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XBYJC201004)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马廷中王菊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2篇教育
  • 1篇学校教育
  • 1篇土司
  • 1篇土司文化
  • 1篇旅游
  • 1篇旅游发展
  • 1篇民族
  • 1篇民族教育
  • 1篇民族旅游

机构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3篇马廷中
  • 1篇王菊

传媒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学刊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西康省民族教育的发展被引量:13
2012年
民国时期,针对西康地区比较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西康省各级政府从省主席刘文辉到基层官员都认识到了发展西康民族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减轻入学儿童家庭负担,实行强迫教育,制定发展民族教育计划,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组织管理,加强对民族教育实行情况的督导与检查,建立督导制度。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行,促进了西康民族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小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小学校和小学生的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中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还是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通过这些发展,从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学校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为共和国建立后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廷中
关键词:民国时期民族教育
卓克基地区土司文化与旅游发展被引量:5
2012年
卓克基土司是四川藏区著名"嘉绒十八土司"之一,也是"四土"的主要部分。在长达600多年土司的统治下,由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点,卓克基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司文化,其主要内容有:以土司官寨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文化活动和独特的民间歌舞——四土锅庄。虽然土司制度不存在了,但土司文化在卓克基地区还广泛地存在着,并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和发展卓克基土司文化;大力促进土司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开发民族节庆旅游,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有利于提升卓克基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实力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马廷中
关键词:土司文化民族旅游旅游发展
民国时期四川阿坝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被引量:2
2012年
民国时期,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发展四川阿坝地区的学校教育,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并设立了专门机构,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奖励从事少数民族教育的教师。这些政策和措施,促进了阿坝地区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阿坝地区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来。阿坝地区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即:双语教学比较突出、女子教育开始出现并有一定发展、办学主体比较多。
马廷中王菊
关键词:民国时期学校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