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03)

作品数:39 被引量:258H指数:10
相关作者:窦晓光陈新月魏来侯金林孙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肝炎
  • 23篇病毒
  • 19篇慢性
  • 14篇乙型
  • 14篇丙型
  • 14篇丙型肝炎
  • 13篇乙型肝炎
  • 12篇慢性乙型
  • 12篇肝炎病毒
  • 1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1篇抗病毒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6篇肝炎患者
  • 6篇肝硬化
  • 6篇丙型肝炎病毒
  • 5篇慢性丙型
  • 5篇慢性丙型肝炎
  • 5篇抗病毒药
  • 5篇抗病毒治疗
  • 5篇病毒治疗

机构

  • 12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复旦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三...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窦晓光
  • 8篇陈新月
  • 8篇魏来
  • 6篇侯金林
  • 6篇孙剑
  • 6篇丁洋
  • 5篇柳雅立
  • 5篇樊蓉
  • 4篇庄辉
  • 4篇饶慧瑛
  • 4篇马丽娜
  • 4篇金怡
  • 3篇郭丹丹
  • 3篇郑燕红
  • 3篇张永宏
  • 3篇何智敏
  • 2篇鲁俊锋
  • 2篇徐小元
  • 2篇尹军花
  • 2篇李小溪

传媒

  • 7篇中华肝脏病杂...
  • 6篇中国病毒病杂...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传染病信息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诊断学电...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染病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传染病或感染性疾病是内科学重要分支.传染病教学对于全科和专科医师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医学领域与国际快速接轨.越来越凸显英语在我国传染病教学中的重要性。双语教学是指在课堂上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英语两门语言进行教与学,并熟练运用双语进行学科学习、思考和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是全国最早尝试传染病双语教学的院校之一.现将传染病双语教学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柳雅立陈新月
关键词:传染病教学双语教学专科医师培训感染性疾病内科学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短期自发波动分析
2012年
目的通过监测未抗病毒治疗的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载量,评价其HBV DNA短期自发波动情况及影响其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123例ALT>2×ULN的未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收集首次就诊的HBV DNA定量(罗氏COBAS)、HBsAg定量、ALT、AST结果,第二次就诊(间隔4周以内)的HBV DNA定量结果;对于首次就诊4周内行肝脏穿刺的受试者评价其肝组织学结果(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和Ishak组织纤维化评分)。结果 93例(75.6%)受试者HBV DNA波动≤0.5 Log IU/ml,30例(24.4%)受试者HBV DNA波动>0.5 Log IU/ml。应用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HBV DNA的波动程度与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及HBV DNA载量相关。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10的患者其发生HBV DNA显著波动的概率显著高于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10的患者(50.0%vs 18.3%,P=0.042);HBV DNA载量<7 LogIU/ml的患者,其发生HBV DNA显著波动的概率显著高于HBV DNA载量≥7 Log IU/ml的患者(42.9%vs 20.6%,P=0.03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免疫清除期,其HBV DNA在短期内存在波动,其中约25%的受试者的HBV DNA波动在0.5 LogIU/ml以上;HBV DNA波动的程度与肝脏炎症程度以及HBV DNA载量相关。
樊蓉尹军花杨淑玲李小溪余高扬孙剑侯金林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载量
丙氨酸转氨酶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群抗病毒治疗策略被引量:16
2013年
在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或幼年期感染,因此疾病的自然史中存在免疫耐受的特殊状态。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HBV DNA高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肝组织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炎症。对于这些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人群抗病毒治疗的问题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文章从ALT与HBV感染的关系、哪些ALT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应该抗病毒治疗及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加以阐述。
窦晓光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治疗
如何提高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被引量:2
2013年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病因。HCV感染后20年肝硬化的发生率约为12.5%。2005年,美国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21.25万例,估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会增加到37.5万例,按美国的计算标准,2005年世界范围内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约为780万例,2015年约为1380万例’。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C,CHC)的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virologicresponse,SVR)率在1型HCV感染患者已经超过66%;2、3型HCV感染患者在80%以上;但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SVR率仅为30%左右。对HCV相关性肝硬化而言,清除HCV是可能阻止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惟一治疗方法。本文旨在讨论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紧迫性、影响因素及提高抗病毒疗效的策略。
封波魏来
关键词:肝炎丙型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疗效与血清辅助性T细胞(helper T,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5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的CHC患者(CHC组)的抗病毒疗效进行评估。用Luminex技术检测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血清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2、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和IL-13)水平,并与11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C组绝大多数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仅TNF-α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获得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nd of treatment virological response,ETVR)患者(ETVR组)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高于未获得ETVR的患者(nETVR组)(P<0.05),TNF-α水平在基线和治疗4周均高于nETVR组(P<0.05);ETVR组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基线、治疗4周和治疗12周均低于nETVR组(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过程中Th1类细胞因子优势反应有利于获得病毒学应答。
郭丹丹张永宏马丽娜柳雅立鲁俊锋金怡何智敏画伟郑燕红陈新月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类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慢性肝脏疾病往往引起全身多系统疾病,而国外研究发现,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是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3].在我国,慢性肝脏疾病主要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该人群发生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因素包括疾病自身的影响以及普通人群共有的危险因素.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将使患者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长期预后[4].
曹颖徐小元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患者骨质疏松骨量减少慢性肝脏疾病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23在乙型肝炎病毒导致肝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2016年
T辅助细胞(Th)17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衰竭的发生有重要关系,已有研究发现Th17的分化、成熟和增殖与近年来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3(IL-23)有密切关系,而后者在慢性乙肝中的免疫致病及调控机制尚未明确.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主要是HBV),因此研究影响慢性乙肝急性发作及发生肝衰竭的免疫发病机制对改善慢性乙肝预后有重要现实意义.
郑建铭施光峰
自然杀伤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2014年
自2005年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体外培养[1]获得成功至今,HCV感染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大量研究显示,HCV感染所致的免疫损伤是引起肝内炎症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对HCV病毒性肝炎免疫应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适应性免疫应答,而固有免疫介导的抗HCV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人体肝脏内含有大量的固有免疫细胞,如NK细胞、NK T细胞、γδT细胞等,此类细胞约占整个肝脏淋巴细胞的2/3。
沈弢庄辉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自然杀伤细胞TOLL样受体
服用索拉菲尼出现肾动脉狭窄1例
2017年
索拉非尼是一种新型多靶向性的治疗肿瘤的口服药物,它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可以通过抑制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也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马丽娜柳雅立何智敏金怡陈新月
关键词:肾动脉梗阻索拉非尼
RtH55可能是一个与C基因型HBV rtM204I/V耐药突变相关联的新突变位点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型rtM204I/V耐药株,除伴随有rtL80I/V或rtL180M代偿性突变外,是否还存在其他新的代偿性突变位点。方法从本课题组数据库中选择392条C基因型HBV慢性感染者的病毒逆转录酶(RT)全长序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及治疗后是否发生rtM204I/V突变,将序列分为未治疗组(192例),治疗无rtM204I/V突变组(rtM204组,131例)和有rtM204I/V突变组(rtM204I/V组,69例)。用本课题组建立的基于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7软件的数据管理和分析技术及常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RT区344个氨基酸位点进行全面筛查和分析,鉴定与rtM204I/V突变相关联的潜在代偿性突变。结果除已知的rtL80I/V或rtL180M与rtM204I/V联合突变外,新发现rtM204I/V突变常与rtH55R突变共存。rtM204I/V组中rtH55R突变检出率显著高于rtM204组和未治疗组(36.23%vs 9.16%vs 4.17%,P<0.001)。在25株HBV rtH55R+rtM204I/V联合突变株中,22株(88.00%)还同时具有rtL80I/V或rtL180M突变,另3株(12.00%)则无。该3株均为rtH55R+rtM204I突变模式,患者血清HBV DNA滴度均在5lg拷贝/ml以上。含有rtH55R+rtM204I/V突变毒株可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的8种单药、序贯或联合用药方案患者中检出。rtH55是C基因型特异性位点,HBV其他基因型在此位点均为rtR55。结论 rH55R可能是C基因型特异性的并与rtM204I/V突变密切相关的RT新突变,rH55R联合突变株在多种抗病毒治疗方案下有广泛的生存能力。
赵澄宇丁海闫春辉闫玲彭雅琴金鹏远李彤庄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突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