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I923-11CHN)
- 作品数:2 被引量:130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霓鲍彦平乔友林王鹤黄瑞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阳城县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碘染色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4
- 2006年
- 目的评价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为在现阶段宫颈癌高发且经济落后地区制定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山西省阳城县筛查人群中,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利用约登指数比较使用碘液染色后肉眼观察、阴道镜、薄层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HPV)DNA的筛查效果。结果该人群(735名)平均年龄为40.80岁±10.7岁,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癌(≥CINⅡ)的现患率为4.35%(32/735)。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CINⅡ),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分别为53.13和82.19,阴道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低度病变为阳性)分别为56.25和79.09。运用约登指数进行比较,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和阴道镜检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不如液基细胞学和HPVDNA检测(P<0.05)。另外,经过现场短时间培训后,以前无经验的医生与有经验医生间使用碘液染色的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碘染色后肉眼观察的灵敏度较低,但经济易行,容易掌握,如果能够开展经常性的筛查,可以将碘液染色后直接肉眼观察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宫颈癌初筛方法之一。
- 李霓马聪萍孙立新张永贞邢菊霞邵淑丽鲍彦平黄瑞德贺立绩乔友林贺立绩
- 关键词:子宫颈癌
- 中国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分布的Meta分析被引量:86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中国妇女不同子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型别分布特点,估计HPV16/18型预防性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在18个用PCR方法检测子宫颈HPV型别分布的国内外研究中,共包括1335例浸润性子宫颈癌(ICC)、394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381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和2584名正常对照组。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中国不同子宫颈病变的HPV总感染率,并计算18种HPV(6、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70、73和82)型别感染率。结果在ICC、HSIL、LSIL和正常对照中,总HPV调整感染率分别为82.7%、88.5%、69.3%和13.1%。所有宫颈状态中,HPV16型为最常见的HPV型别,在ICC中,占第2、3位的依次为HPV18型和58型;在HSIL、LSIL和正常组中分别为HPV58型和52型。在ICC中,HPV16、18、58、52和31型是最常见的5种HPV型别。HPV16/18型在ICC、HSIL、LSIL和正常子宫颈中的感染率依次为69.6%、59.1%、32.3%和4.4%。结论估计HPV16/18型疫苗对中国的子宫颈癌有高达69.6%的预防作用,除HPV16/18型外,HPV58型是中国妇女中的优势HPV型别,在新一代HPV疫苗开发中应该予以足够重视,中国需要有标准统一的多中心HPV型别分布的研究。
- 鲍彦平李霓王鹤乔友林
- 关键词:宫颈肿瘤型别分布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