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022)

作品数:12 被引量:168H指数:9
相关作者:向莉王静付亚南王群刘晓颖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济南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哮喘
  • 7篇儿童
  • 4篇支气管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气管
  • 4篇鼻炎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特异性免疫
  • 3篇免疫
  • 3篇患儿
  • 3篇儿童哮喘
  • 3篇变应性
  • 3篇变应性鼻炎
  • 3篇变应原
  • 3篇尘螨
  • 2篇蛋白
  • 2篇特异性免疫球...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机构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济南市儿童医...

作者

  • 12篇向莉
  • 7篇王静
  • 5篇王群
  • 5篇付亚南
  • 3篇刘晓颖
  • 2篇任亦欣
  • 2篇高琦
  • 2篇李珍
  • 2篇申昆玲
  • 2篇刘永革
  • 1篇苗青
  • 1篇王燕
  • 1篇段红梅
  • 1篇顾希茜

传媒

  • 2篇国际儿科学杂...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内尘螨过敏原监控及其对儿童哮喘防控效果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过敏性哮喘患病率不断上升,与人群居住环境日趋封闭化有关。尘螨是居室内最主要的吸入性过敏原来源,并能导致人体致敏和哮喘发病。监测并认识室内尘螨过敏原暴露水平的规律,采取综合性方法对尘螨及其过敏原进行防控,是减少尘螨过敏性哮喘症状和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综述了室内尘螨过敏原监控及其对儿童哮喘防控效果的研究进展。
付亚南向莉
关键词:尘螨哮喘儿童
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变应原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经动态监测北京地区尘螨变应性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变应原含量,获得尘螨变应原含量在螨种、室内区域和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哮喘门诊就诊的48例尘螨变应性哮喘患儿,男34例,女14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岁4个月。在春、夏、秋、冬各季动态收集家庭内床垫、枕头、沙发、卧室及客厅地板的灰尘样本,采用统一问卷调查患儿家居环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以上灰尘样本中户尘螨变应原第一组分(Der P1)和粉尘螨变应原第一组分(Der f1)的含量。结果家庭内Der f1平均含量为0.13μg/g,显著高于DerP1平均含量0.02μg/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内区域尘螨变应原含量分布显示,床垫、枕头及沙发灰尘样本中Der f1含量分别为0.69、0.42和0.22μg/g,显著高于卧室地板和客厅地板灰尘样本Der f1含量(分别为0.07和0.07μg/g);床垫、枕头和沙发DerP1含量分别为0.03、0.02和0.02μg/g,显著高于客厅及卧室地板灰尘样本DerP1含量(分别为0.02和0.02μg/g)。比较各区域各季节尘螨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从床垫来源的Der f1含量在冬季显著高于夏季(分别为0.98和0.36μ/g),从卧室及客厅地板来源的Der f1含量在冬季(分别为0.09和0.08μg/g)显著高于春季(分别为0.06和0.06μg/g),从床垫来源的Der P1含量在冬季显著高于秋季(分别为0.04和0.02μg/g),从沙发来源的Der P1含量在冬季显著高于夏季(分别为0.02和0.02μg/g),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夏、秋、冬季尘螨含量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秋、冬季尘螨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家居环境有霉斑、家庭成员有吸烟者、家长陪伴患儿就寝可能是造成室内尘螨含量较高(≥2μg/g)的危险因�
向莉付亚南王静王群
关键词:哮喘尘螨变应原家庭环境
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季节变化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被引量:23
2014年
目的 动态监测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变化规律,了解其与患儿哮喘控制评估水平、尘螨致敏程度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48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在1年内4个季节分别收集其家庭内床垫、枕头、卧室地板、客厅地板及沙发处灰尘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ELISA)测定以上灰尘样本中户尘螨过敏原第一组分(Derp 1)和粉尘螨过敏原第一组分(Derf 1)的含量;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的浓度及分级;记录各次临床随访期患儿的哮喘控制测试(ACT)或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值以及根据患儿哮喘症状等指标得到的临床哮喘控制评估水平结果.结果 全部灰尘样本Der f 1平均含量为0.13μg/g,显著高于Der p1平均含量(0.02 μg/g,P<0.05),床垫、枕头及沙发灰尘样本Derf1含量分别为0.69 μg/g,0.42μg/g,0.22 μg/g,均显著高于卧室及客厅地板灰尘样本(0.07 μg/g、0.07 μg/g).发现仅夏季床垫灰尘样本Der f 1含量与患儿哮喘控制评估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318,P=0.036);夏季各区域灰尘样本Der f 1含量和秋季的枕头灰尘样本Der p 1含量分别与ACT/C-ACT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冬季的床垫灰尘样本Der f 1含量与患儿血清粉尘螨sIgE浓度级别呈正相关关系,各季节室内多个区域样本中Der p 1含量与患儿血清户尘螨和粉尘螨sIgE浓度级别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本地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室内尘螨过敏原类型以Der f 1为主,床垫、枕头及沙发区域是尘螨过敏原的主要来源.室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对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尘螨致敏程度的影响呈现季节、区域和螨种依赖性.
向莉付亚南王静王群
关键词:哮喘儿童
多重致敏因素的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的分布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评价多重致敏因素的支气管哮喘(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阳性检出率的分布特征,为指导变应原回避和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8例经变应原初筛检测有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的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其中男93例,女35例;年龄1.5~16.1岁,平均7岁8个月。临床诊断哮喘并变应性鼻炎87例、变应性鼻炎38例、哮喘3例。应用UniCAP250变应原定量IgE检测系统测定29种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sIgE水平。结果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屋尘螨67%、户尘螨61%、粉尘螨59%、链格孢50%、热带无爪螨42%、猫上皮和毛屑29%、狗毛屑23%、蟑螂11%、北艾32%、蓰草29%、美国自蜡28%、豚草26%、柳树24%、刺柏24%、英国梧桐树24%、蓰草24%、藜22%、疣皮桦20%;各食物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牛奶25%、鸡蛋白25%、虾7%、蟹6%、蛋黄6%、鸡肉4%、鱼2%、小麦31%、花生20%、大豆17%、桃27%、西红柿21%。检出食物致敏阳性及阴性患儿分别为65例和63例,食物致敏阳性组患儿狗毛屑、链格孢、疣皮桦、刺柏、英国梧桐树、柳树、美国白蜡、豚草、北艾、藜、狂草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4%、60.0%、39.7%、41.5%、43.1%、43.1%、46.2%、43.1%、55.4%、40.0%、44.6%,均高于食物致敏阴性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11.1%、39.7%、1.6%、6.3%、4.8%、4.8%、9.5%、7.9%、7.9%、3.2%、3.2%。P均〈0.05),食物致敏阳性组患儿户尘螨、粉尘螨、屋尘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3%、49.2%、58.5%,均低于食物致敏阴性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69.8%、69.8%、76.2%,P均〈0.05)。82.8%的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和73.7%的变应性鼻炎患儿存在3种及3种以上吸人性变应原致敏。�
王静付亚南向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异性IGE变应原
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最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是个体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过敏原暴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逐年增加,从1990年的0.91%增长到2000年的1.54%。而由于其致病因素复杂性和临床表型多样性,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随着研究的深入,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调节功能以及在特异性免疫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王静向莉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调节性T细胞
哮喘患儿对长程控制治疗反应性的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分析在不同治疗反应性哮喘患儿中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 NO)的动态变化,为了解哮喘患儿对长程控制治疗的反应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2例规律阶梯式控制治疗且依从性好的哮喘患儿,每3个月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并检测肺通气功能及Fe NO,记录患儿哮喘治疗情况,随访至9个月。结果第3、6、9个月随访时点对控制治疗反应稳定组患儿采用1、2级控制治疗的病例比例显著高于不稳定组,而3级治疗比例显著低于不稳定组(P<0.05)。第3、6、9个月随访时点时稳定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显著高于不稳定组(P<0.05);第3、9个月随访时点稳定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显著高于不稳定组(P<0.05)。初次评估和第3个月随访时点稳定组Fe NO显著高于不稳定组(P<0.05)。结论持续监测FEV1/FVC、MMEF%以及Fe NO的变化有助于早期了解哮喘患儿对控制治疗的反应性。
刘晓颖王静王群任亦欣刘永革苗青李珍向莉
关键词:哮喘肺功能
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早期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了解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经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后早期临床疗效的动态变化,并探讨疗效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1月于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尘螨致敏的轻中度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70例,对其进行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哮喘和鼻炎的药物治疗,并进行病例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54例患儿完成了1年的随访,治疗后3、6、9和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2.2%、75.9%、81.5%和87.0%;治疗后1年SMS较基线期显著降低[(5.28±2.28)vs.(2.87±1.96),P<0.05],VAS较基线期显著降低[(5.59±3.35)vs.(4.04±3.68),P<0.05],肺功能呼气流量峰值(PEF%pred)较基线期显著升高[(95.41±15.18)vs.(99.24±16.24),P<0.05]。结论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控制药物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早期有效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升高,哮喘病程短、基线期PEF%pred低、基线期症状用药计分高的患儿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刘晓颖王静王群皇惠杰李珍任亦欣王燕刘永革向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尘螨
儿童过敏性疾病特应性进程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日益增高,不容忽视.儿童过敏性疾病存在特应性进程的假说早在1985年即得到证实,具体是指婴儿或儿童早期出现的某种过敏反应症状常预示未来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众多纵向流行病学研究支持这一假说,其中以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研究居多,亦有研究对此假说提出质疑.儿童过敏进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早年喘息、性别、父母过敏史等.该文就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以对高危患儿的识别和及时干预提供线索.
高琦向莉申昆玲
关键词:儿童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
特应性皮炎患儿29种食物及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血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阳性检出率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评估患儿过敏状态及指导变应原回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90例变应原初筛检测有2种及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的AD患儿.其中男66例,女24例;年龄0.3~16.1岁.年龄分组为0~3岁组(48例)、4~7岁组(31例)和8~16岁组(11例).临床诊断单纯AD患儿30例、合并哮喘或鼻炎的AD患儿60例.应用UniCAP250变应原定量IgE检测系统测定29种吸入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sIgE水平.结果 各食物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鸡蛋白55.6%(50/90例)、牛奶42.2%(38/90例)、蛋黄32.2% (29/90例)、虾12.2%(11/90例)、蟹11.1%(10/90例)、鸡肉7.8%(7/90例)、鱼4.4%(4/90例)、小麦54.4%(49/90例)、花生37.8%(34/90例)、大豆34.4%(31/90例)、西红柿33.3%(30/90例)、桃28.9%(26/90例);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为屋尘51.1%(46/90例)、链格孢45.6%(41/90例)、户尘螨41.1%(37/90例)、粉尘螨40.0%(36/90例)、狗毛屑33.3%(30/90例)、蟑螂28.9%(26/90例)、猫上皮27.8%(25/90例)、热带无爪螨21.9%(19/90例)、豚草36.7%(33/90例)、美国白蜡34.4%(31/90例)、英国梧桐32.2%(29/90例)、北艾32.2%(29/90例)、疣皮桦31.1%(28/90例)、柳树27.8%(25/90例)、刺柏25.6%(23/90例)、葎草25.6%(23/90)例、藜25.6%(23/90例).0~3岁组患儿在鸡蛋白、牛奶和蛋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4~7岁组和8 ~16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9.27、15.98、18.58,P均<0.05);8~16岁组患儿户尘螨、粉尘螨、热带无爪螨、猫上皮、刺柏、葎草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0~3岁组和4~7岁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94、14.31、7.77、7.65、9.41、6.93,P均<0.05).单纯AD组患儿主要检出食物�
王静付亚南王群向莉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变应原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门诊定期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4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在门诊定期随访管理中,辅助评价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6例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于其接受哮喘控制药物治疗后1、2、3、4个月时,逐月门诊随访观察及评估。随访时由哮喘专科医生依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制订的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对患儿哮喘控制水平进行评估,并由专科门诊护士指导患儿及家长使用C-ACT评价其哮喘控制水平和症状程度。结果 4次随访结果均显示,CACT评分与哮喘专科医生评估在患儿哮喘控制分级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一致性比率分别为67.86%,69.64%,75.00%,80.36%。对224总例次数据分析显示,C-ACT得分在专科医生评估的不同控制水平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专科门诊的定期随访管理中应用C-ACT,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可靠性。
顾希茜段红梅向莉
关键词:哮喘儿童随访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