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594)

作品数:11 被引量:156H指数:4
相关作者:徐泱樊嘉汤钊猷周俭吴志全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工程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癌
  • 7篇细胞
  • 6篇肝移植
  • 5篇肿瘤
  • 5篇肝癌肝移植
  • 5篇肝细胞
  • 3篇预后
  • 3篇适应证
  • 3篇人肝
  • 3篇人肝癌
  • 3篇人肝癌细胞
  • 3篇肝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血管
  • 2篇噬菌体
  • 2篇噬菌体展示
  • 2篇人肝癌细胞株
  • 2篇细胞癌
  • 2篇细胞株
  • 2篇菌体

机构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11篇樊嘉
  • 11篇徐泱
  • 9篇汤钊猷
  • 8篇周俭
  • 6篇邱双健
  • 6篇吴志全
  • 5篇余耀
  • 5篇黄晓武
  • 5篇王玉琦
  • 3篇刘银坤
  • 3篇孙惠川
  • 2篇何义舟
  • 2篇钦伦秀
  • 2篇杨欣荣
  • 2篇施国明
  • 1篇高强
  • 1篇陈洁
  • 1篇刘彬彬
  • 1篇吴彬
  • 1篇杨国欢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肝功能评价在肝癌肝移植预后判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评估各种术前肝功能评价系统及指标在肝癌肝移植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中山医院近5年来289例肝癌肝移植病例,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分析术前Child—Pugh—Turcotte(cPT)分级、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INR、肌酐、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与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前不同CPT分级、MELD评分、血清总胆红素、INR、肌酐及白蛋白水平间在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前血清总胆汁酸(P=0.001)及前白蛋白水平(P=0.034)与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结论术前CPT分级及MELD评分系统不能作为肝癌肝移植预后判断的依据和术前病例筛选的指标;术前血清总胆汁酸〉100μmol/L和(或)前白蛋白〈0.18mg/dl是肝癌肝移植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
徐泱樊嘉周俭邱双健吴志全余耀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关键词:肝移植肝癌MELD评分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研究中的应用和优化
2007年
目的克服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在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研究中应用的技术障碍。方法采用噬菌体体内分布及代谢实验研究噬菌体在裸鼠体内的分布及代谢规律,比较噬菌体饱和灌注、聚肌苷(Poly Ⅰ)及不同的活体灌洗技术对组织中噬菌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肝脏等网状内皮系统器官可非特异性结合噬菌体。这种结合可被空白噬菌体饱和灌注所抑制(P〈0.01),而Poly Ⅰ无显著影响(P〉0.05)。左、右心室加门静脉灌洗较单纯左心室灌洗可显著减少组织血管中血液及未结合噬菌体的残留(P〈0.01)。结论经过改进优化的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为肝癌肿瘤血管异质性研究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平台。
徐泱孙惠川汤钊猷樊嘉周俭钦伦秀刘银坤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肝肿瘤肿瘤血管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探索被引量:3
2007年
樊嘉徐泱
关键词:肝肿瘤肝移植适应证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上海复旦标准被引量:134
2006年
目的评估不同适应证标准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影响,探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新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1月间251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Kaplan Meier法统计分析不同病例入选标准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影响,Log Rank检验组间差异。结果93例米兰标准术后1、2、3年的生存率为:86%、77%、77%,无瘤生存率为:91%、86%、86%;131例加利福尼亚标准术后1、2、3年的生存率为:90%、83%、83%,无瘤生存率为:92%、89%、89%;207例匹兹堡标准术后1、2、3年的生存率为:84%、74%、67%。无瘤生存率为:85%,83%,73%。而超出匹兹堡标准的44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则显著降低(65%,43%,43%及47%,43%,43%)。当将适应证扩大为:单发肿瘤直径≤9cm;或多发肿瘤≤3个,且最大肿瘤直径≤5cm,全部肿瘤直径总和≤9cm,无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即“上海复旦标准”),其1、2、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88%,80%,80%及90%,88%,88%)与最为严格的米兰标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入选病例显著增至为151例。结论“上海复旦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范围,且并未降低术后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可能较米兰标准等更符合中国国情。
樊嘉周俭徐泱邱双健吴志全余耀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关键词:肝移植肝细胞癌适应证
肝癌肝移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分析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肿瘤相关因素,为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2月间251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Kaplan-Meier生存率统计分析各种肿瘤相关性因素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影响,Log Rank 检验组间差异,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对术后生存率和/或无瘤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Edmondson 分级、镜下癌栓、肿瘤部位、播散灶、术前甲胎蛋白(AFP)等(P<0.05或 P<0.01);而术前治疗史及肝炎背景对术后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 多因素分析对生存率或无瘤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指标有:大血管癌栓、肿瘤播散灶及镜下癌栓(P<0.05或 P<0.01)。结论 Edmondson 分级Ⅲ~Ⅳ级、镜下癌栓、肿瘤位于左叶或两叶、肿瘤有播散灶及术前 AFP≥300μg/L 等都是肝癌肝移植危险因素,提示预后不良。有大血管癌栓、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极差,应列为肝癌肝移植禁忌证。
徐泱樊嘉周俭邱双健吴志全余耀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移植生存率
1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移植的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影响胆管细胞癌患者肝移植预后的肿瘤相关因素,为肝移植受者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2例胆管细胞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肿瘤Edmondson分级为Ⅲ~Ⅳ级者5例;肿瘤TNM分期超过Ⅱ期者9例;肿瘤累及两叶者5例,无包膜者9例,肝门淋巴结肿大者5例,肝外膈肌浸润1例,门静脉分支有癌栓者1例;个体最大肿瘤直径平均为6.1 cm。均行经典原位肝移植。采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肝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及无瘤存活率,Log-Rank检验各影响因素的组间差异。结果12例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31.2个月,中位数为18.5个月,受者的存活时间为178~905 d,中位数为370 d,其0.5、1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90.9%、61.4%及24.6%,0.5、1和2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46.9%、37.5%和0。8例(66.7%,8/12)于肝移植后100.6 d肿瘤复发。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肿瘤复发。以肝细胞癌施行肝移植的标准(Milan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标准、上海复旦标准者、Pittsburgh标准和超过Pittsburgh标准)来评价,结果符合各标准患者肝移植后的存活率及无瘤存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或门静脉癌栓、TNM分期为Ⅲ期、Edmondson分级为Ⅲ级、肿瘤累及两叶、肿瘤无包膜及术前糖链抗原19-9≥37 kU/L等,可能对预后有一定影响。结论胆管细胞癌患者施行肝移植的预后不佳,应慎重选择,尽量以小肝癌为主,对肿瘤过大、TNM分期为Ⅲ期、肿瘤分布于两叶、无法排除淋巴结转移或门静脉癌栓者,应列为肝移植禁忌证。
徐泱樊嘉周俭邱双健吴志全余耀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移植
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侧群细胞初探
2008年
目的从人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分选侧群细胞,探索其形态、表型和功能特征。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从MHCC97H中分选得到侧群细胞,用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点;Western blotting观察其ABCG2表达;用流式细胞仪评估侧群细胞与干细胞基因CD133、CD117的关系;用克隆形成实验和NOD/SCID接种实验分别观察侧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成瘤情况。结果侧群细胞体积较小,呈圆形或短梭形;侧群细胞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明显少于非侧群细胞;流式检测显示侧群细胞中含有CD133、CD117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显示侧群细胞和非侧群细胞中均有ABCG2表达,两者无明显差异;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SP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体内移植实验显示2000个SP细胞即能在体内形成肿瘤。结论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侧群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表型和特性;ABCG2可能不是决定肝癌侧群细胞表型的主要因素。
施国明樊嘉徐泱周俭杨欣荣何义舟杨国欢吴彬高强柏斗胜丁振斌邱双健吴志全
关键词:肝细胞肿瘤干细胞侧群细胞
绿色荧光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G/LG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稳定自发绿色荧光的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并明确鉴定。方法脂质体转染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分别转染至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L内,经 G418反复筛选并单克隆化,得到两株新细胞株MHCC97-HG/LG,对新细胞株GFP表达稳定性、生物学特性、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及肿瘤血管生成等进行鉴定。结果 MHCC97-HG/LG在体外培养或裸鼠体内接种36 d后均能稳定表达绿色荧光。MHCC97-HG肝、肺转移率均为100%,较 MHCC97-LG及其父系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显著增强(P<0.01),其原位肿瘤微血管密度较 MHCC97-LG显著增加[(121.0±15.9)/HP vs(87.0±14.2)/HP,P<0.01]。体视荧光显微镜可实时观察裸鼠体内MHCC97-HG/LG种植瘤生长、转移及血管形成情况。结论 MHCC97-HG/LG及其动物模型在肝癌转移机制、肿瘤血管生成等诸多研究领域可能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徐泱孙惠川钦伦秀刘银坤樊嘉汤钊猷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血管形成
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证被引量:5
2006年
樊嘉徐泱周俭邱双健吴志全余耀黄晓武汤钊猷王玉琦
关键词:肝癌治疗中国国情肝移植适应证多中心发生癌发病率
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L中侧群细胞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L是否存在侧群(SP)细胞并鉴定其致瘤性。方法MHCC97-H/L予Hoechst33342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荧光染色;流式细胞分选MHCC97.H/L中SP细胞,分选后细胞皮下接种非肥胖性糖尿病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观察成瘤情况。结果Hoechst33342和CFSE染色结果显示,MHCC97-H/L中未染色细胞分别为(4.02±0.02)%/(1.02±0.01)%,流式细胞分选结果示MHCC97-H/L中sP细胞为(4.88±0.66)%/(0.88±0.36)%,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成瘤实验显示,SP细胞只需1×10。个即可在NOD/SCID小鼠皮下成瘤(5/6),而1×10^6个非SP细胞均未成瘤(0/6)。结论高/低转移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L中均存在SP细胞亚群,但前者比例显著高于后者。肝癌SP细胞具有极高的致瘤性,并可能和肝癌转移潜能相关。
何义舟徐泱樊嘉施国明周俭刘彬彬吴伟忠杨欣荣陈洁汤钊猷
关键词:肝细胞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