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0415015)
-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颜红王世成张红李国琛崔杰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鸭蛋中无机硒和有机硒被引量:27
- 2013年
- 建立鸭蛋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s-HCl)缓冲溶液提取,硫酸铵沉淀后获得无机硒溶液,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其中的总硒和无机硒,采用差减法计算有机硒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无机硒检出限0.003mg/kg,线性范围2.0~50μg/L,相对标准偏差3.2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2.8%~91.0%。该方法简便、灵敏,可为鸭蛋中有机硒和无机硒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完善检测方法。
- 王世成王颜红刘艳辉崔杰华张红齐伟李林平
- 关键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有机硒无机硒鸭蛋
- 大豆油中掺混地沟油的FTIR定量分析模型被引量:11
- 2013年
- 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了地沟油掺混比例的衰减全反射(ATR)定量分析模型。分别采集大豆油、地沟油和二者不同掺混比例的红外光谱图,应用TQ化学计量学分析软件,对不同光谱的采集方式,不同化学计量学处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光谱区域,光谱的预处理方法,主成分因子数进行筛选。依据预测效果确定了最佳的预测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9,定标均方差(RMSEC)为4.31、预测均方差(RMSEP)为5.55。本法可用于地沟油鉴别的初期检测。
- 王世成王颜红龙婕玲李国琛李波
- 关键词:大豆油地沟油ATRPLS
- 土壤和大气铅对玉米植株内铅积累的影响和贡献率被引量:4
- 2012年
- 采用土壤添加Pb和叶面喷施Pb溶液的方式,分别研究了土壤Pb和大气Pb在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规律和Pb污染浓度与籽粒Pb含量、叶片Pb含量与籽粒Pb含量的相关性,以及土壤Pb和大气Pb对玉米籽粒Pb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土壤添加Pb后,玉米各器官中Pb含量表现为根>茎>叶>籽粒,且主要富集在根系中;叶面喷施Pb后,玉米各器官Pb含量大小顺序是叶片>茎、根>籽粒,且主要富集在叶片中;随着土壤和大气Pb浓度的增加,玉米各器官Pb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中的Pb含量与土壤和叶片Pb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施加Pb的毒性临界值为118.95mg.kg-1;大气Pb对玉米籽粒的贡献率为53.7%,土壤Pb对玉米籽粒的贡献率为46.3%,说明大气Pb通过叶面传输是玉米籽粒吸收Pb的重要途径。
- 周影李国琛张红王颜红崔杰华王世成
- 关键词:铅玉米土壤PB贡献率
- 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鉴别地沟油中的氧化成分被引量:17
- 2014年
- 采用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HPLC-APCI-MS)方法,分析了食用油脂和地沟油的甘油三酯(TAG)组成。采用C18色谱柱,乙腈-丙酮为流动相,梯度洗脱,APCI正离子模式检测。应用本方法检测了15个地沟油和11个食用油样品,结果表明,地沟油中存在三亚油酸甘油酯(LLL)、二亚油酸单油酸甘油酯(LOL)、二亚油酸单亚麻酸甘油酯(LLnL),二油酸单亚油酸甘油酯(OOL)等甘油三酯的5种亚油酰基氧化产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建立了地沟油和正常食用油的判别模型,实现了正常食用油和地沟油区分,模型正确判别率96.2%。在判别模型中,含有亚油酸环氧化物的TAG分子对判别贡献率较大,该类化合物可作为地沟油区别于正常油脂的标志成分。
- 王世成范津杉王颜红李国琛张红王莹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地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