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J28B00)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余江滔陆洲导张远淼陶磊廖杰洪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混凝土
  • 4篇注胶
  • 3篇振动
  • 3篇振动台
  • 3篇振动台试验
  • 3篇台试
  • 3篇模型振动台试...
  • 3篇抗震
  • 3篇抗震性
  • 3篇抗震性能
  • 3篇混凝土框架
  • 2篇阻尼
  • 2篇阻尼比
  • 2篇混凝土框架结...
  • 1篇低周
  • 1篇低周反复
  • 1篇低周反复试验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力
  • 1篇地震力作用

机构

  • 9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建筑设计...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四川省建筑设...

作者

  • 7篇余江滔
  • 7篇陆洲导
  • 4篇陶磊
  • 4篇张远淼
  • 3篇廖杰洪
  • 1篇尤能
  • 1篇商兴艳
  • 1篇李亚明
  • 1篇林成乐
  • 1篇潘晓峰
  • 1篇刘伟庆
  • 1篇王曙光
  • 1篇马泽峰
  • 1篇郝安民
  • 1篇周德源
  • 1篇张晖
  • 1篇肖芳

传媒

  • 2篇结构工程师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被引量:3
2012年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环氧树脂注胶修复,然后对框架模型输入与初次振动台试验相同的工况进行再次振动台试验,并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特点,注胶修复前、后的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开裂、压碎等破坏形态以及模型结构层间刚度;将试验结果推算至原型,比较原型层间位移角等指标,以此评价注胶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修复震损后的混凝土框架结构。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混凝土框架震损与修复过程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该文以地震下、修复中以及修复后遭遇地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动力特性为研究目的,进行了框架模型的初次振动台试验、震损后修复和再次振动台试验。试验对象为相似比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在初次振动台试验中,框架模型经过31个工况地震波和5次白噪声的输入,结构破坏明显。其后,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压力注胶修补,并通过地脉动法和撞击荷载法监测修复过程中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修复后,再次进行工况相同的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框架模型的频率随输入地震动幅值的加大而明显降低,阻尼比则随之明显增大;修复过程中,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逐步恢复,第一自振频率达到甚至超过模型的原有水平;修复后的再次振动台试验中,模型的频率降幅及阻尼比的增幅均低于初次振动台试验。结合两次试验中结构的变形幅度可知,结构动力特性与其抗震性能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动力特性指标的变化,能有效反映框架结构在震损及修复中的抗震性能。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肖芳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特性阻尼比
注胶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
以相似比为1:4的双跨8层混凝土框架模型为试验对象,按照8度多遇(0.084g)、8度基本(0.24g)、8度罕遇(0.48g)以及8度半罕遇(0.612g)的顺序,分四个阶段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框架模型损坏后,...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抗震性能
文献传递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与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火场最高温度、持续时间对混凝土材性的影响,采用逐层深入-劈拉法研究了沿深度方向的不同损伤情况。研究表明,混凝土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均随持续时间的增长而下降。逐层深入-劈拉法试验表明,在最高受火温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残余强度随受火时间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受火时间短的试件强度曲线呈明显的非线性,而受火时间长的试件强度曲线则趋于线性。对于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检测,在钻芯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次横向劈拉法;基于混凝土受损趋势为双曲线模型的假定,提出了首波传播路径为抛物线的改进超声波检测法。
陆洲导廖杰洪余江滔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火灾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小偏心受压混凝土柱的极限承载力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方法具有高强、防火、耐腐蚀、施工简便等特点.在9根钢筋混凝土小偏心受压柱加固试验的基础上,借鉴约束混凝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钢绞线约束混凝土峰值应力、应变的计算方法;采用合理的材料本构关系,基于平截面假定,提出了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小偏心受压柱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用于加固工程实践.
刘伟庆潘晓峰王曙光
关键词:高强钢绞线聚合物砂浆承载力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下位移谱阻尼修正系数被引量:3
2011年
现行规范采用阻尼修正系数(DMF)调整阻尼比不同于5%时的弹性位移反应谱,然而未考虑到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影响。选取了代表性前方向性脉冲记录,研究了矩震级、场地类别和距离对脉冲周期的影响,同时指出脉冲周期与相应伪速度谱峰值周期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然后以周期与脉冲周期比和阻尼比为双变量,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了能够较为准确反映数据点分布规律的DMF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脉冲周期的减小,DMF峰值对应的周期越小,而在中长周期范围DMF越趋近于1.0;与现行规范相比,模型MDF强烈依赖于脉冲周期、结构振动周期和阻尼比,且当三者位于不同取值范围时,规范DMF过低或过高。
郝安民周德源李亚明张晖
关键词:周期比阻尼比位移反应谱
高温后混凝土抗剪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恒温时间下四点受力等高变宽梁的剪切试验,研究高温后混凝土近似纯剪状态下的抗剪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剪切破坏的形态基本一致,形成与梁轴线的夹角约为45。(受拉主应力面)的裂缝断裂。随着温度增加,剪切强度线性下降。在400℃以下时极限剪应变基本保持不变,当温度大于400℃时,随着温度增加,极限剪应变急剧增大,最高受热温度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初始割线模量和峰值割线模量随着温度的增加成线性降低。通过试验还获得了高温后混凝土的剪应力一剪应变关系曲线.
尤能陆洲导廖杰洪林成乐
关键词:高温混凝土抗剪强度
插入式钢次梁节点试验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近年火力发电厂引入了1种新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即型钢直接插入混凝土主梁作为次梁承担荷载。根据某实际工程,采取1∶2缩尺模型,设计2组4个节点,对600mm和900mm不同混凝土梁高,有无锚筋情况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该节点形式下钢梁端部的最大约束弯矩约为60kN.m;锚筋对结构无明显影响;当梁高较小时混凝土主梁发生剪切破坏,当梁高较高时,钢次梁发生受弯破坏。对该结构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主梁高700mm为2种破坏临界值;抗剪键刚度、楼板厚度对结构承载力有明显影响;锚筋尺寸对结构影响不大;插入端部翼缘宽度对结构有一定影响,但规律不明显。
余江滔廖杰洪陆洲导周运瑜
关键词:钢梁有限元力学性能
地震力作用角度对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低周反复试验研究了加载角度对"一"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加载角度为0°,25°,45°。记录了试件由开裂、屈服到破坏的整个过程,观察到不同角度加载造成的剪力墙不同的破坏模式,可以发现,短肢墙的破坏形式由弯剪破坏到弯曲破坏变化。定量分析试件的恢复力曲线(即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延性、耗能能力等指标发现,随着加载角度的增大,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变小,极限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增大。
商兴艳余江滔马泽峰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低周反复试验抗震性能
注胶修复RC框架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与分析
2013年
一栋相似比为1/4的8层双跨混凝土框架经初次振动台试验,发生初次震损后,采用环氧树脂注胶修复技术对框架损伤区域的裂缝进行修复,然后再次进行振动台试验。针对两次振动台的试验结果,本文着重从模型破坏情况、结构最大反应、楼层剪力、楼层抗侧刚度及滞回耗能等方面综合比较混凝土框架模型在初次振动台试验、再次振动台试验中抗震性能,以此评价高强胶黏剂修复技术修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过修复,框架模型的顶层最大相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减小;修复模型的抗侧刚度要大于初始模型;修复后,框架模型由节点区破坏(梁柱交界面)转移到梁端塑性铰破坏,破坏模式的改变使得滞回耗能总量增大。可以认为,本文采用的方法对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余江滔张远淼陆洲导陶磊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刚度滞回耗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