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030035)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党亚龙陈彬川朱豫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视力
  • 1篇年龄
  • 1篇年龄相关
  • 1篇年龄相关性
  • 1篇年龄相关性黄...
  • 1篇吲哚菁绿
  • 1篇相关性黄斑变...
  • 1篇脉络膜
  • 1篇脉络膜新生血...
  • 1篇黄斑
  • 1篇黄斑变性
  • 1篇黄斑厚度
  • 1篇MP

机构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黄河三门峡医...

作者

  • 1篇朱豫
  • 1篇陈彬川
  • 1篇党亚龙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i-MP对产生2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及黄斑厚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吲哚菁绿介导的光栓疗法(indocyanine green mediated photothrombosis,i-MP)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retinal macular thickness,RMT)的影响。方法 11例(12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为2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AMD患者,给予i-MP治疗。每次治疗后12周、48周,根据ICGA及FFA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再次治疗(不超过3次)。第1次治疗结束后1周、12周、48周随访患者BCVA,同时检测RMT及黄斑形态。结果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1.12~1.53logMAR;治疗后1周,1眼视力提高,11眼视力稳定,未见视力下降患者;治疗后12周,4眼视力提高,6眼视力稳定,2眼视力下降;治疗后48周,5眼视力提高,5眼视力稳定,2眼视力下降。治疗前RMT为(391.34±69.89)μm,治疗后12周、48周分别为(337.73±56.23)μm、(332.14±62.07)μ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OCT证实83.3%的患者RMT有所下降,且黄斑形态改善。治疗后48周ICGA显示:CNV荧光素渗漏消失7眼,明显减轻3眼,加重或无明显好转2眼。治疗中及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i-MP是一种治疗AMD黄斑下CNV的有效方法。
党亚龙朱豫陈彬川穆雅林赵满丽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吲哚菁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