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WW027)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建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托马斯·品钦
  • 3篇品钦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乌托邦
  • 1篇乌托邦思想
  • 1篇历史想象
  • 1篇伦理
  • 1篇空间政治
  • 1篇技术伦理
  • 1篇关怀
  • 1篇《万有引力之...
  • 1篇《V.》
  • 1篇V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4篇王建平

传媒

  • 3篇国外文学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加州三部曲”中的乌托邦思想
2014年
托马斯·品钦的"加州三部曲"以20世纪60年代加州反文化运动及其发展历程为背景,重新审视60至80年代美国右翼保守主义的政治遗产,揭示反文化运动的历史命运。从方兴未艾的60年代、走向衰退的70年代,到主流社会反攻倒算的80年代,品钦勾勒出20世纪美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时期,预示了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历史走向。"加州三部曲"反映了品钦的乌托邦思想,通过剖析美国社会的机理,昭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本文从三部作品之间的连续性入手,探讨品钦的政治智慧、历史意识和乌托邦思想。
王建平
关键词:托马斯·品钦乌托邦思想
历史想象的美学效果——关于《V.》的史料考据问题
2013年
对欧洲殖民主义的持续关注是托马斯·品钦小说中历史叙事和反殖民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品钦在史料的挖掘、辨析、阐释、借用或移植过程中注入了对殖民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其中反映出的历史意识、美学理念和叙事艺术堪称历史小说写作的范例,也为我们切入品钦的写作策略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以《V.》中的史料考据为题,探究品钦的历史想象的美学效果:通过植入式叙述,完成视角的转换,重新想象德意志-西南非的殖民历史,实现了"历史性的关怀"。
王建平
关键词:历史想象
《万有引力之虹》的技术伦理观被引量:6
2012年
对现代技术的追问和反思是托马斯·品钦小说创作的重要议题。品钦密切关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技术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战争语境下科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影响。一方面,品钦肯定启蒙运动的价值和科技发展带来的进步;另一方面,又看到西方社会中工具理性膨胀和技术扩张所造成的后果。作为一部探讨技术伦理问题的小说,《万有引力之虹》体现了品钦一贯的人本主义思想,对现代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对技术合理化向度的考量、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忧思使品钦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达到了新的高度。
王建平
关键词:托马斯·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技术伦理人文关怀
《梅森和迪克逊》的空间政治被引量:2
2015年
托马斯·品钦的《梅森和迪克逊》是一部关于18世纪美国立国时期美洲大陆地理空间变化的小说。作品通过追溯美国地理版图上最重要的分界线"梅森—迪克逊线"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民族国家的地域想象和空间政治。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空间信息载体,基于"梅森—迪克逊线"绘制的地图反映了美国民族国家的疆域变迁和发展历程,同时也隐含着地图绘制过程中的殖民暴力、地域纷争、种族矛盾和文化张力。《梅森和迪克逊》通过描绘美国革命前美洲社会的空间图谱和疆土意识,戏剧性地呈现了帝国话语和民族叙事相互交织的主题。
王建平
关键词:托马斯·品钦空间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