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325)

作品数:8 被引量:254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铮黄蕊朱永彬吴静王丽娟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碳排放
  • 5篇能源
  • 4篇能源消费
  • 3篇能源消费量
  • 3篇消费量
  • 3篇减排
  • 2篇森林碳汇
  • 2篇能源结构
  • 2篇气候
  • 2篇气候保护
  • 2篇产业结构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消费
  • 1篇人均碳排放
  • 1篇上海市能源
  • 1篇水泥
  • 1篇内生经济
  • 1篇内生经济增长
  • 1篇排放权
  • 1篇排放权交易

机构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7篇王铮
  • 4篇朱永彬
  • 4篇黄蕊
  • 3篇吴静
  • 2篇马晓哲
  • 2篇王丽娟
  • 2篇刘昌新
  • 1篇庞丽
  • 1篇邹秀萍
  • 1篇朱潜挺
  • 1篇熊文
  • 1篇李刚强
  • 1篇刘晓
  • 1篇张焕波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经济发展方式...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福建省的碳排放趋势与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朱永彬、王铮最优增长率模型,研究了经济平稳增长条件下,福建省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福建省森林碳汇量,为福建省制定碳排放战略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在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下降速率为0.044.福建省人均碳排放呈倒"U"曲线增长,高峰出现在204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总量也呈倒"U"曲线增长,能源消费高峰和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48年,达到高峰时间比同等条件下的全国高峰略晚,反映出福建省技术进步缓慢,能源结构不够清洁.情景模拟显示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速率、调整产业结构,福建省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碳排放量都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综合使用3种方法时减排效果最优.
黄蕊刘昌新熊文王铮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人均碳排放森林碳汇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被引量:198
2009年
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且碳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会使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因此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基于EKC曲线的经济计量学方法一般是对经济与排放历史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不能很好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动力学机制。为此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Moon-Sonn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从理论上得到了最优经济增长率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倒U曲线关系的必要条件,即能源的产出弹性小于0.5;接着将投入产出分析得到的反映技术进步下的能源强度代入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预测,同时得到了最优增长路径下的能源消费走势,进而通过对能源消费结构和不同能源品种的碳排放系数的预测和估计,以及对分品种能源碳排放的汇总计算得到了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所产生的总的碳排放走势。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我国分别在2043年和2040年达到能源消费高峰和碳排放高峰。此外,本文对能源强度不同下降速率对能源消费高峰的影响进行模拟发现,当降速为4.5%~5%时,能源高峰将出现在2040年前,此时的人均GDP为10万元左右,与OECD国家的高峰时收入一致;而且分3种情景模拟了可再生能源替代政策对碳排放高峰的影响,发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可以明显降低碳排放量,但对高峰年份到来的时间影响甚微。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
关键词:内生经济增长EKC曲线能源消费碳排放
我国省市自治区碳排放权配额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我国减排行动的落实离不开各省市自治区的参与。本文就我国省市自治区碳排放权分配的初始配额原则展开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世袭制原则、平等主义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对省市自治区碳排放配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世袭制原则下,获得排放权配额较多的省区为山西、河北、山东,排放缺口最大的为山东,该配额原则造成了排放权赤字和排放权盈余的省市自治区在数量上极为悬殊,且排放权盈余量过度集中于内蒙古和黑龙江,不利于我国未来省级尺度上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运转;在平等主义原则下,获得排放权配额较多的为河南、山东、广东,面临排放权赤字最大的为山西,而排放权盈余最多的为四川,该配额原则下排放权赤字与排放权盈余省区在数量上接近一比一,有利于排放权市场的良性竞争;基于支付能力原则的结果与平等主义原则的配额结果较为类似,所不同的是人均GDP水平落后的西南各省市自治区在支付能力原则下获得了更多的排放权配额,而经济发达的东部省市自治区则被要求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在空间上呈现"东部赤字内陆盈余"的格局,盈余的省份以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四川、广西、湖南、云南等为主,赤字的省市自治区则涵盖我国主要煤炭产地山西以及东部地区的山东、辽宁、河北、上海、江苏、广东等省,有助于引导资金流从东部经济发达省市自治区流向内陆经济较欠发达的省市自治区。因此,相对而言,支付能力原则是较适合我国省级尺度上排放权配额的原则方案。
吴静马晓哲王铮
关键词:排放权配额减排排放权交易
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
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的研究方法。与朱永彬、王铮(2009)面临的问题不同,城市的人口增长不能用常数增长率,本文提出用逻辑斯蒂曲线逼近城市人口增长率。在这个基础上,预测了上海市205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进而采用朱永彬、王铮...
黄蕊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文献传递
国际气候保护方案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国际减排的方案制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问题,也是当前各国的争端所在。基于MRICES(LRICES)模型,对配额原则下的"丹麦草案"、人均排放权均等方案以及排放水平控制原则下的UNDP方案、以2005年为基年的排放控制方案展开了政策模拟,对各方案的公平性、有效性展开了定量分析,最后就《哥本哈根协议》下各国的减排方案做了相关模拟。研究发现:"丹麦草案"是极不公平的配额方案;以2005年为历史排放起点年的人均累积排放权均等方案对我国不利;UNDP方案使发展中国家支付了较多经济成本,存在不公平性;以2005年作为全球排放控制原则的基准年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发达国家均比2005年水平减排80%。当前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将使2100年全球升温2.8℃。因此,各国在2020年后必须实施更大的减排强度以达到2100年全球升温在2℃以内的目标。
吴静王铮朱潜挺
关键词:环境学减排方案气候变化
国际参与下的全球气候保护策略可行性模拟被引量:23
2009年
控制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在2050年前不超过500ml/m3和在2010年全球平均升温不超过2℃是当前国际气候保护的热点问题。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包含GDP溢出机制和技术进步作用的RICE类型模型,以分析全球合作减排的配额公平性和方案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将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500ml/m3,以"人均排放权均等"的原则进行国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时,以1861年为历史排放起点会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可使用配额上产生极大悬殊,不易在国际谈判中被接受。Stern的减排方案能虽能较显著地将2100年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但是,该方案的实施使发展中国家将损失相对较多的经济收益用于支付减排的成本。相比之下较优的国际减排方案为:至2050年,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比1990年降低80%,中国、俄罗斯和世界其他国家从2020年之后开始减排,至2050年,中国比2005年排放水平降低25%,俄罗斯比2005年排放水平降低30%,世界其他地区比2005年排放水平增加量不超出30%。
王铮吴静李刚强张焕波王丽娟
关键词:CO2减排气候保护
上海市能源消费趋势和碳排放高峰估计被引量:24
2010年
本文针对上海2050年前的碳排放做了模拟,同时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的研究方法。针对城市问题,本文提出用逻辑斯蒂曲线逼近城市人口增长率,同时用经济动力学模型预测了上海市2050年前的经济增长率,进而采用朱永彬、王铮(2009)的最优增长率模型,对上海市未来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技术进步速率下,在产业结构稳定进步的条件下,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下降速率为-0.057。上海市人均碳排放呈现倒"U"曲线增长,高峰出现在2035年。上海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总量呈倒"U"曲线增长,碳排放高峰出现在2035年,能源消费高峰出现在2036年,达到高峰时间比同等条件下的全国高峰略早,但上海市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还任重道远。
黄蕊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能源消费量碳排放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上海、北京和天津碳排放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以北京、天津、上海为例,探讨了城市碳排放趋势预测的研究方法。采用最优增长率模型,研究了经济平稳增长的条件下,各市未来的能源碳排放趋势。考虑了水泥工业的碳排放量,并采用CO2FIX模型计算各市森林碳汇量,从而得到各市净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天津、上海的能源碳排放量都呈倒U型曲线,上海的碳排放量远高于北京和天津两市。北京、天津、上海的水泥碳排放量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北京每年的水泥碳排放量最大,且增长率也是3个城市中最大的。北京和天津的累计森林碳汇量不断上升,上海的累计森林碳汇量几乎为零。北京、上海、天津的净碳排放量仍呈倒U型曲线增长,但与不考虑水泥碳排放和森林碳汇时的情况差别不大。由此可见,北京、上海、天津应重点减少能源碳排放,有效控制水泥产业碳排放,逐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黄蕊王铮朱永彬马晓哲刘晓刘昌新
关键词:能源水泥碳排放森林碳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