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0109)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齐玥王薇刘静孙佳艺刘军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4篇高血压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斑块
  • 2篇队列研究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颈动脉
  • 2篇颈动脉斑块
  • 2篇老年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甘油三酯
  • 2篇甘油三酯水平
  • 2篇斑块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水平
  • 1篇蛋白尿
  • 1篇地平
  • 1篇队列人群
  • 1篇性别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 1篇建德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齐玥
  • 4篇赵冬
  • 4篇王淼
  • 4篇刘军
  • 4篇孙佳艺
  • 4篇刘静
  • 4篇王薇
  • 1篇张晓婷
  • 1篇解武祥
  • 1篇冯立群
  • 1篇秦兰萍
  • 1篇张木兰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平湖市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调查平湖市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平湖市6个乡镇4575人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分析高血压患病率、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不同人群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析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粗患病率为24.31%,标化率为22.19%,知晓率为43.62%,治疗率为38.22%,控制率为9.89%。知晓率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家族史(P<0.05),治疗率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教育程度、体重、家族史(P<0.05),控制率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教育程度、吸烟、体重及高盐饮食(P<0.05)。结论平湖市农村地区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治疗和控制率亟待提高,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体重及家族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李卫权齐玥
关键词:成年人高血压知晓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应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各项目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程春青齐玥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压控制SASSDS生活质量
甘油三酯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危险的队列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分析多省市人群1992--2007年空腹TG水平变化与累积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1992年6省市35~64岁参加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者为基线数据,2007年进行了危险因素再调查;去除1992年已有糖尿病和2次调查资料不完整者,用于本研究共5408例。根据TG水平分为3组:1组TG〈1.70mmol/L,2组TG1.70—2.25mmol/L,3组TG≥2.26mmol/L。结果与1992年相比,2007年该人群TC,水平增加了0.40mmol/L;高TG血症患病率从23.4%上升至39.0%。队列人群15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12.8%;按基线TG水平分3组,15年累积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10.5%、16.2%和26.6%。以基线TG1组为对照,在调整了多个危险因素后,2组和3组糖尿病发病风险RR分别为1.44(95%CI1.12—1.83)和2.40(95%CI1.90—3.03)。两时点(1992年和2007年)检测TG均以1组为对照,多因素分析显示,2次检测TG3组累计糖尿病发病风险均增加了2.39倍(RR3.39,95%C12.49—4.61)。结论多省市队列人群基线高TG水平是糖尿病发病风险独立影响因素;两时点TG的变化对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王薇刘静孙佳艺王淼刘军齐玥赵冬
关键词:甘油三酯类随访研究流行病学
北京市50~79岁社区人群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社区人群空腹血糖(FB6)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的关系,探讨不同血糖水平合并其他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来自“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前瞻性队列研究(CMCS)”。2007年对北京大学社区随访人群中依然存活的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复查,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且年龄50~79岁的1046人进行分析。FBG~〉7.0mmol/L或正在服用降糖药物定义为糖尿病。结果研究人群FBG平均水平为5.89mmol/L,颈动脉斑块患病率为56.3%。以FBG正常组为参照,仅在单因素和调整年龄时,随着FBG水平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患病危险增加。分性别分析,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女性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是参照组的2.2倍。将各危险因素异常和正常的两分组与FBG水平的三分组进行组合,男女两性均以各危险因素正常且合并FBG正常组为参照。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女性各危险因素异常合并糖尿病组的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最高,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压升高、腰围增大合并有糖尿病组的颈动脉斑块患病危险分别是参照组的2.8倍(P=0.014)、2.7倍(P=0.010)、2.4倍(P=0.013)、2.1倍(P=0.031)。结论FBG水平的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间的关系在男女两性不一致,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间的关系仅存在于女性,FBG水平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组合后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危险问存在联合作用。
孙佳艺王薇刘静王淼刘军齐玥秦兰萍赵冬
关键词: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性别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3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128例,给予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片开始,每日1次;B组100例,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开始,每日1次;C组100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开始,每日1次。三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A组、B组及C组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66.0%、70.0%,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及C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单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能有效控制轻、中度高血压。
张木兰齐玥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
北京市中老年人群甘油三酯水平与颈动脉新发斑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与北京市中老年人群5年颈动脉新发斑块的关系,分析TG合并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新发斑块的预测作用。方法应用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两社区人群TG指标和基线复查两次颈动脉超声检测数据完整者共1949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基线TG分为4组:组1(〈1.13mmol/L)、组2(1.13-1.69mmol/L)、组3(1.70-2.25mmol/L)及组4(≥2.26mmol/L),以颈动脉新发斑块作为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评价指标,分析基线TG水平与颈动脉新发斑块的关系。结果不同TG水平组间新发斑块率比较,新发斑块率随着基线TG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分别为30.8%、38.8%、41.9%和44.2%,X^2=21.22,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组1相比,TG≥1.13mmol/L可增加颈动脉新发斑块风险(组2、3、4分别增加了42%、62%和78%);调整年龄、性别及传统危险因素后,TG水平在2.26mmol/L以上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风险增加37%。结论北京市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率随着基线TG水平的上升而增加。高TG(≥2.26mmol/L)可增加中老年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的危险。
张晓婷赵冬刘静冯立群孙佳艺王淼刘军王薇
关键词:甘油三酯颈动脉斑块血脂异常
1992至2007年多省市队列人群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特点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分析1992至2007年多省市队列人群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的变化特点.方法 1992年,在多省市35 ~64岁人群中进行基线危险因素调查,并建立心血管病研究队列.2007年,在该队列人群中再次组织危险因素调查.2次调查资料均完整的调查对象共5 740名,对其血清TC进行分析.结果 (1)1992至2007年,平均TC水平男性从4.65 mmol/L增加到4.96 mmol/L,女性从4.40 mmol/L增加到5.35 mmol/L.高胆固醇患病率男性从5.1%(141/2 791)上升到8.5%(237/2 791),女性从4.9%(143/2949)上升到20.0%(590/2949).(2)在不同性别中,女性基线时35 ~44岁年龄段人群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为0.95 mmol/L.在不同地区中,基线时TC平均值最低的农村人群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为0.88 mmol/L.以1992年基线TC水平5分位切点分层,男女两性均是最低分位组平均TC水平增加值最大,分别为0.93 mmol/L和1.45 mmol/L.(3)在2007年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36.5% (302/827)来源于基线TC5.18~6.21 mmol/L人群,49.6%(41 0/827)来源于基线TC <5.18 mmol/L人群.结论 1992至2007年,队列人群平均TC水平男女两性均增高;农村以及基线TC水平最低分位组人群TC水平上升幅度最大.
王薇刘静王淼孙佳艺刘军齐玥解武祥赵冬
关键词:胆固醇队列研究流行病学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中青年人群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中青年人群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年龄18 ~50岁),并随机抽取200例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由专业人员对400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生化指标检测(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UACR等)和体格检查等.首先将400例研究对象根据UACR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4组,分别为1、2、3、4组.其次根据400例研究对象血压高低将其分为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3组.根据各项测试结果分析UACR和血压分组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组的UACR水平(中位数:25%分位数~ 75%分位数)分别为0.8(0.6 ~ 1.2) mg/mmol、0.9(0.7~1.4) mg/mmol、1.0 (0.8~1.7) mg/mmol;UACR阳性率分别是0、2.6%和34.7%,3组间UACR水平和UACR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00例观察对象进行年龄等因素的调整后,发现每个UACR分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着UACR水平升高而上升.在调整400例观察对象的体质量指数、年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后,4组间相比较,发现2、3、4组较第1组发生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8(0.80~1.20)、1.29(1.05~1.58)和1.86(1.52 ~2.28).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的发生呈正相关.
孙志华
关键词:白蛋白尿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00例为调查对象,根据收缩压的变化情况分为升高组、不变组和下降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维持性透析后血压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血红蛋白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降低的相关因素。接受ESA治疗、血清Alb、Hb、体重矫正脱水速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论接受ESA治疗、血清Alb、Hb、体重矫正脱水速率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血压升高的相关因素。
暨红齐玥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