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JG03-03)

作品数:21 被引量:264H指数:10
相关作者:谢礼立翟长海郝敏徐龙军张茂花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地震
  • 7篇地震动
  • 7篇集集地震
  • 5篇折减系数
  • 5篇强度折减系数
  • 3篇地震动参数
  • 3篇延性
  • 3篇震害
  • 3篇抗震
  • 2篇地震烈度
  • 2篇有限元
  • 2篇台湾集集地震
  • 2篇烈度
  • 2篇结构超强
  • 2篇抗震设计
  • 2篇反应谱
  • 1篇等震线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反应谱
  • 1篇地震烈度表

机构

  • 21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作者

  • 21篇谢礼立
  • 8篇翟长海
  • 7篇郝敏
  • 4篇徐龙军
  • 2篇刘洪波
  • 2篇邵永松
  • 2篇张茂花
  • 1篇吴知丰
  • 1篇李爽
  • 1篇王家全
  • 1篇赵洪斌
  • 1篇李伟
  • 1篇马宁

传媒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工程力学
  • 2篇地震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动参数及结构整体破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为研究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地震动参数与结构整体破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别研究了远场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近场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远场和近场地震动参数相关性之间的差异及远场和近场地震动参数与结构整体破坏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某些地震动参数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近场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普遍弱于远场.给出了可用来估计结构破坏程度的地震动参数.
李爽谢礼立郝敏
关键词:地震动参数近场
抗震规范应用强度折减系数的现状及分析被引量:23
2006年
世界上大多数的抗震规范都采用了基于强度的设计方法,强度折减系数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提高强度折减系数的可靠性已经被认为是提高现有抗震规范可靠性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抗震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UBC97)、欧洲(EC8)、日本、墨西哥、加拿大、中国等国家抗震规范中强度折减系数取值的有关规定,然后给出了各国学者关于规范规定的强度折减系数的一些重要讨论和分析,最后指出了世界各国应用强度折减系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翟长海谢礼立
关键词:强度折减系数抗震规范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超强研究被引量:44
2007年
结构超强对结构在强烈地震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给出了严格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几个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大量经过筛选的地震动记录,分别利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和Pushover方法确定了结构的整体能力曲线,并研究了结构在非弹性阶段由于内力重分布而形成的超强,得出结论:利用时程分析法建立结构的整体能力曲线时,地震动记录的场地条件对结构的能力曲线影响不大;动力时程分析法和Pushover方法给出的超强的差别随层数的增多而增加;在还没有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和研究之前,可以保守地认为严格按我国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超强系数最小值为2。
翟长海谢礼立
关键词:结构超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USHOVER方法内力重分布
场地相关双规准化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被引量:7
2004年
在分别统计了美国西部强震记录与我国强震记录的基础上,研究了规准反应谱和双规准反应谱的特性,并将规准反应谱与双规准反应谱以及两国记录的平均双规准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同场地上的双规准反应谱十分接近,而且不同地震地质环境下的双规准反应谱也基本相同,双规准反应谱比通常的规准反应谱更能反映地震动反应谱的规律性.这不仅有利于认识地震动的特性,还可使基于场地的抗震设计谱大大简化.
徐龙军谢礼立
关键词:地震反应谱
阻尼对工程结构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等延性地震抗力谱对拟建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大量的单自由度体系在不同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从定性到定量详尽研究了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规律,得出结论: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不但随场地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受延性系数及单质点体系周期的影响较大;要精确考阻尼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必须根据其所在的场地条件、结构延性系数及周期确定.最后,根据回归分析结果,给出了阻尼影响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修正公式,其成果可供抗震研究和设计参考应用.
翟长海谢礼立张茂花
关键词:阻尼
考虑设计地震分组的强度折减系数的研究被引量:22
2006年
强度折减系数既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又是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确定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本文结合我国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形式和特点,应用823条国内外水平向地震动记录(充分利用了我国取得的强震记录),给出了一种考虑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的强度折减系数模型,研究了结构周期、延性、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震级、震中距等因素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条件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特别是对延性较大的短周期结构更应注意场地条件的影响;设计地震分组是影响强度折减系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应用我国规范设计反应谱构造非弹性反应谱所用的强度折减系数必须考虑设计分组的影响;震级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较小;如不考虑近场大脉冲地震动记录的影响,震中距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
翟长海谢礼立
关键词:强度折减系数
恢复力模型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在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等延性地震抗力谱对拟建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单自由度体系在大量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分析讨论了结构的延性系数、周期及恢复力模型等因素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规律,其中重点以双线型恢复力模型为例,从定性到定量深入研究了恢复力模型对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影响,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和特征,给出了恢复力模型影响等延性地震抗力谱的实用修正公式,结果可供抗震研究和设计参考应用.
翟长海谢礼立张茂花
关键词:恢复力模型
钢框架节点焊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参数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为定量地确定荷载作用下钢框架梁柱节点焊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大小,提出了断裂力学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有限元分析采用ANSYS软件.判断焊缝开裂的依据是Ⅰ型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强度因子通过积分的方法求得.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初始裂缝深度对梁柱节点焊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所分析的参数还包括梁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梁柱长度和焊脚尺寸.分别研究了梁上翼缘和下翼缘焊缝的应力强度因子随参数的变化情况.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梁下翼缘焊缝比上翼缘更容易开裂,应力强度因子与梁截面参数是增函数关系,与柱截面参数是减函数关系.最后,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
刘洪波谢礼立邵永松
关键词:有限元钢框架应力强度因子
工字梁与H型钢柱腹板连接节点性能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利用ANSYS对工字梁与H型钢柱腹板连接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建立梁翼缘连接板剪切变形和梁连接板部分弯曲变形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出梁翼缘连接板剪切变形的等效刚度公式,根据楔形梁段假定推导出梁连接板部分的抗弯刚度公式,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刚度系数。根据对梁柱腹板连接节点各部分刚度和强度分析,建立腹板连接节点模型。这个简化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单向荷载和循环荷载作用下梁柱腹板连接节点的响应。
刘洪波谢礼立邵永松
关键词:刚度有限元节点域
中国地震烈度表中物理标准取值研究与建议被引量:7
2006年
通过比较基于中国烈度表绘制的集集地震烈度等震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等值线的相似度,发现中国烈度表中的这两个地震动峰值参数对应于7、8、9度区的数值范围偏低.后参照烈度等震线从视觉上找出与它最相似的PGA、PGV等值线,通过数字化比较和描述统计分析发现,新的地震动峰值参数等值线较基于中国烈度表物理标准取值范围而绘制的等值线与烈度等震线更为相似.由此得出了研究建议的对应于中国烈度表中7、8、9、10度区的PGA和PGV取值范围,其中7、8、9度区的参数值需要提高以保障抗震设计的安全性.
郝敏谢礼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