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03C33705)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黄宪章张文周强庞雪云李强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耐药
  • 4篇杆菌
  • 3篇内酰胺酶
  • 3篇多重耐药
  • 3篇不动杆菌
  • 3篇超广谱
  • 2篇单胞菌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鲍氏不动杆菌
  • 2篇AMPC酶
  • 2篇表型
  • 2篇超广谱Β-内...
  • 1篇第三代头孢
  • 1篇多药
  • 1篇多药耐药
  • 1篇多药耐药鲍氏...
  • 1篇阳性

机构

  • 6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黄宪章
  • 4篇周强
  • 4篇张文
  • 3篇庞雪云
  • 2篇田碧文
  • 2篇李强
  • 1篇柏彩英
  • 1篇罗强
  • 1篇钟秀芳
  • 1篇曹开元
  • 1篇孙蕾
  • 1篇邓晨晖
  • 1篇李强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耐药性。方法对临床住院患者分离的364株鲍氏不动杆菌分布科室和感染部位分析,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ICU感染16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产AmpC酶76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46.91%;而非ICU科室感染20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产AmpC酶36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17.82%。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ICU科室感染(P<0.01)。结论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分离率高,耐药率也较高,应针对它的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该菌引起的ICU感染。
张文柏彩英周强庞雪云黄宪章
关键词:AMPC酶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
17例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感染的实验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VITEK32系统对17株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查与实验菌株相对应的临床用药情况,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结果: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增加,其耐药率明显增加;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辅助应用中药后,由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为23.5%。结论:多重耐药洛菲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庞雪云田碧文孙蕾李强黄宪章
关键词:洛菲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147株阴沟肠杆菌AmpC酶及ESBLs的表型测定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检测147株阴沟肠杆菌AmpC酶及ESBLs的表型测定,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控制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的阴沟肠杆菌147株,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与AmpC酶。结果147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104株,占70.7%,产AmpC酶有36株,占24.5%,同时产2种酶的有3株,占2%,2种酶均不产的有4株,占2.7%。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0%,61.2%,65.3%和89.1%,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100%。结论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阴沟肠杆菌主要产ESBLs,药物敏感试验表明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98.0%),头孢替坦次之(32.7%),而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
周强黄宪章张文曹开元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
23株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实验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VITEK32系统对23株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实验资料进行分析,并调查与实验菌株相对应的临床用药情况,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结果: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率逐年增加,其耐药率明显增加;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辅助应用中药后,由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为23.5%。结论:多重耐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的感染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孙蕾田碧文庞雪云黄宪章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呼吸道标本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整合子的检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整合子的分布与分型,分析整合子在细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标准纸片扩散法(K-B)检测耐药性,PCR方法扩增整合酶基因,经电泳后检测扩增产物,2χ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分离出的408株细菌中,共有76株检出整合子,总体检出率为18.6%,其中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6.9%,Ⅱ类整合子检出率为1.7%;整合子阳性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株,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所有菌株敏感。结论整合子对细菌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加强临床细菌基因水平的耐药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耐药性的传播。
周强邓晨晖张文黄宪章
关键词:整合子鲍氏不动杆菌细菌多药耐药
VITEK32检测仪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漏检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对VITEK32检测仪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漏检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手工方法和VITEK32检测仪法同时检测从临床标本分离的238株革兰阴性菌的ESBL。结果238株革兰阴性菌中ESBL阳性数为手工法117株,仪器法92株,其中仪器法漏检30株,假阳性5株,仪器法漏检率为25.6%,假阳性率4.3%。结论VITEK32检测仪检测ESBL存在漏检和假阳性现象,建议临床上用手工法检测ESBL。
庞雪云李强田碧文罗强黄宪章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仪仪器法标本分离假阳性率手工法
第三代头孢耐药大肠埃希菌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检测3代头孢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表型及基因型,了解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最佳检测底物及耐药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控制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各种标本对3代头孢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42株,用双纸片确诊法检测ESBLs;标准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test)检测耐药性;聚合酶链反应(PCR)对ESBLs阳性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测序。结果检测ESBLs的最佳底物是头孢噻肟。242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146株,占60.3,产酶株对头孢噻肟等1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不产酶株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亚胺培南对所有产酶株都敏感。146株产ESBLs细菌中,120株产CTX-M型β-内酰胺酶,52株产TEM型β-内酰胺酶,12株产OXA型β-内酰胺酶,除66株为CTX-M单独存在外,其余均与TEM、OXA共存。结论临床及药敏资料证明产ESBLs大肠埃希菌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细菌,且呈多重耐药,治疗中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最可靠的;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耐药程度也较高,应适当增加剂量,并可与阿米卡星联合应用。表型为产ESBLs的菌株中,主要基因型为CTX-M型β-内酰胺酶,其次为TEM型。
周强张文钟秀芳黄宪章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表型基因型
多黏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体外作用。方法:对仪器检测多重耐药的PAE进行部分手工药敏试验筛选出多重耐药PAE23株,再用纸片扩散法观察多黏菌素对多重耐药PAE的敏感性。结果:23株多重耐药PAE对多黏菌素B均敏感,抑菌环直径均在12~14mm之间。结论:对重症感染多重耐药PAE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多黏菌素,以及不同的给药方式。
庞雪云冼中任田碧文孙蕾李强黄宪章
关键词:多黏菌素B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