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3137)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方利文陈俊翔陈胜利张千帆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反应
  • 1篇电解
  • 1篇氧还原
  • 1篇氧还原反应
  • 1篇收费
  • 1篇水电解
  • 1篇理论计算研究
  • 1篇进化
  • 1篇活性位
  • 1篇火山
  • 1篇催化
  • 1篇O
  • 1篇VOLTAM...
  • 1篇NANOCA...

机构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篇张千帆
  • 1篇陈胜利
  • 1篇陈俊翔
  • 1篇方利文

传媒

  • 1篇Wuhan ...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Grain Size Effect of IrO_2 Nano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被引量:1
2013年
Combined with air annealing, rutile-structured IrO 2 nanoparticles with various sizes were prepared using colloidal method. The nanoparticles were used as the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OER) in acidic media, and their grain size effect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grain size of the catalyst increases, and the voltammetric charges (the electroactive areas) and apparent activity for the OER decrea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rinsic activity and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exhibits a volcano-type curve and the catalyst annealed at 550 ℃ achieved the best result.
HU WeiCHEN Shengli
Pt基催化剂表面氢氧电催化反应的理论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氢氧电催化反应是氢能源体系的重要反应,其热力学和动力学直接影响水解制氢和燃料电池的能量效率和功率密度.过去十多年来,基于量子化学的理论计算在电催化剂设计及电催化反应机理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文献结果,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Pt基催化剂表面氢、氧电催化反应理论计算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和认识.在研究中重点对反应中间体吸附结构、覆盖度及其对反应路径和动力学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指出,反应中间体的吸附特性不仅会影响反应控制步骤的活化能,同时通过改变表面反应活性位的结构和数量影响表面反应速率.对火山顶点附近的Pt基催化剂,简单计算的吸附能不足以准确预测催化剂活性,必须考虑吸附质的覆盖度和吸附结构的影响.在此认识基础上,根据表面反应自由能及速率与关键中间体吸附能、覆盖度及电极电势的关系建立微观动力学模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获得关键吸附中间体在催化剂表面的电化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结构及覆盖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确定反应活性位、反应路径和动力学,构建催化活性与吸附能的关系曲线,预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尺寸效应,并对一些重要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方利文陈俊翔张千帆陈胜利
关键词: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