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20321100)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家宽朱新锋张伟孙晓娟胡雨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城建学院湖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电池
  • 3篇蓄电池
  • 3篇湿法
  • 3篇柠檬
  • 3篇柠檬酸
  • 3篇柠檬酸钠
  • 3篇铅膏
  • 2篇湿法工艺
  • 2篇铅粉
  • 2篇铅酸
  • 2篇铅酸蓄电池
  • 2篇回收
  • 2篇废旧
  • 2篇废铅酸蓄电池
  • 2篇
  • 2篇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汽车
  • 1篇电化学
  • 1篇动力电池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河南城建学院
  • 2篇湖北工业大学
  • 2篇湖北大学

作者

  • 7篇杨家宽
  • 6篇朱新锋
  • 4篇孙晓娟
  • 4篇张伟
  • 3篇胡雨辰
  • 3篇杨丹妮
  • 3篇刘建文
  • 2篇李磊
  • 2篇袁喜庆
  • 2篇李卉
  • 2篇何东升
  • 2篇高林霞
  • 1篇朱新峰
  • 1篇刘玲静
  • 1篇王琴
  • 1篇何雄

传媒

  • 4篇蓄电池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电池工业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超声波对铅膏湿法转化产物结晶形貌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柠檬酸湿法工艺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浸出转化得到的前体柠檬酸铅结晶产物粒度较小,不易过滤。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对柠檬酸铅的结晶过程加以控制,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XRD、TG-DTA和SEM表征,对比超声波处理前后的柠檬酸铅晶体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声波处理后,柠檬酸铅晶体由薄片状转变为长径比约为8∶1的柱状,柱状晶体长20~50μm,超声波处理前柠檬酸铅晶体的粒度均小于5μm。因此,超声波处理能够有效调控柠檬酸铅晶体的结晶形貌,改善柠檬酸铅前体的过滤性能,提高铅膏湿法转化的效率。
孙晓娟张伟李卉朱新锋何东升杨家宽
关键词:湿法工艺铅膏超声波
锌杂质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回收废铅膏中的迁移被引量:3
2014年
本实验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浸出回收铅膏,考察杂质锌在浸出过程中的迁移。模拟铅膏中掺入了氧化锌,锌的质量分数为1%、0.5%、0.1%、0.05%和0.01%。随锌含量的减少,残留在柠檬酸铅、铅粉中的锌量越少。掺锌量为0.01%时,铅粉中锌的质量分数降到0.000 43%。实际铅膏也进行了浸出、焙烧实验,铅粉中锌的质量分数减少到了0.000 13%,远远小于GB/T 469-2005中对锌的要求。
高林霞刘建文朱新锋李磊杨家宽
关键词:柠檬酸柠檬酸钠铅粉
铅粉在不同浓度硫酸电解质中电化学行为研究
2013年
硫酸对铅蓄电池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对采用铅粉填充的微孔研究电极,在不同浓度硫酸体系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硫酸浓度增加,阳极电势增加,但电流峰值先增大后减小,当硫酸浓度为3mol/L时,其阳极初期容量达到最大值4.84mAh;同时对不同条件下一些峰的变化进行解析,充电时酸浓度增加会促进α-PbO的还原反应;酸浓度增大,析氧量减少,析氢量增多,析氢析氧电位正移;通过不同浓度下对阳极100次循环测试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还原峰电流先增大后减小,峰电位也发生了偏移;当硫酸浓度较低时,铅粉循环伏安的稳定性较好,且阳极放电容量的保持率较好,当硫酸浓度增大时,铅粉循环伏安的稳定性变差。
王琴杨丹妮刘建文袁喜庆朱新峰张伟孙晓娟胡雨辰何东升杨家宽
关键词:铅蓄电池铅粉循环伏安
复合脱硫剂对废铅酸蓄电池铅膏脱硫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以废旧铅膏为原料,使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复合脱硫剂对其进行脱硫处理。通过脱硫后的产品组成以及铅膏脱硫率进行对比,优选出最佳的脱硫条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脱硫剂,在3.40 g碳酸钠和1.34 g碳酸氢钠优化配比条件下,铅膏可以获得99%以上的脱硫率,并且消除了NaPb2(CO3)2OH脱硫副产物,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碳酸铅固体。
孙晓娟李卉朱新锋张伟胡雨辰杨家宽
关键词:复合脱硫剂脱硫率
锌杂质对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基于柠檬酸/柠檬酸钠体系回收废铅膏被引量:3
2014年
废铅酸蓄电池在回收过程中会引入大量的锌杂质。本实验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湿法浸出模拟铅膏,铅膏中锌掺量为1%、0.5%、0.1%、0.05%和0.01%。经浸出、过滤、焙烧后得到铅酸电池活性物质铅粉,将铅粉制备电池,考察其20小时率、1小时率放电和电池循环性能,发现铅膏中锌含量为0.1%时电池的性能最好。
高林霞朱新锋刘建文杨丹妮杨家宽
关键词:废铅酸蓄电池湿法回收
硫酸铅在柠檬酸钠-乙酸体系中的浸出转化被引量:1
2013年
硫酸铅可以在柠檬酸钠-乙酸体系中脱硫转化生成柠檬酸铅。考察了柠檬酸钠投加量、反应时间、固液比以及反应温度对PbSO4浸出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bSO4的转化率随着柠檬酸钠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固液比和反应温度对浸出过程影响不大。溶液中溶解的铅含量随着柠檬酸钠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其他条件对其影响不明显。最佳浸出工艺条件是:柠檬酸钠与Pb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固液比为1/5~1/3,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2h,此时PbSO4的转化率可达到99%左右,溶液中的铅含量为总铅的3.8%左右。PbSO4浸出得到[Pb3(C6H5O7)2].3H2O,它在350℃左右可完全分解,得到PbO/Pb粉末。
刘玲静何雄朱新锋李磊杨丹妮杨家宽
关键词:废旧铅酸蓄电池硫酸铅湿法工艺转化率铅回收
铅酸蓄电池在混合电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汽车消费量的增加,传统汽车导致的石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较传统汽车,以车载电源作为全部或部分动力驱动的电动汽车,具有清洁节能的优势。混合电动汽车(HEV)性价比高,成为国内外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较其他动力电池,铅酸蓄电池成本较低,性能稳定,依然是混合电动汽车的重要选择。铅酸蓄电池在HEV中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成为制约铅酸蓄电池在HEV中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国内外学者通过开发合适的添加剂、改进板栅材料、优化电池制备和装配技术,以及制备超细铅粉活性材料等手段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能量密度。本文对HEV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机制和电池管理系统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孙晓娟杨家宽张伟胡雨辰朱新锋袁喜庆
关键词:混合电动汽车铅酸蓄电池能量密度动力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