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无)

作品数:4 被引量:287H指数:4
相关作者:孙继松何娜陈明轩廖晓农王国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重力波
  • 2篇列车效应
  • 1篇地形
  • 1篇多单体
  • 1篇形变
  • 1篇云物理
  • 1篇云物理过程
  • 1篇中尺度
  • 1篇天气动力学
  • 1篇天气学
  • 1篇物理过程
  • 1篇系统结构
  • 1篇雷暴
  • 1篇降水
  • 1篇降水估计
  • 1篇降水预报
  • 1篇惯性重力波
  • 1篇暴雨
  • 1篇城市
  • 1篇大暴雨

机构

  • 4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中国气象局北...

作者

  • 4篇孙继松
  • 2篇陈明轩
  • 2篇何娜
  • 1篇王华
  • 1篇王国荣
  • 1篇廖晓农
  • 1篇郭锐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城市精细天气预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对最近二十多年,城市中尺度天气学和精细预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环流对中尺度降水系统的影响研究;(2)城市环流与地形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对中尺度系统的影响过程研究;(3)城市环流与海(湖)风环流的相互作用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过程研究;(4)城市或城市群对大雾形成与分布的影响研究。最后,对未来城市精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针对特大城市典型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开展精细化观测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尺度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之中,进一步完善城市冠层模式,可能是提高城市精细化预报能力的主要有效手段。
孙继松
“7.21”北京大暴雨系统的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初探被引量:173
2012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高分辨率分析场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全市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的系统结构演变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1日10—20时,呈现出短时雨强大且波动性显著的对流性降水特点,第二阶段降水在21日20时—22日04时,降水相对平缓,表现为锋面降水特征。(2)21日天气尺度环流形势场配置满足华北暴雨的典型背景条件:高空急流形成的辐散与对流层中低层的低涡、切变线及地面倒槽构成的深厚辐合区,形成强烈垂直运动并持续维持的机制,造成了长达16 h的强降水过程;副热带高压外围的东南水汽通道和西南低空急流的水汽输送为暴雨发生提供了充沛水汽条件。(3)大暴雨过程第一阶段降水回波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传播特征",列车效应"的初始对流起源于地形强迫造成的暖区内中尺度辐合以及低空急流增强过程中的风速脉动;中尺度对流单体沿低空急流轴左侧传播,具有明显的重力波传播特征,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使惯性重力波不断从背景场中获得能量并不断发展。(4)地形对降水有明显的增幅作用,边界层内长时间维持的东南风在太行山脉前与西南风和东北风交汇,在山前形成辐合带并长时间维持,有利于水汽积聚;山脉的阻挡使东南气流在迎风坡爬坡抬升,从而加大了山前区域的降水量。
孙继松何娜王国荣陈明轩廖晓农王华
关键词:大暴雨系统结构列车效应地形重力波
从天气动力学角度看云物理过程在降水预报中的作用被引量:37
2014年
文章讨论了深湿对流过程中的天气动力学过程(宏观过程)与云物理过程(微观过程)对云的形态特征、天气现象演变的影响和它们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从天气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雷暴移动发展过程,比较了不同性质云的降水量估算等基本问题。
孙继松
关键词:天气动力学云物理降水估计
多单体雷暴的形变与列车效应传播机制被引量:78
2013年
本文利用变分多普勒雷达分析系统(VariationalDopplerRadarAnalysisSystem,简称VDRAS)基础上构建的四维变分(4DimensionalVariationalassimilation,简称4DVar)低层热、动力反演系统,针对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几次多单体雷暴系统演变过程,研究了线性多单体对流系统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形变过程、强弱变化和"列车效应"等现象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对于雷暴单体的传播方向与雨带的移动方向基本一致的多单体雷暴系统(如飑线系统),单体的传播速度不同最终造成多单体雷暴在形态上发生变化(如由直线形回波演变为"弓"形回波等),以及雷暴单体传播过程中的强弱变化等,是雷暴单体传播过程与低层环境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雷暴前端的入流本身是暖湿的,并存在较强的水汽辐合现象时,雷暴单体发展更旺盛,传播速度更快,反之则趋于减弱,传播速度减慢。因此,对飑线系统的临近预报而言,需要特别关注多单体雷暴系统传播方向与近地面层中尺度水汽通量辐合带的交叉区域,该区域的雷暴单体"移动"速度更快、发展更为强烈。(2)对于"列车效应"多单体雷暴而言,其传播环境、传播机制与上述多单体雷暴系统几乎完全不同:"列车效应"一般发生在低空暖湿气流或低空急流附近,环境大气表现为条件性静力不稳定。雷暴单体的传播机制可能是惯性重力波的激发、传播的结果,由于西南暖湿气流或急流是一支暖湿气流输送带,惯性重力波由假相当位温θse的高值区向低值区传播,重力波将从背景场中不断获得能量而发展。因此,雷暴传播过程中不断增强的现象造成波动排列的多单体雷暴形成的最大降水中心往往出现在波列的前端。
孙继松何娜郭锐陈明轩
关键词:形变列车效应惯性重力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