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2006GB23260377)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黄贵修高宏华刘先宝蔡吉苗罗大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橡胶树
  • 3篇胶树
  • 2篇多主棒孢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多态性分析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遗传多态性分...
  • 1篇真菌
  • 1篇真菌病害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橡胶
  • 1篇橡胶树白粉病
  • 1篇落叶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 1篇基因组DNA
  • 1篇巴西橡胶

机构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海南省热带农...

作者

  • 4篇高宏华
  • 4篇黄贵修
  • 3篇刘先宝
  • 2篇罗大全
  • 2篇蔡吉苗
  • 1篇潘羡心
  • 1篇时涛
  • 1篇张科立
  • 1篇彭建华

传媒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遗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ISSR(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和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供试的18个多主棒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分子标记技术均能揭示橡胶多主棒孢病菌的遗传多态性。同时利用p距离模型构建了18个多主棒孢菌株的UPGMA聚类分析树状图,根据2种技术构建的UPGMA聚类树状图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个主要类群。ISSR类群和RAPD类群与地理来源均不存在明显的关系。
黄贵修刘先宝高宏华蔡吉苗时涛张科立
关键词:橡胶多主棒孢ISSRRAPD
不同来源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致病性及基础生物学特性的比较被引量:14
2008年
对已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橡胶树上发生为害的3株多主棒孢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和来自印度的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进行了致病性及基础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度HCcYD01菌株的致病力最强;基础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参试的3株国内菌株与印度菌株间除分生孢子大小、孢子萌发和致死温度相似外,在菌落形态、最适培养基、光照条件、碳氮源利用、最适生长温度和pH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由多主棒孢引起的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业已成为影响天然橡胶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最初发病病原,为该病发生规律的研究及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潘羡心彭建华刘先宝蔡吉苗高宏华黄贵修
关键词:橡胶树生物学特性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概述被引量:4
2008年
对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的发生与为害、症状、病原生物学、流行学及防治策略等进行了概述。
高宏华罗大全黄贵修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多主棒孢棒孢霉落叶病
橡胶白粉菌(Oidium heveae Steinmann)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被引量:12
2007年
比较了2种菌源、3种方法提取橡胶树白粉病病原真菌橡胶白粉菌(Oidium heveae BA.Steinmann)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单斑分离法收集还是直接收集橡胶白粉菌菌体,无论采用石英砂振荡破壁法、氯化苄法还是尿素法提取,均能获得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要求的基因组DNA;在基因组DNA的提取产率、完整性方面,各种方式之间略有差异,但无显著差别;2种来源菌体的基因组DNA的ITS序列分析结果一致,说明在无法进行单斑分离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直接收集的菌体提取基因组DNA。
高宏华刘先宝罗大全黄贵修
关键词:基因组DNAPCR橡胶树白粉病病原菌真菌病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