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06021048)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2
- 相关作者:韩振国赵浩亮王晋喜王勇武帅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流量携氧液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低温机器灌注氟碳携氧液保存供肝过程中低流量因素与再灌注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4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切取不保存,采用Clavien方法行离体鼠肝循环再灌注;对照组、实验组Ⅰ、实验组Ⅱ切取的肝脏经门静脉以4.0~5.0℃的氟碳携氧灌注液持续灌注18h,速度分别为0.4,0.2,0.1mL/(min·g),后行离体鼠肝循环再灌注。再灌注10,30,60min检测再灌注流出液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及内皮素质量浓度,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供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内皮素质量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II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和内皮素质量浓度明显增高(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I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明显轻于实验组Ⅱ。结论:氟碳携氧液低温机器灌注保存离体大鼠肝脏过程中,当灌注液流量降至0.1mL/(min·g)时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损伤严重以至于再灌注时损伤严重。
- 王勇赵浩亮韩振国武帅张智勇
- 关键词:肝脏再灌注损伤肝移植
- 肝移植中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低温缺血保存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方法的比较,探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对照组肝脏置入4℃高渗枸橼酸嘌呤溶液(HC-A)中保存,实验组肝脏置入机器灌注系统保存,通过比较低温缺血保存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后再灌注肝脏流出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从多方面阐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方法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与健康组比较灌注流出液中的TNF-α含量及ALT活性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时点比较,灌注流出液中TNF-α含量及ALT活性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肝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低温机器灌注可以减少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减轻再灌注损伤,有效延长保存时间。
- 王晋喜赵浩亮韩振国
- 关键词:肝移植再灌注
- 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对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对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方法的比较,探讨低温机器灌注保存供肝的效果和机制。方法对照组肝脏置入4℃HC-A液中保存,实验组肝脏置入机器灌注系统保存,通过比较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方法与低温机器灌注保存再灌注后肝脏灌注流出液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透明质酸(HA)的摄取量,光镜下观察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与健康组比较HA摄取量明显降低(P<0.05),ALT活性显著增高(P<0.05);随肝脏保存再灌注时间延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同时点比较,灌注流出液中HA摄取量明显升高(P<0.05),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肝组织病理改变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低温机器灌注可以减少肝窦内皮细胞的损伤,减轻再灌注损伤,有效延长保存时间。
- 王晋喜韩振国赵浩亮
- 关键词:肝移植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