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652)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敏马恩波郭亚平聂新平王菊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基因
  • 1篇稻蝗
  • 1篇地理学分析
  • 1篇形态性状
  • 1篇性状
  • 1篇氧化酶
  • 1篇中华稻蝗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全序列
  • 1篇全序列分析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C氧...
  • 1篇线粒体基因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鳞翅目
  • 1篇环境变化
  • 1篇基因组

机构

  • 3篇山西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马恩波
  • 3篇张敏
  • 2篇郭亚平
  • 1篇张小楠
  • 1篇林昶东
  • 1篇曹天文
  • 1篇李涛
  • 1篇梁振
  • 1篇王菊平
  • 1篇马晋
  • 1篇聂新平
  • 1篇张建珍
  • 1篇郝宇

传媒

  • 3篇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通过PCR步移法对大紫蛱蝶Sasakia charonda corean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紫蛱蝶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33bp,包括13个蛋白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以及长度为381bp的非编码区。A、T、C、G碱基含量分别为39.7%、40.2%、12.2%、7.9%。9个蛋白编码基因和14个tRNA基因在J链编码,其余4个蛋白编码基因和8个tRNA基因在N链编码,基因排列顺序与其它已知鳞翅目昆虫相同。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COⅠ以CGA作为起始密码外,其余蛋白质基因均以ATN作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多数为典型的TAA、TAG,只有COⅡ和ND4以单独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在所测得的22个tRNA基因中,除tRNA Ser(AGN)缺少DHU臂外,其余tRNA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与其它多数鳞翅目昆虫一样,大紫蛱蝶的非编码区序列中散在着一些长短不一的串联重复单元,在与其近缘物种非编码区的比较当中并未发现共同的保守序列区。
王菊平聂新平曹天文张敏郭亚平马恩波张小楠
关键词:鳞翅目线粒体基因组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凤蝶亚科部分物种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凤蝶亚科Papilioninae11属27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基因(COⅠ)序列测定,以阿波罗绢蝶Parnassius apollo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凤蝶亚科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凤蝶亚科11属27个物种分为4个主要的分支,分别是裳凤蝶族Troidini、凤蝶族Papilionini、燕凤蝶族Lampropterini和喙凤蝶族Teinopalpini,与传统分类学观点一致。其中,燕凤蝶族构成凤蝶亚科系统发育树基部的一个独立分支,且为单系发生。凤蝶属Papilio中美凤蝶亚属Menelaides和翠凤蝶亚属Princeps首先相聚,华凤蝶亚属Sinoprinceps和凤蝶亚属Papilio亲缘关系较近,随后两分支再聚为一支,构成凤蝶属。本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凤蝶亚科传统的形态分类地位,并为澄清凤蝶亚科物种间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林昶东梁振郝宇马恩波张敏
关键词:系统发育
基于形态特征的中华稻蝗生物地理学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为研究中华稻蝗形态特征与地理特征的关系,选取中华稻蝗体长(LB)、头长(LH)、前胸背板长(LP)、前胸背板宽(WP)、前胸背板侧片长(LLP)、前胸背板侧片高(HLP)、前翅长(LEL)、后足股节长(LF)、后足股节宽(WF)和后足胫节长(LT)等10个性状,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进行比较,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体长方差分析、各个性状在不同种群间的多重方差分析以及各性状间与海拔高度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中华稻蝗种群分为南方组、北方组及一个过渡种群,雌雄虫中北方种群的体长均明显小于南方种群;各性状测量值呈现出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10个性状中除前胸背板长、前翅长、后足股节长和后足胫节长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之外,其余性状均与海拔高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果表明,秦岭的分隔是造成南北方种群形态特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体型较大、后腿股节较宽的中华稻蝗更有利于在高海拔环境生存。
李涛马晋张敏张建珍郭亚平马恩波
关键词:中华稻蝗形态性状环境变化生物地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