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3Z348)

作品数:50 被引量:152H指数:8
相关作者:李毅方宝英王晓华佟国香朱慧群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上海电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6篇VO
  • 15篇VO2
  • 11篇光学
  • 11篇二氧化钒
  • 9篇光纤
  • 8篇红外
  • 7篇热致变色
  • 7篇激光
  • 7篇激光器
  • 7篇半导体
  • 6篇光学特性
  • 5篇通信
  • 5篇相变
  • 5篇光电
  • 5篇光通信
  • 5篇FTO
  • 4篇电特性
  • 4篇旋转连接器
  • 4篇阈值电压
  • 4篇离轴

机构

  • 50篇上海理工大学
  • 37篇上海市现代光...
  • 17篇上海电力学院
  • 14篇五邑大学
  • 5篇上海健康医学...
  • 3篇上海电力大学

作者

  • 45篇李毅
  • 26篇方宝英
  • 22篇王晓华
  • 18篇佟国香
  • 17篇朱慧群
  • 16篇黄毅泽
  • 13篇肖寒
  • 10篇俞晓静
  • 9篇郑鸿柱
  • 9篇袁文瑞
  • 9篇梁倩
  • 9篇严梦
  • 9篇陈建坤
  • 9篇丁杰
  • 9篇覃源
  • 9篇陈少娟
  • 8篇周晟
  • 8篇孙若曦
  • 8篇张伟
  • 8篇王锋

传媒

  • 8篇物理学报
  • 5篇光学学报
  • 4篇光子学报
  • 3篇光电子.激光
  • 3篇激光与光电子...
  • 3篇中国激光
  • 3篇红外与毫米波...
  • 3篇信息技术
  • 3篇电子元件与材...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光学技术
  • 2篇光学仪器
  • 1篇电子科技
  • 1篇红外与激光工...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半导体技术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软件导刊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状掺杂W-VO_2/ZnO热致变色纳米复合薄膜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解决掺杂引起的二氧化钒薄膜的红外调制幅度下降以及二氧化钒复合薄膜相变温度需要进一步降低等问题,采用纳米结构、掺杂改性和复合结构等多种机理协同作用的方案,利用共溅射氧化法,先在石英玻璃上制备高(002)取向的Zn O薄膜,再在Zn O层上室温共溅射沉积钒钨金属薄膜,最后经热氧化处理获得双层钨掺杂W-VO2/Zn O纳米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变温光谱分析等对薄膜的结构、组分、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W-VO2/Zn O纳米复合薄膜呈花状结构,取向性提高,在保持掺杂薄膜相变温度(约39?C)和热滞回线宽度(约6?C)较低的情况下,其相变前后的红外透过率差量增加近2倍,热致变色性能得到协同增强.
朱慧群李毅叶伟杰李春波
关键词:VO2ZNO热致变色
基于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抽运激光器波长锁定器被引量:10
2008年
运用耦合模理论推导了双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透射率和反射率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推导出带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激光器的增益方程。利用相关表达式讨论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特性与透射特性,并探究对激光器增益曲线的影响。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由结构和特性相同的单光纤布拉格光栅构成,通过优化两光纤布拉格光栅之间的距离得到最佳的锁模特性。在工作温度为0℃,20。C,70℃时,分别测量了带双光纤布拉格光栅和单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锁定器的非致冷抽运激光器的输出光谱。其结果表明带双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非致冷抽运激光器输出光谱的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在0~70℃温度范围内能稳定工作,波长漂移为0.2nm,边模抑制比达45dB,半峰值宽度小于1.57nm。
胡双双李毅蒋群杰武斌
关键词:激光器波长锁定器边模抑制比
二氧化钒纳米粒子光学特性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通过改变VO2纳米结构来改善其光学特性的方法,总结了通过化学气相沉积、脉冲激光沉积、溶胶–凝胶法、水热–高温固相合成和溅射制备VO2纳米粒子的方法及最新成果,以及VO2纳米粒子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纳米结构VO2制备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佟国香李毅黄毅泽方宝英朱慧群
关键词:二氧化钒光电特性
VO_2/FT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研究
2016年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掺氟的SnO_2(FTO)导电玻璃衬底上沉积纯钒金属薄膜,再在常压氮氧混合气氛中退火制备VO_2/FTO复合热致变色薄膜,并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光学特性以及电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薄膜结晶程度较高,表面平滑致密,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导电玻璃上的FTO并没有改变VO_2择优取向生长,但明显改变了VO_2薄膜的表面形貌特征。与VO_2薄膜的典型相变温度68℃相比,VO_2/FTO复合薄膜的相变温度降低约20℃,热滞回线收窄到5℃,相变前后的红外透过率分别为45%和22%,相变前后电阻率的变化达3个数量级,VO_2/FTO复合薄膜优良的光电特性对新型光电薄膜器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郑鸿柱李毅陈少娟陈建坤袁文瑞孙瑶唐佳茵刘飞郝如龙方宝英肖寒王晓华
关键词:VO2FTO热致变色光电特性
二氧化钒纳米点阵红外光学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针对二氧化钒纳米点阵从半导体到金属的可逆相变,考虑到点阵中各个点之间散射光的交互作用,基于VO2在不同温度和波长下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以及小颗粒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建立了VO2纳米颗粒的数学模型,研究了VO2纳米颗粒的相变光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波长变化,吸收截面相对散射截面占主导,金属相在980nm附近出现吸收峰值;随着温度变化,可见光区域的消光系数变化较小,而红外区域较大,其中在近红外区域的消光系数变化最大.在纳米点阵中,消光截面随着颗粒间距变化,当颗粒间距增大时,消光峰值出现红移,且峰值大小也会随之增大;当间距超过一定数值后,峰值反而会逐渐减小.采用多孔氧化铝掩模的方法,通过磁控反应溅射制备VO2纳米点阵,测试结果表明其透过率比薄膜的透过率高.
俞晓静李毅王海方黄毅泽张虎张伟朱慧群
关键词:二氧化钒散射截面吸收截面
非制冷高功率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
非制冷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在大功率、高可靠、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显现的发展潜力, 以及在全固化固体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领域具有的优势,使非制冷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成为急待突破的核心技术。具体工艺技术涉及光学、电学、...
李毅胡双双蒋群杰武斌俞晓静
关键词:非制冷高功率泵浦激光器封装技术
文献传递
98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谱特性的改善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改善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谱特性,采用传输矩阵分析法推导了双布喇格光纤光栅谐振腔的传输表达式,对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和谐振腔腔长对输出光谱的影响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对输出光谱的影响大于谐振腔腔长对输出光谱的影响,加长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能压缩输出光谱线宽.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尾纤上写入不同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的双布喇格光纤光栅谐振腔,验证了引入双布喇格光纤光栅谐振腔在压缩98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谱线宽的同时改善了其输出光谱的稳定性.当环境温度在0~75℃范围内变化时,98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中心波长仅变化0.06nm.
陈少娟李毅袁文瑞陈建坤郑鸿柱郝如龙孙瑶唐佳茵刘飞王晓华方宝英佟国香肖寒
关键词:光通信激光器光纤光栅谐振腔光谱
基于CAN总线的STM32应用编程及实现被引量:13
2015年
针对CAN总线上节点模块的程序更新需求,研究了STM32从节点模块的应用编程(IAP)技术及设计方法。根据IAP技术的特点规划了STM32的Flash存储器分区,设计了用户Bootloader程序。另外采用Visual Studio C#设计了上位机用户界面程序,通过RS232转CAN接口实现了PC上位机与STM32节点模块的CAN通信。通过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信交互,论述了基于CAN总线的STM32节点模块应用编程技术及具体实现方法。
佟国香付礼刘欢
关键词:CAN总线STM32BOOTLOADER程序用户界面程序
W/VO_2方形纳米柱阵列可调中红外宽频吸收器被引量:8
2019年
基于VO_2的热致相变特性,仿真设计出了一种W/VO_2方形纳米柱阵列可调中红外宽频吸收器,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吸收性能和结构内电磁场强度分布的影响,以及吸收器在不同偏振态和入射角度下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的结构参数下,当VO_2未发生相变时,入射到吸收器的红外光转变为热而消耗掉,在3~5μm谱段的平均吸收率高达96.2%;当VO_2发生相变而转变为金属相时,吸收器表现出强反射,抑制吸收,高低温下的平均吸收率差可达74.1%。该吸收器的吸收率受入射光的影响较小,具有广角吸收特性,有望在红外智能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黄雅琴李毅李政鹏裴江恒田蓉刘进周建忠方宝英王晓华肖寒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宽波段VO2
基于热光效应的智能窗薄膜材料被引量:9
2007年
基于半导体和金属间的相变特性,重点介绍了基于热光效应的二氧化钒薄膜材料,描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给出了能应用于智能窗的纳米二氧化钒薄膜材料,并与常规的二氧化钒薄膜材料进行了分析比较。对这种智能窗薄膜材料的原理与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可以预计,随着对太阳能材料的不断研究与开发,基于热光效应的智能窗薄膜材料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将具有巨大潜力。
蒋群杰李毅胡双双武斌俞晓静
关键词:二氧化钒热光效应太阳能智能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