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0679)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欧阳军郑丹丹张华华余榕捷何滔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三尖杉碱诱导肝癌细胞自噬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三尖杉碱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三尖杉碱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抑制作用;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自噬标志性蛋白及与自噬有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三尖杉碱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肝癌细胞Hep G2增殖;吖啶橙染色显示酸性囊泡细胞器增加;随着三尖杉碱作用浓度增加,自噬标志性蛋白LC3-Ⅱ以及Beclin-1表达上调。自噬抑制剂3-MA可抑制细胞增殖,下调蛋白LC3-Ⅱ以及Beclin-1表达。结论三尖杉碱通过上调Beclin-1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 龚先玲陈志红张华华
- 关键词:三尖杉碱HEPG2自噬BECLIN-1
- 含转导域重组神经肽对D-半乳糖致免疫衰老小鼠胸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及含蛋白转导域的重组PACAP(PACAP-PTD)对D-半乳糖(D-Gal)致免疫衰老小鼠胸腺功能的影响,明确其延缓免疫衰老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组:对照组5只,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500 mg/kg);模型组25只,注射等量D-Gal溶液,连续注射42 d.再从模型组中随机选取18只均分为PACAP组、PACAP-PTD组、D-Gal组.PACAP组和PACAP-PTD组分别每天注射PACAP和PAC-AP-PTD溶液(12.5 ml/kg),D-Gal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胸腺和脾脏初始T淋巴细胞标志物(sjTRECs)的含量以及胸腺相关基因T淋巴细胞易位蛋白(LMO2)、白细胞介素-7(IL-7)和叉头蛋白N1(Foxn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中T细胞CD3、CD4、CD8的表型变化.结果小鼠胸腺和脾脏的初始T细胞中sjTRECs的含量:D-Gal组
- 刘贞银梁阳欧阳军郑丹丹余榕捷张华华
- 关键词:PACAP免疫衰老胸腺
- 重组PACAP13神经肽对小鼠胸腺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在细胞、器官及个体水平探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重组13肽(PACAP13肽)对胸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原代培养胸腺上皮细胞(TEC)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设置淋巴细胞组、淋巴细胞+TEC组、淋巴细胞+MSC组、淋巴细胞+TEC+MSC组,检测PACAP13肽处理后各组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IL-2、IL-6和转化生长因子(TGF)的含量;上述各组细胞加入地塞米松(Dex)诱导细胞凋亡,AnnexinⅤ-FITC/PI流式双染检测PACAP13肽对各组淋巴细胞凋亡的情况。设置胸腺组、胸腺+TEC组、胸腺+MSC组、胸腺+TEC+MSC组,并添加PACAP13肽,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胸腺信号结合T细胞受体删除环(sjTREC)的含量。注射降植烷诱导狼疮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PACAP13组,模型组注射0.9%生理盐水,PACAP13组注射PACAP13肽,qPCR检测胸腺、脾脏sjTREC含量;ELISA检测血清狼疮相关自身抗体水平及逆转录PCR(qRT-PCR)检测胸腺相关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淋巴细胞组相比,淋巴细胞+TEC组、淋巴细胞+MSC组、淋巴细胞+TEC+MSC组胸腺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加,凋亡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PACAP13组淋巴细胞增殖率增加,凋亡率下降,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IL-1、IL-2、IL-6和TGF增加(P<0.05)。与胸腺组相比,胸腺+TEC组、胸腺+MSC组、胸腺+TEC+MSC组胸腺sjTREC含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ACAP13肽组胸腺sjTREC含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PACAP13组狼疮小鼠胸腺和脾脏中sjTREC的含量增加(P<0.05),胸腺中Aire、Fezf2、Foxp3、TGF-β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胸腺CXCL13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血清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抗RNP/sm抗体、ANA水平下降(P<0.05)。结论 PACAP13肽能促进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和抗凋亡,在体外及体内均具有增强胸腺淋巴细胞的生成和输出能力以及降低狼疮小鼠自身抗体水平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胸腺细
- 吴倩妍梁阳刘贞银张华华
- 关键词:胸腺胸腺上皮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与其衍生肽对小鼠淋巴细胞活性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比较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及含蛋白转导域的重组PACAP(PACAP-PTD)对小鼠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地塞米松建立并筛选体外淋巴细胞损伤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Con A刺激对照组、Con A+地塞米松组、Con A+地塞米松+PACAP-PTD组和Con A+地塞米松+PACAP组,新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CCK8)比色法及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检测PACAP-PTD与PACAP对损伤的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活性的作用。结果 PACAP-PTD及PACAP加药组淋巴细胞存活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ACAP-PTD及PACAP对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均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且PACAP-PTD的效果比PACAP更为明显。
- 欧阳军郑丹丹梁阳张华华
- 关键词:胸腺淋巴细胞脾脏淋巴细胞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及其衍生物对小鼠胸腺微环境内功能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及其衍生肽对地塞米松(Dex)诱导的胸腺微环境内功能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法获取原代细胞,在共培养的体系中经Dex处理后,实验组加入PACAP-PTD及PACAP,采用新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测试剂(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共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的表达量。结果经过48 h处理后细胞的活性明显下降,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PACAP-PTD及PACAP加药后胸腺微环境内功能细胞的存活率与未加药者比较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ELISA的结果表明加药组中细胞因子的含量也显著提高。结论PACAP-PTD及PACAP对Dex诱导的胸腺微环境内功能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PACAP-PTD的作用比PACAP更为明显。
- 梁阳郑丹丹欧阳军余榕捷张华华
- 关键词:地塞米松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 研究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鉴定及其对胸腺淋巴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 无菌取4~5周龄BALB/c小鼠的胸腺,组织块培养30天,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形态的变化;0.1%胰蛋白酶消化细胞传代;用波形蛋白和角蛋白进行免疫组化鉴定;新型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比色法检测地塞米松对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单独培养及胸腺淋巴细胞与胸腺上皮细胞共培养的抑制作用.结果 培养至第3~4天可见贴壁的组织块周围出现少量胸腺上皮细胞,从内到外细胞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树突状、梭形等;培养至10天左右时,细胞生长较快,出现大量的贴壁细胞;培养21天左右细胞大量融合并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广谱角蛋白呈阳性反应,波形蛋白呈阴性反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胸腺、脾脏淋巴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共培养后胸腺淋巴细胞的存活率升高.结论 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简单可行;胸腺上皮细胞具有促胸腺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 郑丹丹欧阳军何滔张华华
- 关键词:小鼠胸腺上皮细胞胸腺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