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1166) 作品数:7 被引量:60 H指数:3 相关作者: 王小智 邢柏 康福新 黄山 王明禄 更多>> 相关机构: 海南农垦总局医院 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钠肽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能否作为一项反映心脏前负荷并预测液体反应性的指标,以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7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后立即给予容量复苏,容量复苏的方法为6%羟乙基淀粉300~500 m L/30 min静脉滴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850 m L/m2为复苏终点,其他干预措施相同。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 CCO)监测患者容量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容量复苏后心排血量(CO)增加值(△CO)≥15%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扩容有效组),△CO<15%定义为容量反应阴性(扩容无效组)。评价两组患者容量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BNP及其变化值的差异,分析其与△CO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流动力学参数、BN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容量复苏前,扩容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容有效组每搏变异度(SVV)明显高于扩容无效组[(13.05±4.75)%vs(9.71±4.38)%,P=0.034],BNP、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明显低于扩容无效组[BNP:(158.6±65.8)pg/m L vs(277.4±105.3)pg/m L,P=0.021;GEDVI:(653.4±86.3)m L/m2vs(760.6±102.4)m L/m2,P=0.027]。容量复苏后,扩容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间HR、MAP、CVP、SVV、ITBVI、GEDVI、EVLWI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容有效组CO、SVI明显高于扩容无效组[CO:(6.12±1.63)L/min vs(4.89±1.35)L/min,P=0.018;SVI:(56.3±10.4)m L/m2vs(44.6±11.3)m L/m2,P=0.022],而BNP明显低于扩容无效组[(204.7±70.3)pg/m L vs(415.2±124.7)pg/m L,P=0.005]。扩容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间△HR、△MAP、△CVP、△ITBVI、△EVL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容有效组△SVI、� 王小智 邢柏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容量反应性 脑钠肽 脑钠肽指导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危重病患者中应用脑钠肽(BNP)指导液体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6例撤机困难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BNP指导组。BNP指导组:当BNP≥200 pg/mL时,利用利尿剂进行液体管理(-1 000^-500 mL/d);常规治疗组不常规给予利尿剂控制液体负平衡,由临床医生决定。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期间的液体平衡量、BNP变化、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成功撤机时间、ICU停留时间、ICU死亡率。结果 BNP指导组撤机期间液体平均平衡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5(-797.25,147.25)mL vs-79.5(-356.25,378.50)mL,P=0.007]。和常规治疗组比较,BNP指导组的成功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23.2,140.7)h vs 39.4(21.5,108.3)h,P=0.035],分组后28 d内非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20.0,25.0)d vs 25.0(22.0,26.0)d,P=0.032];ICU停留时间(P=0.777)、ICU死亡率(P=0.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32)、重新接受机械通气率(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插管率(P=0.376)、心律失常发生率(P=0.497)、MAP≤65 mmHg(P=0.175)、急性肾损伤发生率(P=0.287)、钾异常(P=0.105)、钠异常(P=0.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危重病患者中,脑钠肽指导液体管理可以缩短撤机时间,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康福新 曾琦 王小智 刘润 谢承志关键词:B型脑钠肽 机械通气 撤机 液体管理 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13年7月—2014年6月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2013年7—12月设为对照组(150例),采取集束化管理措施,无专人监管;2014年1—6月(177例)设为专人监督管理组,采取集束化管理措施,专人负责监管,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病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专人监督管理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41例,有创机械通气日为1 937 d,发生VAP9例,VAP发病率为4.65‰;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7例,有创机械通气日为1 965 d,发生VAP21例,VAP发病率为1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P=0.042)。专人监督管理组集束化管理方案总依从率、平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停留ICU时间分别为94.92%、(11.11±2.57)d、(15.11±2.88)d,对照组分别为48.67%、(14.67±4.35)d、(19.33±5.81)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专人监督执行集束化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应建立符合临床科室实际情况的集束化管理方案。 康福新 王小智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不同液体复苏对血流动力学及脑钠肽的影响 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同液体早期复苏对血流动力学、血管外肺水(EVLW)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A组(n=32)和B组(n=28),两组患者均按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EGDT)方案复苏,A组予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复苏,B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复苏;分别于复苏前、复苏6 h、复苏 24 h、复苏48 h收集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浆BNP等资料.结果 两组复苏后均可以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A组复苏后48 h总液体量明显少于B组(P〈0.05),肺血管渗透性指数(PVPI)、EVLWI和血浆BNP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 组EVLWI、血浆BNP在复苏48 h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EVLWI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及PaO2/FiO2间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与 PVPI、血浆BNP均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1=0.65,r2=0.58,均P〈0.05).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无论使用胶体或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都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胶体液有更好的扩容效果,能更好地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感染性休克患者晶体液复苏有导致EVLW及BNP增加的危险,但不影响氧合功能. 邢柏 王小智 谭世峰 黄山 王明禄 张秋彬 王首江关键词: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升高持续时间对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升高持续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入住院ICU 1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BNP水平升高持续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初始血浆BNP水平和预后的相关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110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BNP水平升高持续时间、APACHEⅡ评分、初始血浆BNP水平的差异;以BNP水平升高持续时间分为A组(〈48h,48例)、B组(48-96h,56例)和C组(〉96h,46例),比较三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各组入住ICU时APACHEⅡ评分、初始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BNP水平升高持续时间为(38.2±15.1)h,明显低于死亡组(65.5±16.4)h(P〈0.05);C组病死率(52.2%)明显高于A、B两组(10.4%与19.6%)(P〈0.01)。结论 BNP水平升高持续时间可用于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李诗阳 邢柏 王小智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预后 血浆脑钠肽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血浆B型脑钠)Ik(BNP)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ICU住院时间大于3d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依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价各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选128例患者,存活组82例,死亡组46例。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APACHEII评分、SOFA相对较低(P〈0.01)。死亡组第3天BNP水平(BNP3)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入ICU第1天、前3天的液体平衡,存活组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液体负平衡者病死率低。BNP3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0±0.040)(95%C10.742~0.899),BNP3〉255pg/mL时,预后评价的敏感性为76.1%,特异性为78.0%。结论血浆BNP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邢柏 王小智 曾琦 谭世峰 黄山关键词:B型脑钠肽 脓毒性休克 脑钠肽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4年 脑钠肽(BNP)是心肌细胞对室壁张力和左心室功能障碍反应而释放的神经激素,属于心脏利钠肽激素的一员.该类激素具有促进尿钠排泄、利尿、扩张血管以及抑制心脏和血管肌细胞生长的作用。BNP被证实在心功能衰竭、脓毒症、机械通气、液体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 康福新 王小智关键词:脑钠肽 危重患者 左心室功能障碍 心功能衰竭 神经激素 心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