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200404)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枫张森杨剑锋陈利生黄深更多>>
-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80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结直肠癌女性患者38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经期关系、民族、病程、首发症状、肿瘤部位与大小、肿瘤与腹膜返折、浸润肠腔周径、大体类型、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血清CEA、大便潜血作为研究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380例结直肠癌女性患者发现54例(14.2%)出现同时性或异时性卵巢转移。单因素分析示:经期关系、病程、首发症状、肿瘤最大直径、浸润肠腔周径、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和血清CEA与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示:经期关系、首发症状、浸润肠腔周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血清CEA均为大肠癌卵巢转移的相关指标。结论:经期关系、首发症状、浸润肠腔周径、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血清CEA是结直肠癌发生卵巢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
- 黄深张森高枫刘传渊柳俊刚
- 关键词: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单因素分析
-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7
- 2009年
- 目的比较几种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确定一种比较适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方法以BALB/c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经脾脏、直肠、腹腔按不同剂量(0.1mL、0.2mL、0.3mL、1.0mL)(浓度为1×106个/mL)注入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悬液,其中腹腔组无1.0mL剂量,卡方检验比较三组动物模型组内及组间肝转移率。结果三种方法均能复制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脾脏组0.1mL、0.2mL、0.3mL、1.0mL肝转移率分别为50.0%、77.2%、50.0%、27.0%;直肠注射组0.1mL、0.2mL、0.3mL、1.0mL肝转移率为50.0%、53.1%、16.7%、6.7%;腹腔注射组0.1mL、0.2mL、0.3mL肝转移率为10.0%、22.2%、10.0%。结论经脾脏注射0.2mL(1×106个/mL)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是一种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成功率较高的方法。而经肛门直肠注射0.1mL或0.2mL(1×106个/mL)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是一种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简便及符合结直肠癌肝转移规律的方法。
- 杨剑锋张森高枫陈利生
- 关键词:BALB/C鼠结直肠癌肝转移
- 12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22例,用Kaplan-Meier分析本组患者的总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模型(SPSS13.0)对影响生存的18项临床病理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患者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6%,24.59%,12.30%,3.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癌性梗阻、肝转移灶部位、肝转移灶数目、肝转移灶大小,肝外侵犯或转移、确诊时CEA水平,手术性质,原发瘤切除,化疗方式及化疗方案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癌性梗阻,CEA水平及手术性质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原发瘤的分化程度低,伴癌性梗阻及术前CEA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治疗方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有重要影响,对于仅存在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应尽积极手术根治原发灶及肝转移灶,介入化疗优于外周静脉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最好选用含草酸铂的化疗方案。
- 罗吉辉高枫张森陈利生杨剑锋
- 关键词:单因素分析
- Dukes'C期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的所有Dukes'c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选择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肠壁浸润程度、血清CEA水平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170例Dukes'C期患者36例(21.2%)出现异时性肝转移,其中26例(72.2%)发生于术后2年内,32例(88.9%)发生于术后3年内。单因素分析示肠壁浸润层次、组织学类型和血清CEA是异时性肝转移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与肝转移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程度、血清CEA水平是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组织学类型是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肿瘤浸润程度、组织学类型和血清CEA是异时性肝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直肠癌根治术后2~3年内密切随访,特别是术前CEA值高于正常,肿瘤浸润达浆膜或浆膜外的Dukes'C期患者,早期发现异时性肝转移显得尤为必要。
- 刘传渊张森高枫柳俊刚黄深
- 关键词:结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