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334)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贾春平陆辉辉安超伦施海翟万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2篇血管
  • 2篇突变
  • 1篇凋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再生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抑癌基因P5...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机制
  • 1篇受体
  • 1篇藤黄酸
  • 1篇突变研究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肿瘤细胞
  • 1篇肿瘤研究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贾春平
  • 1篇施海
  • 1篇周双雯
  • 1篇安超伦
  • 1篇徐元森
  • 1篇王惠民
  • 1篇陆辉辉
  • 1篇翟万银

传媒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交通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抑癌基因p53与肿瘤研究的最新进展被引量:30
2008年
p53基因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停滞和诱导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和细胞稳定,抑制肿瘤生长;肿瘤血管再生、微小RNA(microRNA,miRNA)及肿瘤干细胞是近几年来肿瘤发生机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53基因在肿瘤血管再生、miRNA、肿瘤干细胞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贾春平
关键词:P53血管再生MIRNA肿瘤干细胞
藤黄酸抗肿瘤细胞生物学机制被引量:4
2009年
藤黄酸是传统中药藤黄中的重要成分。近年来,由于它显著的抗癌作用和低细胞毒性,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细胞生物学作用机制研究在(1)藤黄酸及其衍生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和促凋亡作用,(2)激活T淋巴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3)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虽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可能尚未被完全揭示,但这些机制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翟万银周双雯贾春平徐元森
关键词:藤黄酸肿瘤凋亡血管生成
p53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周卫平王惠民贾春平
关键词:P53基因基因突变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评价EGFR突变检测对NSCLC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及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9、20和21基因突变情况,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在正常肺组织中都未检出基因突变;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0.8%(12/39),以杂合性突变为主(91.7%,11/12),纯合性突变少见(8.3%,仅1例),外显子19、20和21分别占突变总数的41.7%(5/12),25.0%(3/12)和33.3%(4/12);外周血中检出的EGFR的突变率为33.3%(4/12),全部为肿瘤组织中存在突变者;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腺癌及腺鳞癌、"不吸烟"患者,与年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吸烟高度相关(P<0.01)。结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NSCLC患者个性化治疗可能有指导意义。
安超伦陆辉辉施海贾春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肿瘤组织外周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