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4-34)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相关作者:刘晓兰郑喜群田英华杜国军于海鹏更多>>
相关机构: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亚麻
  • 6篇脱胶
  • 6篇果胶
  • 6篇果胶酶
  • 4篇发酵
  • 3篇曲霉
  • 3篇固态发酵
  • 3篇黑曲霉
  • 3篇发酵生产
  • 2篇亚麻脱胶
  • 2篇亚麻纤维
  • 2篇甜菜渣
  • 2篇取向度
  • 2篇脱胶过程
  • 2篇纤维
  • 2篇麻纤维
  • 2篇酶法
  • 2篇酶法脱胶
  • 2篇面形
  • 2篇结晶度

机构

  • 10篇齐齐哈尔大学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10篇刘晓兰
  • 9篇郑喜群
  • 8篇田英华
  • 3篇杜国军
  • 2篇崔永志
  • 2篇于海鹏
  • 2篇冯红
  • 1篇王丽丽
  • 1篇王凤
  • 1篇郑义

传媒

  • 2篇纺织学报
  • 1篇纺织导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上海毛麻科技
  • 1篇农产品加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麻酶法脱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6年
该文综述了亚麻酶法脱胶的研究现状及前景。从酶的组成、酶法亚麻脱胶工艺和酶法脱胶后亚麻纤维结构及组成变化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了亚麻酶法脱胶的优越性,现存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
田英华刘晓兰郑喜群
关键词:亚麻脱胶果胶酶
亚麻纤维在脱胶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被引量:16
2008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温水浸渍法脱胶和酶法脱胶过程中亚麻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这2种方法进行脱胶,纤维表面在脱胶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大的损伤,最后得到的纤维在表面形态上也无大的差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温水浸渍法脱胶和酶法脱胶过程中亚麻纤维结晶度、取向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温水浸渍法脱胶还是酶法脱胶,亚麻纤维的结晶度在脱胶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亚麻纤维的取向度在脱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无明显变化。
杜国军刘晓兰郑喜群田英华崔永志于海鹏
关键词:亚麻纤维脱胶表面形态结晶度取向度
亚麻纤维在脱胶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2009年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温水浸渍法脱胶和酶法脱胶过程中亚麻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这2种方法进行脱胶,纤维表面在脱胶过程中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大的损伤,最后得到的纤维在表面形态上也无大的差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温水浸渍法脱胶和酶法脱胶中亚麻纤维结晶度、取向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温水浸渍法脱胶还是酶法脱胶,亚麻纤维的结晶度在脱胶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后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亚麻纤维的取向度在脱胶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无明显变化。
杜国军刘晓兰郑喜群田英华崔永志于海鹏
关键词:亚麻纤维脱胶表面形态结晶度取向度
果胶复合酶的生产及其在亚麻脱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文章介绍了以黑曲霉HYA4为菌种,采用固体发酵方法生产果胶复合酶的方法。通过测定脱胶过程中果胶酶、半纤维素酶活力及脱胶周期,确定脱胶的适宜条件。工艺优化后脱胶周期可缩短至22h,麻茎失重率与温水脱胶的相当,脱胶液可重复利用4次。
田英华刘晓兰郑喜群
关键词:亚麻脱胶果胶酶复合酶发酵方法
甜菜渣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基成分的优化被引量:13
2008年
以甜菜渣为碳源和诱导物生产果胶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HYA4固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碳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碳氮比、无机离子、料水比、通气量等对果胶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为:甜菜渣5g、黄豆粉5g、NH4H2PO40.4%、FeSO4.7H2O0.05%、料水比1∶2。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250mL三角瓶中进行发酵,果胶酶酶活力可达5465.8U/g干曲。
刘晓兰冯红郑喜群田英华
关键词:甜菜渣固体发酵果胶酶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亚麻脱胶用复合酶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麸皮为培养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HYA4固态发酵生产亚麻脱胶用复合酶的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麸皮10g、豆粕添加量2.5%、NaNO33.5%、(NH4)2SO41.0%、加水量10mL;最适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料10g、起始pH值5.0~5.5、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为96h。工艺优化后果胶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可达2215.48U/g干曲,99.68U/g干曲。
田英华刘晓兰郑喜群
关键词:黑曲霉木聚糖酶固体发酵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条件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对黑曲霉HYA4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250 mL三角瓶中甜菜渣5 g,黄豆粉5 g,NH_4H_2PO_4 0.4%,FeSO_4·7H_2O 0.05%,料水比1:2。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培养温度36℃和初始pH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果胶酶酶活力可达5465.8U/g(干曲)。
冯红刘晓兰郑喜群
关键词:黑曲霉甜菜渣固态发酵果胶酶
基于果胶复合酶的亚麻粗纱煮练工艺优化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传统化学法亚麻粗纱煮练工艺对纤维损伤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提高亚麻粗纱的品质,以黑曲霉102-ZL为菌种,以麸皮和稻草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固体发酵方法生产果胶复合酶,浸提后将粗酶提取液用于亚麻粗纱煮练。以煮练后亚麻粗纱的残胶率和强力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亚麻粗纱果胶复合酶煮练的酶液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EDTA添加量和酶液初始pH值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宜果胶酶浓度为75 U/mL,适宜处理温度为40℃,适宜处理时间为4 h,EDTA适宜添加量为6 mmol/L,适宜pH值为5~5.5。在此条件下,煮练亚麻粗纱残胶率为15.80%,强力为975 cN,能够满足纺纱工艺要求。
田英华刘晓兰王凤
关键词:亚麻粗纱煮练残胶率
碾压麻茎及添加螯合剂对亚麻酶法脱胶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在酶法亚麻脱胶的基础上,研究碾压亚麻原茎和添加螯合剂对脱胶的影响。结果表明,碾压麻茎和添加螯合剂(EDTA和草酸)均能够促进酶法脱胶。将碾压的麻茎和添加螯合剂联合使用,进行亚麻酶法脱胶,螯合剂EDTA的添加量为5mM/L,脱胶过程中果胶酶活力的损失降低,脱胶周期为7h,较只使用酶液脱胶的时间缩短了70.8%,且酶液可稀释1倍使用,节约了脱胶成本。
田英华刘晓兰郑喜群
关键词:亚麻碾压果胶酶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生果胶酶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7
2008年
以黑曲霉为菌株,以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为主要物料,采用固态发酵方法生产果胶酶,优化发酵培养基主要物料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的主要物料为麸皮与豆粕,其比例为8∶2,加入3.5%的硫酸铵,培养基初始pH自然,250 mL三角瓶中适宜装料量为15 g,料水比为1∶1.5,接种量为106个孢子/g干基,在此优化条件下,果胶酶活力可以达到2262 U/g。
王丽丽刘晓兰郑喜群杜国军郑义
关键词:果胶酶黑曲霉固态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