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攀登计划(9540)

作品数:4 被引量:380H指数:4
相关作者:安芷生鹿化煜刘晓东周杰陈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古气候
  • 1篇第四纪
  • 1篇东亚季风
  • 1篇东亚季风气候
  • 1篇新近系
  • 1篇新生代
  • 1篇中国黄土高原
  • 1篇土壤
  • 1篇剖面
  • 1篇气候
  • 1篇气候意义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全球大气
  • 1篇全球大气环流
  • 1篇晚新生代
  • 1篇粒度组成
  • 1篇隆升
  • 1篇环流
  • 1篇黄土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3篇安芷生
  • 3篇鹿化煜
  • 2篇刘晓东
  • 2篇周杰
  • 1篇孙有斌
  • 1篇陈明扬
  • 1篇董光荣
  • 1篇吴锡浩
  • 1篇季峻峰
  • 1篇薛祥煦
  • 1篇孙东怀
  • 1篇张云翔
  • 1篇陈旸
  • 1篇强小科
  • 1篇王富葆
  • 1篇汪永进
  • 1篇陈骏
  • 1篇王苏民
  • 1篇李力
  • 1篇周卫建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D...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被引量:99
2000年
东亚季风的变迁可视为太阳辐射条件下,全球大气、海洋、陆地和冰系统相互作用在东亚地区的表现.干冷冬季风和暖湿夏季风优势期的相互交替反映了东亚季风的历史.高分辨率的黄土高原风尘序列研究揭示了东亚季风至少自 7.2 Ma前开始建立.青藏高原的脉动对东亚季风变迁有重要影响,数值模拟实验说明,高原隆升对东亚冬季风的影响远大于对夏季风的影响.末次冰期旋回气候记录显示了东亚季风气候千年或更短时间尺度的变率和不稳定性的特征。北半球高纬冷空气活动、穿越赤道的气流和ENSO活动影响着东亚季风气候的变率.有必要加强高分辨率季风气候记录的年代学和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研究,将东亚季风环境整体系统置于全球变化框架中,研究各因子相互作用或相互耦合的过程,以深入认识东亚古季风变迁的规律和变化机制.
安芷生刘晓东
关键词:古季风东亚季风全球大气环流
陕西旬邑新近系红土剖面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6
2002年
陕西旬邑下墙新近系红土的粒度组成中 ,粗颗粒含量在剖面中的变化不大 ,<2 μm粘土粒含量有较大幅度的波动。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推断 ,可能与当时青藏高原已升至有意义高度 ,冬、夏季风已初步形成 ,但都较弱 ,其中夏季风相对强一些 ,气候以暖湿为主 ,在暖湿的背景上 ,还存在凉干与暖湿的交替。在新近系距今 5 .2Ma前后 ,可能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温与变干。粒度曲线变化最显著的是由新近纪进入第四纪后 ,曲线上粗颗粒含量明显增加 ,<2 μ粘土粒含量明显减少 ,曲线由高频低幅突然变为低频高幅。这很可能主要与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初发生剧烈隆升有关。
薛祥煦鹿化煜周杰
关键词:粒度组成古气候红土剖面第四纪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被引量:134
1998年
据黄土高原最近 7.2Ma风积黄土 红粘土序列的磁化率曲线和沉积速率变化 ,并分别与赤道东太平洋δ18O曲线和北太平洋风尘石英沉积通量变化对比 ,将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 :约 7.2~ 3.4MaBP的来临期 ,3.4~2 .6MaBP的初始期 ,2 .6Ma以来的大冰期 ;相应地将以冬季风和夏季风组合为特征的东亚季风形成演变过程分为 :冬、夏季风均偏弱的初显期 ,冬、夏季风同步增强的过渡期和冬、夏季风彼此消长的盛行期 .晚新生代全球构造隆升 ,尤其是青藏高原隆升以及与隆升有关的大气CO2 浓度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北半球大冰期的发生过程和东亚季风气候长时间尺度的变迁 ,其中约 3.4~ 2 .
安芷生王苏民吴锡浩陈明扬孙东怀刘秀铭王富葆李力孙有斌周卫建周杰刘晓东鹿化煜张云翔董光荣强小科
关键词:晚新生代风尘沉积青藏高原隆升
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被引量:159
1998年
对洛川剖面中Rb和Sr分布规律的研究表明不同时代的黄土和古土壤中Rb和Sr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别 ,按Rb/Sr比值可以清晰地区别出剖面中的黄土层和古土壤层 ;在风化成壤过程中Rb是稳定组分 ,Sr是活动性组分 ,Rb/Sr比值的变化反映了风化成壤作用的强度 ,因而实际上记录了夏季风环流强度的大小 ;剖面中最近 80 0kaRb/Sr比值时间序列与SPECMAP十分吻合 ,揭示了全球冰量大小可能是控制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的主要动力学因素 .
陈骏安芷生汪永进季峻峰陈旸鹿化煜
关键词:黄土古气候古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