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10A051)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柳鸣毅卜建华杨艳丽朱金棒周孝伟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体育学院齐齐哈尔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研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运动员
  • 2篇赛前
  • 2篇摔跤
  • 2篇摔跤运动
  • 2篇摔跤运动员
  • 1篇优秀男子
  • 1篇赛前训练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自由式
  • 1篇自由式摔跤
  • 1篇自由式摔跤运...
  • 1篇最佳竞技状态
  • 1篇男子
  • 1篇男子自由式摔...
  • 1篇竞技
  • 1篇竞技状态
  • 1篇减量训练
  • 1篇过程控制
  • 1篇负荷监控

机构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

  • 2篇柳鸣毅
  • 1篇于亮
  • 1篇周孝伟
  • 1篇卜建华
  • 1篇朱金棒
  • 1篇杨艳丽

传媒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运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控制的探讨与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高水平摔跤项目赛前训练以促使运动员产生超量恢复为目的,从训练周期、负荷与恢复的特点和训练节奏等因素考虑,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模式体现"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高强度"的特点。赛前训练内容以技术训练和战术演练为主,还需协调技战术训练同专项素质训练,恢复训练的关系,同时应重视伤病治疗、控制体重、营养恢复和生理生化指标等医务监督工作,为构建摔跤运动员程序化参赛系统奠定基础。
柳鸣毅梅俊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摔跤赛前训练过程控制
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强化期训练负荷监控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备战北京奥运会大周期中5~6月强化训练期内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血清睾酮和皮质醇进行测试,对其进行实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强化期5周训练负荷达到"适应—强化—调整—临战"的要求,表现为巩固性小周期时,运动员生理机能指标与调整和强化性小周期呈现显著性增长(P<0.05),运动员身体机能由于训练效果的累积,处于暂时疲劳状态,有利于机体产生更大的训练适应与恢复,为激烈的比赛奠定身体机能基础。
柳鸣毅杨艳丽朱金棒周孝伟于亮
关键词:男子自由式摔跤负荷监控
赛前减量训练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赛前减量训练是非线性的、逐渐减低训练量,在预期时问里减低运动员心理上的压力和生理上的压力,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减量训练有渐进型:直线式的减量和指数式的减量;也有非渐进型:阶梯式的减量.非渐进式的减量模式不及渐进式模式效果好;同是渐进式减量模式下,快速减量模式比缓慢减量模式效果好.维持训练强度大致不变的训练负荷是减量训练阶段促进训练适应的关键,减小训练量对运动成绩提高更为有效,最佳减量为减小4 1%-60%,8~14天的减量训练时间对于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是有效的时间长度.通过减量可以提高0.5% ~ 6%的成绩,平均的改善是3%,高于提高运动成绩需要的变异系数CV,可大幅度提高运动员获胜的可能性.
卜建华
关键词:最佳竞技状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