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7300662)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欧林坚齐雨藻吕颂辉黄邦钦张玉宇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混合培养条件下几种赤潮藻对有机磷源的竞争生长研究
- <正>长江口及其邻近的东海海域是我国的赤潮高发区之一。有研究表明,自90年代以来该海区赤潮优势种发生显著变化,过去常见的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Macartney)Kofoid etSwezy...
- 欧林坚黄邦钦洪华生齐雨藻吕颂辉
- 关键词:赤潮藻碱性磷酸酶
- 文献传递
- 广东珠海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事件分析被引量:15
- 2010年
- 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 polykrikoides赤潮在全球频繁爆发。2006年10-11月间,在广东珠海海域爆发的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则较为少见。双胞旋沟藻赤潮发生于富营养的近岸水体,赤潮发生区内水温变化范围23.41-27.54℃,盐度变化范围15.49-17.92。双胞旋沟藻的细胞密度随温度和盐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最高细胞密度达1.6×106个.L-1。在赤潮发生后期,海区水温下降及群落中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数量的上升,可能是导致双胞旋沟藻赤潮衰亡的重要原因。
- 欧林坚张玉宇李扬王华接谢学东荣志明吕颂辉齐雨藻
- 关键词:赤潮近岸水体
- 混合培养条件下几种赤潮藻对无机磷源的竞争生长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采用批次培养方式,研究混合培养的几种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与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及东海原甲藻与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对溶解无机磷源的竞争生长响应。结果表明,在富磷及贫磷的培养条件下,中肋骨条藻的比生长率远超过东海原甲藻,而成为培养体系中的绝对优势种。在东海原甲藻与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原甲藻大量死亡,可能存在亚历山大藻对原甲藻的他感作用。培养体系中,碱性磷酸酶活性随藻类磷胁迫而显著升高,可能在后期种群利用代谢有机磷源时发挥重要作用,且在不同培养体系中表现出酶活性大小及状态的差异性,该结果可能影响浮游植物对有机磷源的利用效率。
- 欧林坚黄邦钦齐雨藻
- 关键词:赤潮藻碱性磷酸酶
- 厦门港浮游植物磷胁迫状况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APA)及相关理化因子,研究2002~2004年间,厦门港浮游植物的P生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厦门港总APA变化范围0.92~9.50 nmol/(L.h),在不同的季节及区域,浮游植物遭受不同程度的P胁迫。厦门外港的年平均APA高于西港和浔江港,表明浮游植物遭受的P胁迫程度较深。在厦门港赤潮爆发时,P将成为浮游植物进一步生长繁殖的限制因子。
- 欧林坚黄邦钦吕颂辉齐雨藻
- 关键词:P胁迫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