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201000)

作品数:15 被引量:131H指数:8
相关作者:赵凤兰侯吉瑞齐得山马晓强刘钰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0篇油藏
  • 9篇缝洞
  • 8篇缝洞型
  • 7篇盐岩
  • 7篇碳酸盐岩
  • 5篇碳酸盐岩油藏
  • 5篇缝洞型油藏
  • 4篇缝洞型碳酸盐...
  • 4篇缝洞型碳酸盐...
  • 3篇底水
  • 3篇油田
  • 3篇塔河油田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2篇底水油藏
  • 2篇溶洞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气驱
  • 2篇CO2吞吐
  • 2篇采收率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公司采油三厂

作者

  • 3篇侯吉瑞
  • 3篇赵凤兰
  • 2篇吴锋
  • 2篇韩科龙
  • 2篇胡向阳
  • 2篇李隆新
  • 2篇张烈辉
  • 2篇侯加根
  • 2篇刘钰铭
  • 2篇刘中春
  • 2篇张宏方
  • 2篇赵腾
  • 2篇苏伟
  • 2篇李允
  • 2篇马晓强
  • 2篇齐得山
  • 1篇王强
  • 1篇钟晓
  • 1篇操银香
  • 1篇卢泉杰

传媒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油田化学
  • 1篇钻采工艺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缝洞型底水油藏开发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缝洞型油藏表征单元具有多尺度性,无法直接采用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商业数模软件进行动态模拟。根据渗流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针对缝洞型油藏储集体特征尺度的特性,建立了一种新的缝洞型底水油藏动态模拟模型。通过对中小裂缝、大裂缝和大型溶洞的特殊处理,实现了离散介质特性到连续介质模型中的叠加,提出一套适用于缝洞型底水油藏水淹动态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计算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李隆新吴锋张烈辉李允
关键词:动态模型溶洞渗透率张量
水平气井水平段最优长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确定水平气井的最优长度,根据范子菲底水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利用气相渗流与液相渗流的相似原理,推导出底水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并将其与井筒耦合得出水平井产量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式,以此为基础计算出水平井段最优长度。同时研究气层厚度、地层各向异性、井筒直径、管壁粗糙度对水平段最优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层厚度、地层各向异性、井筒直径的增大所需要的水平井段最优长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而随着管壁粗糙度的增加水平段最优长度逐渐减小。
郑腊年李晓平钟晓陈思李婧操银香
关键词:水平气井最优长度影响因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生产动态及注入介质优选被引量:3
2017年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在底水驱动或注水替油开采结束后,仍存在阁楼油、绕流油和井间油等多种剩余油类型。为了获得不同缝洞连通情况下注气吞吐生产动态,揭示不同注气吞吐介质对轻质/重质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规律,利用依据地质资料设计的室内三维物理模型,模拟底水条件下典型缝洞结构单元的注水替油过程及注气吞吐过程,考察了相同条件下不同原油黏度(1094.5 mPa·s和23.6 mPa·s)与不同气体介质(N_2、CO_2、复合气(N_2∶CO_2=1∶1))对剩余油的启动效果。结果表明,注气吞吐控水增油效果明显,N_2、CO_2通过重力分异作用可置换阁楼油,通过气体膨胀作用携带井间油及绕流油;对于黏度为1094.5 m Pa·s的稠油,注N_2、CO_2、复合气(N_2∶CO_2=1∶1)对模型采出程度的提高幅度分别为19.59%、14.54%、7.55%,而对黏度为23.6 m Pa·s的稀油,注气吞吐采出程度分别提高10.87%、10.12%、7.41%,注气对稠油的吞吐效果优于稀油,且N_2和CO_2吞吐效果优于复合气(N_2∶CO_2=1∶1)。
赵凤兰席园园侯吉瑞王建斐马仕希苏伟苏伟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CO2吞吐采收率
缝洞型油藏拟颗粒法多尺度流动模拟被引量:1
2014年
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且尺度差异非常大,储层中多种流动状态共存,既有孔隙渗流,又有溶洞自由流,属典型的多尺度多相复杂流动,物理仿真实验及常规数值模拟难以准确地描述此类油藏流动特征。基于拟颗粒方法建立油水两相流动多尺度离散计算模型,利用其在界面追踪上的优势,通过在两相界面处引入一种斥力的方式实现表面张力模拟,建立了表面张力模型,实现了缝洞型油藏的油水流动模拟,并通过理论分析及与实验现象对比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刻画此类油藏油水流动特征,可以取代室内物理仿真实验,确定不同缝洞组合类型下的剩余油分布情况,能够进行宏观油藏模拟,为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张宏方吕心瑞刘中春韩科龙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多尺度油水两相流数值模拟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CO_2注入方式及部位优化被引量:12
2017年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储集渗流空间,连通方式复杂,非均质性强。CO_2吞吐及CO_2驱替可通过补充地层能量及溶解降粘作用来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根据现场地质资料,设计并制作室内三维仿真物理模型以模拟典型缝洞油藏单元,通过室内实验模拟CO_2吞吐及CO_2驱替过程,分析生产动态,考察高、低部位井CO_2吞吐的增产效果,并对比高、低部位井CO_2吞吐与驱替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替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底水与次生气顶间的相互作用及井位优势,高部位井CO_2吞吐比低部位井CO_2吞吐采收率高16.09%;利用吞吐与驱替过程中不同的气体控制范围,高、低部位井CO_2吞吐采收率比CO_2驱替采收率分别高8.07%和5.01%,CO_2吞吐效果优于CO_2驱替效果。
赵凤兰席园园侯吉瑞王建斐苏伟赵腾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CO2吞吐采收率
裂缝性油藏离散裂缝网络模型被引量:16
2011年
与常规碎屑岩储层相比,裂缝性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表征单元体尺度大,难以用等效连续模型表征,而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可以描述储层任意尺度上的非均质性.从裂缝性储层识别预测技术、建模方法、模型应用等方面对离散裂缝网络模型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趋势依赖3方面技术:(1)在储层识别和预测技术方面,需建立裂缝产状、长度、开度等属性的识别预测模型,为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建模提供准确有效的井点信息和井间信息;(2)在建模技术方面,需进一步研究裂缝产状、长度、开度等属性的空间相关性和结构性及其建模方法;(3)在模型应用技术方面,基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成本过高,需降低其计算成本,以满足工程需要.
郑松青张宏方刘中春牟雷
关键词:非均质性建模方法数值模拟裂缝性油藏
塔河油田古岩溶储集体三维建模被引量:25
2012年
通过对古岩溶储层建模方法适用性的分析,从加强古岩溶储集体发育模式在建模中的约束作用的角度出发,探索一套'垂向划带、平面分区、断裂优先'的古岩溶储集体三维展布建模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三维建模,并说明该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单井储集体识别与垂向划带,岩溶古地貌恢复与平面分区,地震约束数据的选用,建模算法与地质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垂向上可以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流溶蚀带、径流溶蚀带及潜流溶蚀带,平面上可分为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洼地3类岩溶古地貌;古岩溶储集体发育与地震相干体具有较好的概率相关关系;基于'垂向划带、平面分区、断裂优先'方法建立的储集体三维模型与油田生产实践相符。
刘钰铭侯加根胡向阳马晓强赵彬齐得山
关键词:岩溶地貌三维建模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地质建模的几个关键问题被引量:21
2013年
与常规储层不同,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是一种由古岩溶作用形成的特殊储层,其发育特征复杂,非均质性极强,碎屑岩储层建模中较为成熟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该类储层。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塔河油田为例,讨论了溶洞型储集体建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溶洞型储集体成因特征为前提实现地质约束,考虑建模软硬数据的相对性,进行多类多尺度数据整合以及较完善的溶洞型储集体形态模拟方法;对溶洞型储集体建模研究中亟待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指出表征溶洞型储集体复杂形态、配置关系及内部充填特征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认为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在表征溶洞型储集体复杂形态方面是可行的,根据溶洞型储集体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类型进行属性表征有利于建立更准确的地质模型。
侯加根马晓强胡向阳刘钰铭齐得山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溶洞地质建模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氮气驱效果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7年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以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具有非均质性强、缝洞结构复杂的特点,气驱是该类油藏重要的开发方式之一。为探索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气驱动态特征、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建立二维典型缝洞可视化模型,研究不同类型剩余油启动效果,并结合氮气驱物理模拟驱油效果定量对比,分析氮气驱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氮气驱可进一步启动水驱未波及区域的剩余油;氮气驱效果及油、气、水流动特征受到溶洞充填方式、原油粘度和底水能量等因素影响,溶洞充填方式主要影响流体的渗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氮气驱波及范围;原油粘度和底水能量影响氮气和底水的相互作用,改变压力场的分布;在强底水作用下,水窜更为明显,但能改善氮气驱效果,提高采收率。
赵凤兰屈鸣吴颉衡侯吉瑞汪勇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
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见水及含水规律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针对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底水油藏的特点,根据矿场生产的动静态资料,利用相似理论,构建不同缝洞组合的可视化模型,开展物理模拟实验。比较和验证了不同含水上升规律所对应的储集空间类型,揭示了不同含水上升规律的物理本质,为此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实验证实,碳酸盐岩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见水和含水上升规律存在5种基本形态,而每一种类型都与特定的储集体地质特征、缝洞组合关系、水体能量的大小以及水体与储层的沟通程度密切相关;底水入侵的方式与砂岩油藏有很大区别,底水主要沿大裂缝窜进,溶洞内油水界面缓慢水平抬升,流体流动属于层流,这将简化管流与渗流耦合的数学模型。
李隆新吴锋张烈辉李允
关键词:含水上升缝洞型油藏物理模拟储集空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