姚中兆周旺
关键词:信度反应度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OPG和MIF水平的变化及PAS三联疗法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骨保护素(OPG)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变化以及普罗布考、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PAS)三联疗法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50例)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100例)。将稳定斑块组作为对照组,易损斑块组抽血检查后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和PAS组50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0.25/次,2次/d,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血清HMGB1、OPG和MIF水平。结果治疗前,易损斑块组中两亚组血清HMGB1、OPG和MIF含量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亚组中血清HMGB1、OPG和MI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周,PAS组中血清HMGB1,OPG和MIF含量均明显低于AS组,且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A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清HMGB1、OPG和MIF均参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预测因子,PAS三联疗法可有效降低其血清浓度,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可提高易损斑块的稳定性。
凌芳李强聂德云
关键词:骨保护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阿托伐他汀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核受体Nur77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受体Nur77表达机制及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核受体Nur77表达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别与PD98059、阿托伐他汀、核受体Nur77 siRNA孵育后应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刺激,检测核受体Nur77、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受体Nur77通过ERK-MAPK信号途径表达。阿托伐他汀减少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核受体Nur77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核受体Nur77沉默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细胞增殖减少。结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受核受体Nur77调控,阿托伐他汀降低核受体Nur77表达,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是他汀类药物抗细胞增殖的新的途径。核受体Nur77可能是减少再狭窄的新的治疗靶点。
王丽岳李俊王珣熊晓昉董晓雁
关键词:血小板源生长因子阿托伐他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武汉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农村居民存在的最突出的卫生及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探索农村社区健康素养干预方式。方法采通过巡展、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咨询、技能演示、视频教育等多种形式,对武汉市农村居民进行1年的干预,并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行本底调查和干预评价。结果居民的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9.3%,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了4.8%,健康技能持有率提高了5.9%。结论农村居民在健康基本知识、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及健康基本技能方面表现较干预前有较大提高。通过现场干预实践,提高了农村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显著。
李毅琳李俊林黄远霞彭丽王磊张玲
关键词:干预农村居民
武汉市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给药护理风险认知现状的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给药护理风险的认知现状,为建立和完善给药护理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武汉市3所综合医院的356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临床给药护理风险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2.0%的护理人员认为在给药过程中责任重大,有风险存在,12.4%的护士认为给药风险是可以避免的;给药风险相关知识的掌握方面明显不足,法律法规的得分(1.45±0.37)、专业药物知识的得分(1.56±0.56);护理人员给药风险认知自我行为评价方面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正确给药(1.83±0.35)分,合理给药(1.57±0.35)分,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1.43±0.36)分。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给药相关法律法规及专业药物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给药风险防控意识和识别能力,加强合理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付京程秀华王侣珍吴俊
关键词:护理人员给药护理风险
法洛四联症矫治术后早期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B型利钠肽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研究法洛四联症(TOF)矫治术后早期B型利钠肽(BNP)的水平,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BNP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2例患儿行TOF矫治术,男20例,女12例;年龄4~18岁,平均(7.64±3.75)岁,手术前均已行心脏增强CT检查并评价肺血管和左心室发育情况.术后患儿根据病案号按单双号分为两组:A组14例,术后≤3天按照推荐剂量服用波生坦;B组18例,术后不服用波生坦及任何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术后第10天分别复查心脏超声及实验室检查并做临床评估.结果 术后第10天两组患儿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及术中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NP水平显著低于B组;在正性肌力药物用量方面,A组评分明显低于B组.在三尖瓣反流、肺动脉瓣反流状况以及左/右心室比值、肝功能方面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A组略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OF矫治术后早期使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显著改善出院时患儿的BNP水平,减少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使用.
尚小珂张刚成柳梅蔡大林丁珊珊李丁扬
关键词:法乐氏四联症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共5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