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0721003)
作品数:
1
被引量:12
H指数:1
相关作者:
孟庆任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2篇
天文地球
主题
1篇
地幔
1篇
地幔过渡带
1篇
动力学意义
1篇
新生代
1篇
增厚
1篇
盆地
1篇
盆地构造
1篇
青藏
1篇
青藏高原
1篇
柴达木盆地
机构
2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1篇
司少坤
1篇
孟庆任
传媒
1篇
地质科学
年份
1篇
2013
1篇
2009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贝加尔裂谷区地幔过渡带大范围增厚与局部减薄现象及其动力学意义
贝加尔裂谷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裂谷带,其动力学成因机制是地球科学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我们利用全球地震台网长期运行台站TLY和ULN的远震资料,分别计算了P波接收函数(1748条),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分区域叠加,获得...
司少坤
田小波
张洪双
滕吉文
关键词:
地幔过渡带
文献传递
柴达木盆地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2009年
对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降机制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个合理的模型必须解释柴达木盆地的两个基本问题:1)为什么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中心主要位于盆地中部;2)是什么动力学过程导致盆地发生最大幅度超过15 km的基底沉降。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和对已有盆地模型的评述,本文发展了地壳褶皱模型,认为青藏高原北部上部地壳发生纵弯褶皱是柴达木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该模型不仅解释了盆地沉积中心的位置,而且揭示了柴达木盆地与周缘其它构造单元的关系。上部地壳发生强烈褶皱与下地壳侧向流动和岩石圈地幔向南俯冲的过程有关。
孟庆任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新生代
盆地构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