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70768)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元清李淑英辛在军李秀珍唐莹莹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玉溪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循环
  • 1篇氮循环细菌
  • 1篇循环经济
  • 1篇植物种苗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物
  • 1篇脱氮
  • 1篇脱氮效果
  • 1篇人工湿地
  • 1篇种苗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活性
  • 1篇微生物群落
  • 1篇微生物数量
  • 1篇旅游
  • 1篇旅游业
  • 1篇河道
  • 1篇本土

机构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玉溪师范学院

作者

  • 4篇李淑英
  • 4篇周元清
  • 2篇贾悦
  • 2篇史云东
  • 2篇唐莹莹
  • 2篇李秀珍
  • 2篇吕伟
  • 2篇辛在军
  • 2篇张翠萍
  • 1篇王林
  • 1篇陈红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11年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微生物群落调节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各种新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研究人工湿地的微生物多样性的有力工具,其中最常见的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湿地的水文条件、废水的特点(包括组成成分,污染物的特点和利用性)、湿地的过滤材料或土壤类型、植物和各种环境因素;不同人工湿地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从多到少依次是变形菌、噬纤维菌-黄杆菌菌群、放线菌和厚壁菌。如何进一步加深对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高废水中氮的去除效率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周元清李秀珍李淑英唐莹莹辛在军贾悦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微生物活性微生物数量人工湿地
不同处理水芹浮床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水的脱氮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通过对冬季不同留茬高度水芹(Oenanthe Javanica)浮床对城市河道污水氮循环细菌数量和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试图阐明浮床植物去除污染水体氮素的可能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水芹浮床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水硝氮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了52.5%~69.8%和68.1%~76.7%,19cm留茬高度水芹浮床对脱氮效果最好;19cm留茬浮床水芹根际也是各类氮循环细菌生长的最佳区域;浮床水芹处理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氮循环细菌的数量,第5个换水周期试验结束时处理污水中的好氧细菌总数(A,单位为CFU.mL-1)达到最大值(7.08±0.60)×1012,其lgA增加至12.85,各类氮循环细菌比对照高1~4个数量级;同时,浮床水芹处理显著提高了氮循环细菌的群落多样性,系统内固氮菌与氨化菌、硝化菌、亚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共存.研究认为,浮床水芹的吸收同化和氮循环细菌的生物脱氮是浮床水芹净化水质的两个重要途径.
周元清李秀珍唐莹莹辛在军贾悦李淑英
关键词:氮循环细菌
水生植物种苗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被引量:2
2013年
水生植物种苗是当前植物种苗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介绍水生植物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论述了水生植物种苗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据此对将来水生植物种苗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周元清温继良王林史云东李淑英张翠萍吕伟
关键词:水生植物种苗
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抚仙湖作为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2010年抚仙湖流域旅游污水负荷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产生量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3.7%,13.3%,15.2%,入湖量则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2.6%,9.3%,11.0%。随着抚仙湖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到2015年,抚仙湖流域预测旅游污水负荷COD,TN,TP的产生量、入湖量将迅速增长,它们在水环境承载力中的比例也将大幅提高。本文从旅游业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综述并分析了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以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为基础、整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抚仙湖生态旅游真正可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陈红张翠萍温继良李淑英史云东吕伟周元清
关键词:生态旅游循环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