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无)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积源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民族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小说
  • 2篇伦理
  • 2篇《天使,望故...
  • 2篇《儿子与情人...
  • 2篇成长小说
  • 1篇得主
  • 1篇新教
  • 1篇叙事
  • 1篇衍变
  • 1篇少数族裔
  • 1篇逃离
  • 1篇天使
  • 1篇托马斯·沃尔...
  • 1篇诺贝尔文学
  • 1篇诺贝尔文学奖
  • 1篇种族
  • 1篇种族观
  • 1篇自传
  • 1篇自然神
  • 1篇自然神论

机构

  • 6篇西北民族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5篇刘积源

传媒

  • 2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语言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成长、迷惘、逃离——《儿子与情人》与《天使,望故乡》的主人公塑造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是两部现代派成长小说,作品均围绕作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保罗·莫瑞尔和尤金·甘特这两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描绘主人公心理、家庭、社会背景、成长轨迹等方面,劳伦斯和沃尔夫采用了极其相似的手法。主人公保罗和尤金的成长历程似乎正是劳伦斯和沃尔夫艺术而独特的写照。
邓俊娥刘积源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成长小说
《大路尽头》的悖谬叙事与伦理之思被引量:1
2017年
《大路尽头》是美国后现代作家约翰·巴斯的早期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主人公雅各布·霍纳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选择困惑为基础,围绕霍纳与乔·摩根及其妻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展开叙事。小说荒诞的情节和人物对白恰是作家揭示生命存在、宣扬婚姻道德的独具匠心之处。这种独特的悖谬叙事隐蔽了主题,阐发了深刻的伦理思考。
刘积源
关键词:伦理
现代派成长小说的相似性探究——以《儿子与情人》、《天使,望故乡》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均为英美文学史上重要的成长小说。两部作品均围绕作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两位主人公的迷惘困局与成长历程。然而,这两部作品却在许多方面极为相似。本文从人物塑造、结构安排、爱情主题、语言叙事等多方面入手,着力分析、对比了两者的相似点,并且扼要探讨了两部作品相似性产生的可能原因。尽管劳伦斯与沃尔夫这两位现代派作家在创作中采用了一些相似的技巧和手段,但是两部作品仍然各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刘积源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天使,望故乡》
论英美少数族裔诺奖得主的成长与创作视域被引量:2
2014年
在过去的逾百年时间内,英美两国共有7位少数族裔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接近获奖者总数的40%。文章结合这些少数族裔作家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分析了他们的文学主题和创作视域,对其文学创作中的诸多异同点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少数族裔作家频频获得诺奖委员会的认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他们在创作题材、创作技巧、文学视域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也反映了诺奖委员会在诺奖评选中的价值导向。同时也表明,人类正以更加包容的姿态面对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刘积源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
非裔黑人形象在托马斯·沃尔夫作品中的衍变
2015年
在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中,黑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群体。作家对黑人形象的塑造既保留了固有的偏见,又添加了新的色彩。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黑人形象也不尽相同。这种创作的衍变既反映特定的时代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作家对黑人群体的日趋友好和包容。
刘积源
关键词:托马斯·沃尔夫黑人种族观
从《自传》看富兰克林的宗教观
2014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幼浸淫清教思想,笃信德行教化之功。他创立了全面、系统的道德体系,却不愿直面自己的宗教信仰;尽管他对上帝虔诚之至,但却以独特伦理说教代替了宗教教义的直接阐发;他对《圣经》教义缺乏热情,却又处处维护其神圣。文章认为,富兰克林的宗教信仰具有两面性:表面上是个自然神论者,内心却是个虔诚的基督徒。《自传》通过三种叙事策略巧妙回避了这种双重宗教观。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宗教情结既源于《自传》创作的实际需要,也是其实用主义处事之道的侧面体现。
邓俊娥
关键词:《富兰克林自传》伦理思想宗教观自然神论新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