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2-YW-339)

作品数:9 被引量:264H指数:7
相关作者:张落成武清华陈雯李青王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三角
  • 3篇长江三角洲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补偿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流域
  • 2篇土地集约利用
  • 2篇流域
  • 2篇湖流
  • 2篇集约利用
  • 1篇意愿
  • 1篇支付意愿
  • 1篇人口
  • 1篇人口迁移
  • 1篇社会网络分析
  • 1篇生态补偿标准
  • 1篇水源保护
  • 1篇水源保护区
  • 1篇太湖上游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作者

  • 6篇张落成
  • 4篇武清华
  • 3篇陈雯
  • 3篇李青
  • 2篇王珏
  • 1篇刘剑
  • 1篇刘存丽
  • 1篇张蕾
  • 1篇袁丰
  • 1篇牟宇峰
  • 1篇王辰
  • 1篇陈晓
  • 1篇李昌峰

传媒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城市与区域规...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探讨被引量:25
2011年
对天目湖流域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选取支付意愿法、水资源价值法和收入损失法三种方法对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核算。改进的支付意愿法得到生态补偿总额为12 924.08×104元;基于水源保护功能的水资源价值法测算的生态补偿标准为6 190.4×104元;采用直接收入损失法计算的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总额为5 839×104元。三者相比较,引入旅游者门票反哺支付意愿的支付意愿法,更完善地表达了天目湖流域的生态补偿标准额,可以作为现阶段天目湖流域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制订的重要依据。只有从政策层面上对水源保护区实行差别化政绩考核制度,给予水源区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政府和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张落成李青武清华
关键词:生态补偿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机制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太湖流域土地总面积36 895km2,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部分区域,其中,江苏占53%,浙江占33%,上海占14%。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按下垫面可以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4种类型。采用2005年土地详查数据与上次防洪规划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耕地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下垫面,占土地总面积的36.6%,建设用地占土地占面积的23%,与耕地的矛盾十分尖锐,水域面积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14.5%。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面积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地区在太湖流域江苏部分,两省一市建设用地均有30%左右的增长幅度,土地围垦得到有效控制,水域面积略有下降。人口增长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效益驱动与土地管制差异是造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张落成刘存丽
关键词:土地利用太湖流域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被引量:50
2011年
以长三角为例,分别建立土地集约利用及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2008年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重心迁移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长三角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及两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从重心迁移模型看,两重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苏州市域内,在迁移变化过程中,其相对距离不断缩小;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从低层次的不协调逐步向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模式演变。从两系统的空间相关性上看,2008年两系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局部自相关来看,上海、苏州、无锡和嘉兴属于"高—高"热点区域;扬州、泰州、镇江、常州和台州市属于"低—低"区域;南通、湖州、绍兴和舟山市属于"低—高"异质性区域;南京、杭州和宁波市属于"高—低"异质性区域。
李昌峰武清华张落成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及演化被引量:100
2014年
在当今全球化与地方化、区域化的背景下,物质和能量在各节点间的高速流动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尤其是对区域一体化高度发达的区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人口迁移的网络空间入手,从网络密度、中心势等角度对1982-2010年长三角地区人口网络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人口迁移网络日趋成熟,但空间分布不均衡;人口迁移主要流向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和苏锡常等核心城市,同时这些城市的人口外迁现象逐渐显现;以无锡、苏州、杭州之间人口迁移联系为主体的省际间人口流动行为增多,空间上具有等级扩散的特征;不同空间尺度的网络结构相互嵌套,在地方尺度下形成了江苏以邻域渗透为主和浙江的等级辐合两种网络结构。最后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产业结构、迁移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网络的演化历经均质离散—单核心集聚—多核心等级网络—链式空间网络四个阶段的成因。
王珏陈雯袁丰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长江三角洲
泰州市基本农田空间配置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泰州是江苏苏中地区重要农业生产基地。随着经济发展,基本农田存在被大量挤占风险。需要对现有耕地进行科学评价,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将最适宜耕作的耕地保护下来,禁止非农占用。利用需求模型测算泰州基本农田需求量为32.7×104 hm2,按照基本农田的保护率为85%计算,2020年泰州市基本农田适度保有量在26×104~30×104 hm2。通过1km×1km的格网,选取生产能力和发展压力两类指标,综合评价耕地适应性,按照高适宜等级优先分配的原则,将基本农田分配到空间地域单元,达到空间优化配置目的,为土地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到2020年,泰州市基本农田将主要配置在兴化市,占60%以上,泰州城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基本农田被占用风险加大,保有量比较低,占全市的比重不到3%。
张落成王辰李青
关键词:基本农田
长江三角洲空间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初步测度被引量:35
2013年
一体化空间格局,并不是均匀的空间发展,而是经济更为集中、分工日益密切、生活水平从分异到收敛的过程。从密度、距离、功能分工和联系分割维度,构建评价区域一体化的4类指标,在宏观层面上对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发密度不断增强,但核心集聚与区域扩散并存;交通可达性显著提高,区际间商贸流动距离缩短,成本下降;地区专业化水平提升,地区间实现分工与协作。其中,制造业正由原核心向外围转移,而生产性服务业则出现核心城市集聚态势;多层次、多模式的网状区域管治体系正在建立。
陈雯王珏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基于企业抽样调查的无锡省级开发区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被引量:10
2012年
以无锡市区5个省级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抽样调查资料,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和投入产出等方面分析了无锡市区省级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对不同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在0.8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0.75以上;橡胶制品业的综合集约度在0.7以上;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0.6以上;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低,不到0.6。要合理控制开发区规模,不断提高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对新进项目设置明确的入园门槛,加大开发区内部的空间挖潜力度;完善土地利用的管理机制,严格开发区内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出让制度。建立集约用地的考核制度,加强对集约用地的监督。
张落成武清华刘剑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抽样调查
太湖上游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支付意愿问卷调查——以天目湖流域为例被引量:27
2011年
在天目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上游生态保护激励机制,对于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首先,调查了解天目湖流域居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认知状况,得出天目湖流域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很强,生态补偿需求旺盛.其次,对居民和旅游者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了解.最后,对最大支付意愿公式进行改进,在原有水费反哺的基础上结合了旅游者门票反哺的最大支付意愿,算出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总额为12924.08万元.同时生态补偿不仅仅是物质或货币的补偿,更重要的是从国家与省市层面上对天目湖这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李青张落成武清华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太湖流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区域规划及其实施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充满了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为了使规划达到最佳效能,必须时刻结合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评估。本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总体目标、战略定位、空间布局框架3方面,并结合省市“十二五”规划,对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对地方发展的影响进行全面、细致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分析各项指标完成的可能性及存在问题,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规划的合理调整提供参考。
陈雯陈晓张蕾牟宇峰
关键词:区域规划绩效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