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JS2010ZD01)

作品数:2 被引量:14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勇李广斌王东更多>>
相关机构:格拉摩根大学苏州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苏南乡村
  • 1篇乡村

机构

  • 2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格拉摩根大学

作者

  • 2篇李广斌
  • 2篇王勇
  • 1篇王东

传媒

  • 2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时空分离”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其风险被引量:28
2012年
基于吉登斯的"时空分离"理论,通过对影响苏南乡村空间形态变迁的历史事件追踪,对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并揭示乡村空间转型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发以来,乡村社会关系大体经历了由村域内时空延伸到城乡间时空延伸,再到跨区域时空延伸三个阶段,与之对应的是乡村空间生产、分化和重构的空间转型过程。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两个脱域机制的耦合是推动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根本力量。乡村空间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包括:市场力量的无限扩张将可能对乡村社会造成过度的侵蚀;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将可能导致农民自主性危机;资本与权力的联姻将可能导致空间正义的丧失;自上而下的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将可能导致村庄的终结。
王勇李广斌
功能与形式视角下的乡村公共空间演变及其特征研究被引量:117
2013年
本文基于功能与形式的视角,以历史的维度分析我国乡村公共空间的演进脉络,探讨其背后生长的动力机制,总结各个时期乡村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与特征。研究发现,传统乡村公共空间生成的内在基本规律是"使用功能驱使—交往的形成—公共空间";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共存—特殊—脱节—分离"的变化。通过实地勘察与访谈,进一步论述改革后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弱化的原因,认为村民所发生的公共活动已由"必需性"转变成"自发性";诸多社会变化因素构成"合力","催化"了传统公共空间走向衰亡的道路。最后,审视当前乡村公共空间建设实践,并提出一定的建议。
王东王勇李广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